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堡村貧困戶脫貧有了新路

徐堡村貧困戶脫貧有了新路

幹兩個月手工活的收入,比過去種地一整年還多。今年以來,雙口鎮徐堡村貧困戶靠手工活兒走上了脫貧路。這都要得益於區科委的精準扶貧措施,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一戶。

在徐堡村委會活動室,十幾位村民正聚在一起,忙著包裝中藥材,空氣中縈繞著一股濃濃的中藥味兒。桌子上堆滿了從藥廠運來的半成品,村民們熟練地把幾個小藥包碼放在一起,加上說明書一齊裝進包裝袋,再用燙膜機封口,轉眼間一袋藥材就包裝完成了。據瞭解,這些是用來貼在腳底的保健品。

村民鄭秀玲說:“這個沒有技術,早晨起來五點下地,八點來鍾回來吃完飯就開始幹這個活兒,晚上再拉點晚,八九個小時,一天一百多塊錢。一個月也不是天天有活兒,也有間斷的時候,反正一個月能掙一千五百塊錢左右。”

鄭秀玲今年五十八歲,丈夫患有糖尿病需要長期服藥,家裡只有三畝多地,種著大棗和紅果,一年到頭辛苦下來,趕上豐收年景手頭還算寬裕,如果年景不好,就只能靠已經出嫁的閨女接濟著過日子。像這樣的貧困戶,徐堡村共有十幾戶。而現在,有了中藥材包裝這個“副業”,大家都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村民鄭秀玲說:“過去就指著土裡刨食吃,不就指著地裡那點活兒嗎,有點紅果、有點大棗,一年收入兩千多塊錢。現在包這藥兩個月就能頂原先地裡一年的收入,最起碼有穩定收入了,富裕好些。”

貧困戶靠雙手走上脫貧增收路,這都要歸功於北辰區科委的駐村幫扶。2017年底,幫扶幹部進駐徐堡村後第一時間瞭解了貧困戶的相關情況,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生活的困難。先是協調北辰區農委,給村裡免費送來了六噸有機肥料,解決了果樹春季施肥難題,又多方尋找合作廠家,為貧困戶提供插花、中藥包裝等就業機會。如今,村裡的貧困戶和很多剩餘勞動力都參與到手工製作中,初步統計達到六十人左右。

北辰區科委駐徐堡村精準幫扶第一書記唐貴忠說:“就是千方百計地為徐堡村著想,為徐堡村的老百姓著想,為徐堡村的貧困戶著想,用他們的雙手為自己創造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