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养鱼工”的水产梦

在南昌县莲塘中大道的一家店铺外,竖了一块写着“南昌县莲塘鱼病防治所”字样的招牌,陈道印就在这里办公。在这样略显简陋的环境下,人们很难把他和“全国十大杰出兽医”“全国兽医大会授课专家”等头衔联系起来。但深入了解之后会发现,陈道印就是这么低调的一个人。36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水产养殖一线,凭借好学的精神以及刻苦钻研的态度,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全市知名的水产养殖专家。

1982年高中毕业的陈道印,被安排到拥有7000余亩养殖水面的国营南昌县莲塘水产场当养鱼工。由于当时场里没有技术人员,很多病害防治等技术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使得水产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时场里就我一个是高中毕业,但我却常常回答不出同事问我的问题,面子上有点挂不住。”陈道印回忆道。为了“面子”,陈道印后来报考省畜牧水产学校并被录取,学习水产专业,也从此开启了自己与水产养殖的不解之缘。

学成之后,陈道印坚持回到水产养殖一线,遇到不懂的就向专家、能手求教。渐渐的,陈道印成了水产养殖技术能手。1995年,陈道印创办了南昌县莲塘鱼病防治所,全身心地投入到水产病害防控工作的最前沿,为养殖企业无偿提供技术服务,足迹踏遍赣江两岸和鄱阳湖畔。

1994年,有养殖户向陈道印抱怨:“鲫鱼好吃但长得太慢了,要是像鲤鱼一样能快速生长就好了”。说者无意闻者有心,陈道印萌生了开发新品种的想法。说干就干,从项目立项到获得国家认可,陈道印花了22年的时间,在当时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他自筹资金数十万元,研发出江西首个鱼类杂交新品种——赣昌鲤鲫。除研发赣昌鲤鲫外,陈道印还有很多新发现、新突破:1988年首次在江西发现并研究食蚊鱼;1989年首次在江西鱼苗培育池中发现蚌虾;2010年首次在国内分离到JX-0902新株型,为水产行业开发新疫苗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2011年完成“鄱阳湖团头鲂的生物学及生产性能研究”课题……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陈道印深知这个道理,他先后举办水产技术培训班300余期,手把手传授临床诊断技艺,培训学员达万余人次,使一批又一批学有所成的高徒分赴到省内外,有效地缓解了各地技术人员缺乏的状况。(南昌日报记者 江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