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給不了錢還不夠仗義,員工憑什麼賣命 阿里模式源自高利潤

我遇到不少老闆,談起人才都不免唉聲嘆氣,一是人才難找;二是真找到了,也未必真的對企業忠誠。大多數員工可能抱的心態很簡單,自己和企業就是僱傭關係,我幹活你給錢。

當然,抱著這種心態的還算好的,至少做天和尚還會撞天鍾,還有為數不少的,是我混日子你給錢。

如果你給不了錢還不夠仗義,員工憑什麼賣命 阿里模式源自高利潤

混在職場

很多老闆,對公司存在的這種現象無能為力,最後的結果,就是希望採用高強度監管的模式,出臺看似能夠全方位監管的規章制度。更有甚者,甚至在自己的辦公室安裝攝像頭。

如果你給不了錢還不夠仗義,員工憑什麼賣命 阿里模式源自高利潤

辦公室安裝攝像頭,老闆時刻監督員工工作狀態

如果形成這樣的工作氛圍,你還妄想員工忠誠企業?豈不成了笑話。

我原來做企業培訓,喜歡以三國做例子,說窮老闆學劉備,富老闆學曹操。為什麼這麼說?

劉備創業的時候沒錢,但能夠武有張飛關羽子龍,文有諸葛。

劉備發不起錢,但至少劉備仗義,一個人很仗義,成了別人跟隨你的理由。義薄雲天,你就可以靠自己的名聲吸引人才。

當然,仗義這個玩意,又不能刻在臉上,還需要通過製造新聞事件傳播,你看曹操來打劉備,劉備逃跑,還帶著數十萬的老百姓。這老百姓真不跟著走,曹操也不會跟老百姓過不去。但劉備學新聞的,知道這數十萬的百姓形成的廣告效應,那是真牛,估計口碑效應,都能趕上中-央電視臺了。

而三顧茅廬,就是劉備諸葛亮合演的“雙簧”,而且兩個演員都應該拿奧斯卡小金人,只有關羽張飛矇在鼓裡。

如果你給不了錢還不夠仗義,員工憑什麼賣命 阿里模式源自高利潤

三顧茅廬,是劉備表演的巔峰

順豐前幾年曾經發生過快遞員被捱打的事情,王衛發聲:不能為自己的員工討回公道,自己就不配做順豐總裁。

我相信王衛80%是出於愛護員工,還有20%是表現給其他員工看的。

當然,能夠仗義還會表演的老闆,能夠花費非常少的成本獲得人才。但企業總有老闆不一定像劉備這樣有演員潛質,這一點曹操就差很多。所以曹操找人才,相對簡單粗暴很多,就是給錢。

這頗有點像現在的阿里巴巴,你到阿里巴巴,反正不缺少財富榜樣,很基層的員工,都基本可以實現有房有車。

不過做到著這一點,對現在很多製造性服務業很難,互聯網企業之所以可以給錢上很大方,來源於其產品服務的利潤很高,阿里巴巴中國供應商,多一個客戶少一個客戶,成本幾乎可以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