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面积创近44年来最大值 连年“扩容”原因何在?是喜还是忧


青海湖,藏语意为“青色的海”,古称“西天瑶池”,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湖泊”。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距青海省会西宁市约200公里,长105公里,宽63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每年7月8月,是青海湖最美的季节。 湖边油菜花如地毯一样铺开,黄得灿烂,一直延伸到湖边,衔接蔚蓝湖水,让人心旷神怡。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还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气候调节器。 青海湖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青藏高原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对柴达木盆地、三江源、祁连山等地区均有较大影响。

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的总面积,是一直保持着如此大的水城面积,还是有变化呢?

青海湖形成于距今20-200万年前,是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 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又加上外泄通道堵塞、气候变干等诸多原因,使青海湖从外流湖变成了闭塞湖,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据科学家推测,明朝时期,青海湖面积为5000平方公里左右。 1908年,俄国人柯兹洛夫推测当时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左右。 上世纪50年代的测绘资料显示,青海湖湖水面积为4568平方公里。

1974年,面积为4477.53平方公里。 1988年6月,水位3193.59米,面积为4282平方公里。 2000年7月,面积为4256.04平方公里。 2004年8月,水位3192.77米,面积4186平方公里。 2013年8月,面积为4337.48平方公里。 2016年9月,面积为4429.3平方公里 2017年4月,青海湖面积为4425.38平方公里。

从一系列数据我们得知,青海近60年的面积呈丰盈-减少-丰盈的变化趋势。 究竟是何原因,让青海湖的面积萎缩,而后湖面又不断扩大呢?

上世纪80年代始,人们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对环湖一带大片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将草场低价承包耕种,粗垦滥种,广种薄收,随意撂荒而不加以治理,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危机四伏。 青海湖湖区周边环境的日益恶劣导致青海湖水体面积不断减小、湖水水位持续下降,裸露地呈沙化趋势,沙化土地面积达4.08万公顷,湿地沼泽面积减少100平方公里。


水位下降最快的是2000年,1年之内水位下降了21厘米,减少湖水4.36亿立方米。 那一年,青海湖在从单一的高原大湖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 造成这一情况因素主要有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加剧以及降雨量减少等,特别是在青海湖周边盲目开荒,破坏了注水河流的水源。

2004年,青海湖水体面积缩小至40多年来最低点,总水量比50年代减少了60%以上。 湖区面积的不断缩小,加之湖水受到周边城镇污水的严重污染,致使青海湖主要水生动物湟鱼,生长环境的恶劣,数量骤减。

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变迁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2003年,青海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自此,青海湖有了自己的“护身符”。 2005年起,国家将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开展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采取减少牲畜,退耕还林还草,禁牧育草,植被恢复,人工增雨,河流治理,湿地生态补偿,提高森林覆盖率等一系列治理措施,极大地改善了青海湖周边环境。


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青海湖及周边生态环境呈现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截至2018年7月4日,青海湖面积为4548.56平方公里,水位为3195.32米,相当于4个香港的面积还要多。青海湖东西岸的原本分裂出来的几个封闭的小湖泊现在都与大湖连为一体。青海湖水域面积较2017年最大值扩大51.55平方公里,较2004年面积扩大了362平方公里,水位增加了近3米,相当于增加了56个西湖的面积,

青海湖面积增大,有利于青海湖水源涵养和整体生态恢复,青海湖生态系统将更完整。 据青海省气候中心预测,青海湖面积还将持续扩大的趋势。

与此同时,青海湖周边的沙地扩张之势也得到扭转,以每年2.3%的速率递减。鸟类种类也不断刷新,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也在明显提升中。目前青海湖鸟类种数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189种增加到223种,新增34种,每年吸引中国1/3鸟种群、30万只候鸟前来栖息繁殖。普氏原羚已由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500只增长至现在的2000余只。黑颈鹤由2007年的30多只增长至现在的140多只。 文/图 纳兰小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