琅琊榜:长林王韬光养晦却遭受朝臣猜忌,除了功高震主另有隐情

琅琊榜:长林王韬光养晦却遭受朝臣猜忌,除了功高震主另有隐情

长林王府为什么会遭到朝中几乎一致的猜忌呢,恐怕离不开功高震主四个字。

琅琊榜2开篇是惨烈的甘州之战,镜头一转就是荀白水和宋浮的对话,道破了朝中大臣的心声——皇帝对长林王言听计从,毫无猜忌,这不是坐视长林王府坐大么?

本来军权在手就很令人不安了,更何况皇帝身体不好不是一天两天了,到时候皇帝驾崩了,小皇帝无法驾驭长林王怎么办?

琅琊榜:长林王韬光养晦却遭受朝臣猜忌,除了功高震主另有隐情

谁能保证长林王,或者说长林王的后人不会犯上作乱呢?

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是很正常的,人本身就是容易陷入猜疑链的,更何况长林王这种身居高位的。

那么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这种情况么?——有的。

历史给了我们很好的范例:王翦带着秦国的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的时候,隔三差五地找人去秦王嬴政那里讨要美田豪宅。

琅琊榜:长林王韬光养晦却遭受朝臣猜忌,除了功高震主另有隐情

他告诉对此疑惑不解的人,自己带着倾国之兵,只有把自己扮作一个贪图富贵享受的人才能让秦王对自己放心。

而刘邦在外征讨的时候,都是萧何在大后方经略,萧何这种丞相之才自然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得民心。

可是后来萧何有意让自家人去强占老百姓的土地,而听到下面人投诉萧何做事霸道的时候,刘邦笑了。

我们知道,秦国的将军和刘邦手下的功臣,那都是如履薄冰的,上面二位却得到了不错的结果。

琅琊榜:长林王韬光养晦却遭受朝臣猜忌,除了功高震主另有隐情

就是因为他们审时度势,知道别人最担心自己的是什么——手握大军而有异志,治理国家深得民心,然后用看起来似乎有些滑稽的手段消弭对自己的怀疑——谋求小富小贵,表明自身并无野心。

但是,萧庭生没有这么做。

我一度怀疑他是不是军务操持多了头脑变得简单,直到剧中琅琊阁主一句话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萧庭生自幼喜好读书,又有高人指点,朝堂那些东西他是真的学不会吗?

上面这些道道,屹立大梁数十年的长林王比我熟稔多了,他不这样做,是明知而不为啊。

琅琊榜:长林王韬光养晦却遭受朝臣猜忌,除了功高震主另有隐情

他之所以被猜忌,就是因为长林军战无不胜,军功赫赫,连宋浮都说,自己并不是想干掉这座帅府,但就是想让长林军失败一次,消消他们的锐气,那长林王为何不能顺水推舟呢?

——正是长林王的风骨不会让他这么做,长久以来大梁北境的军事都处于一种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态势,北境防线绵延不绝,处处都可能受到大渝的袭扰,皇属铁骑的设定表明其战略机动性强大。

琅琊榜:长林王韬光养晦却遭受朝臣猜忌,除了功高震主另有隐情

所以虽然北境驻兵数十万,仍然不能避免一些地方饱受敌方劫掠之苦。

长林王如果想要用军事上的些许失败消弭朝臣的猜疑,就必然会带来军队之外的损失。

换句话说,拿边境百姓的安危和长林军威换来的明哲保身,萧庭生不是做不到,而是不会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