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了解歷史,越能感受到力量」

6月15日早上9點30分,上海黃浦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第一輪講解開始了,迎接遊客的是穿著軍裝的吳銘。這名19歲的武警戰士戴著耳麥,抿嘴微笑著,在主題雕塑前開始了講解:“國內各地的黨組織和旅日的黨組織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了中共一大……”

一群穿著白襯衫、戴著黨徽的遊客好奇地看著吳銘,他微笑回看每一個人,兩腳站成60度,繼續不緊不慢地講解。

遊客們好奇的是,這裡怎麼會有武警戰士講解?

原來,這是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一大特色,也是武警上海市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十中隊——“南京路上好八連”傳人的一大黨建創舉。吳銘是十中隊的一名普通戰士,該中隊為宣傳黨的歷史、弘揚黨的使命,從1999年起選拔優秀官兵在一大、二大會址做講解員。

“義務講解不是圖名掛號,是一名戰士對信仰的堅守和追求。”最早一批提出志願申請的戰士郭峰鈺曾向中隊黨支部表明態度。後來他順利通過專業評委考核,成為首批講解員。

那一年,正是吳銘出生之年,至今已傳承19年。十中隊向一大會址紀念館總計輸出了71名平均年齡21歲的武警戰士,他們每人平均一年講解50天。每次新兵下連時,黨性意識強的優秀新兵會被篩選出來,再以摸底考、階段考、結業考的“三考”模式進行優勝劣汰,以打造一支問不倒的“專業隊”。

“上崗”之前,吳銘的黨史知識為零,他與新兵們到十中隊來上的第一堂課就在一大會址紀念館。當看到講解員對答如流還贏得掌聲時,吳銘覺得“很帥”,也想跟他一樣。這顆種子後來生根發芽,因為吳銘按照規定用一個月背下3萬多字的講解稿。

“觀眾的問題很多,準備不充分就會被問倒。”吳銘的前輩、24歲的戰士蔡晨華說,“講黨史是很嚴謹的事情,我們需要學習的遠遠多於那14頁講解稿。”

這天的第一場講解持續26分鐘。休息4分鐘後,吳銘又投入第二場講解。講解的內容他已經駕輕就熟,但每次還會“摳”自己的用詞,想要表達得盡善盡美。在高強度的講解中,他的臉“又紅又燙”。

“越是瞭解歷史,越能感受到力量。”十中隊指導員汪長旌說,“學黨史、學主席講話本是講解員戰士的專業,後來很多戰士也不甘人後,跟著學起來。”

在講解員的帶動下,武警上海總隊掀起了學習黨史軍史的熱潮,黨史迷、軍史迷越來越多。有的江西籍戰士還為家鄉江西整理出200個紅色故事,並創辦“軍史講壇”。

下午,有好幾批遊客在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他們將借用的黨旗送回後,吳銘又認真重疊一遍。旁邊的專業講解員開玩笑,說他有強迫症,每次都要疊得方方正正。

小戰士跟著笑,他也“渴望入黨”。

1.5公里之外,汪長旌正在中隊榮譽室講解。今年剛完成擴建的榮譽室,還保留著10年前的幻影投像,講述著十中隊在繁華南京路上的愛民服務故事。更久遠的,還有太浦河水利工程“大會戰”展櫃,裡面的請戰血書已經變為淡咖色。

“十中隊是塊沃土,插根筷子都能發芽。”講解中,汪長旌不時挑眉。這名31歲的上海人與中隊官兵在狹小的營區內用“螺螄殼做道場”,迷你設計靶、移動障礙、組合體能器械等妙招被創造出來,“契合上海人精緻的特點”。

汪長旌習慣了隔壁人民公園傳來的樂聲,習慣了迎面碰到外國人,但他沒有忘記,這個中隊從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炮火中走來,他們是紅色傳人。“我們走得再遠,也不能忘了來時的路”。

“講解員對外向遊客講解黨史知識的同時,也在對內用黨史知識教育官兵。”汪長旌說,他還記得吳銘最近一次的國旗下演講,這名青年說,“這半年來,有一句話一直是我成長進步的動力,那就是‘作始也簡,將畢也矩’”。

這句話是黨的創始人之一董必武題寫的,存於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其唯一拓片就掛在中隊榮譽室裡。

“無論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多麼渺小,只要我們一直堅定理想信念做下去,到最後這件事必然可以影響巨大。就如同我們連續36年的為民服務,連續35年獲得的先進基層黨組織表彰,連續24年獲得的基層建設標兵中隊的表彰……”

演講完畢,他眼眶溼潤。熱烈的、有節奏的掌聲響了起來。

正是有這樣的精神指引,這些普通的義務講解員給一大會址紀念館帶來了不一樣的精神風貌。去年一年,比黃浦區常住人口還多的遊客,接收到了這些小夥子傳遞的正能量。

同是“傳承人”的程飛,曾為一名殘疾遊客單獨講解過。他發現遊客在輪椅上轉身困難,而且無法上樓梯,就揹著那名遊客一邊參觀一邊為他講解了20多分鐘。事後,他不以為意地說,“我來就是做志願者的,這是我應該做的。”

15日,吳銘進行了4場講解,每場有50~70名遊客,喝掉了3瓶水。而他最繁忙的那天講解了6場,中間只喝過一口水,回去站完崗躺到床上時,他已經“感受不到世界了”。

下午閉館後,吳銘騎著共享單車回到營地。晚飯前,他和隊友列隊站立,挺著胸脯唱起隊歌:“平安花兒香,和諧在歌唱。南京路上好八連,光榮傳統記心上,忠誠衛士新風采,霓虹燈下新一代……”

中隊長王浩介紹,這種氛圍下,中隊的衛生員也能打出步槍50環,炊事員也能做40多個單槓卷身上,通訊員也能19分鐘完成5公里武裝越野。

“他們最根本的經驗就是始終心中有魂、鐵心向黨,深扎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子。”武警上海總隊政委徐國巖說,同時,他們“堅持不懈學戰史學戰例學戰將,大力開展和平積弊大起底大掃除,軍事比武考核連年位居總隊前列”。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黨浴血奮戰了28年。“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誕生於上海?”這在講解稿中已有答案,但作為新生代力量的吳銘並不滿足,他還想要回答得更充分、更深刻。

晚上熄燈後,衛生間裡亮起的手電筒,帶他尋找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