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身边事」8年来首次!青城山黄纹天牛等多种昆虫提前1个月现身

今年7月,丰沛的雨水比过去提前来临,藏在周边的昆虫们也被密集的雨水、凉爽的微风所“迷惑”,提前“光临”青城山。黄纹天牛、褐翅蝉都是这次被大自然魔术“骗倒”的观众,而这样的提前到来,华希昆虫博物馆发现是8年来首次出现。

同样被“骗”的,还有东方叶竹节虫和幽灵竹节虫——原本已经进入休眠状态的卵,再次开始孵化出幼虫,这样的情况,也是8年来首次出现。

对此,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推测,可能与近来持续性降雨有关。

「成都身边事」8年来首次!青城山黄纹天牛等多种昆虫提前1个月现身

▲黄纹天牛

8年来首次:

多种昆虫提前约1个月出现

7月4日,充沛的雨水、湿润的空气使得成都青城山笼上一层薄薄的雾气,只有刚刚上市不久的水果西瓜提醒着人们:现在还是7月。

这一天上午,华希昆虫博物馆3名工作人员在青城山山脚下发现了3只稀罕玩意儿:黄纹天牛(Anoplophora horsfieldi),一雌两雄,“因为黄纹天牛的出现地点就在博物馆附近的山脚下,每年都是在几颗固定的树,所以比较容易观察。”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表示。

黄纹天牛,体长一般34mm-46mm,身体底色为光亮的黑色,体背具有鲜明的亮黄色大斑纹,两根黑色的须威武上扬,6只脚方便灵活的爬动。成虫出现于夏季,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区。每年华希昆虫博物馆都会发现10多只黄纹天牛,黄纹天牛一般出现期在20天左右,从8月初到8月下旬。

“根据我以前的观察,成都地区黄纹天牛都是在降雨量最高的8月初出现,而且是连续降雨后的晴天。”赵力透露。除了成都,在赵力微博@华希昆虫博物馆赵力 下,也有网友评论,黄纹天牛同样提前出现在了重庆,网友@霍比特人_狗蛋表示,“我也捉到一只,而且是上个月19号,坐标重庆。”

除了黄纹天牛以外,还有本来该8月出现的昆虫,提前“光临”。同一天(7月4日),华希昆虫博物馆还在青城山发现了另一种昆虫:褐翅蝉,“本来该七月底八月初才在青城山区大量出现的。”

这也是华希昆虫博物馆有连续性纪录以来,8年来首次提前约一个月发现黄纹天牛和褐翅搀,“以前没有发现过,尤其是黄纹天牛,这个博物馆已经连续观察了很多年。以前出现的时间最早也是7月底,有时候甚至晚到8月20日。”赵力表示。

另一种喜欢在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时活动的昆虫隐翅虫,隐翅虫近期出现数量也明显增加。

「成都身边事」8年来首次!青城山黄纹天牛等多种昆虫提前1个月现身

▲幽灵竹节虫

推测是连续降雨的影响

造成温湿度变化影响昆虫作息

赵力推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持续降雨,“长时间的降雨让它们觉得,成都本来该7月底8月初出现的连续降雨季到了,于是提前出来。”

雨季对昆虫出现有影响并非没有先例,“降雨对昆虫出现的影响比较多,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蝗虫,孵化时间也是受降雨影响,它们的幼虫只会在降雨后孵化,即每年的第一场大雨后。因为它们知道只有大规模降雨后绿色植物才会长起来。” 赵力表示。

而这样提前到来,对昆虫本身的影响,赵力表示还有待观察。

“持续降雨造成的温湿度变化还会影响到昆虫的发育。我家里花园里养的东方叶竹节虫和幽灵竹节虫,原本每年的孵化期是四月中旬到五月上旬,五月中旬以后就停止孵化了。但是这几天也突然又重新开始孵化。”赵力解释,这也是八年来首次出现。

赵力解释,环境湿度对昆虫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影响比较密切的因素,“因为环境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昆虫体内含水量的变化,从而打破虫体内的水分平衡。对它的发育,甚至种群的行为都会产生影响。”根据有关文章的记载,棉铃虫在田间种群的发生也是和降雨密切相关的。

「成都身边事」8年来首次!青城山黄纹天牛等多种昆虫提前1个月现身

▲东方叶竹节虫

「成都身边事」8年来首次!青城山黄纹天牛等多种昆虫提前1个月现身

▲褐翅蝉

【同步播报】

成都市气象台:

今年6月成都降雨比同期偏多八成

今年以来,成都的降雨比例同期有明显的偏多,特别是6月份偏多八成。

成都市气象台天气室科长李愉分析:“根据我们的统计,从进入汛期以来,特别是6月下旬以来,到今天为止全市已经出现了3场区域性的暴雨天气过程,特别是6月下旬持续性的强对流降水天气。”

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未来一周成都地区还是处于这种多分散阵雨的时段,特别是在8日前后和11日前后,可能还会有相对比较明显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局部这种降雨量可以达到暴雨或者大暴雨,但是像6月下旬这种持续性的强降雨,持续时间比较长,天数比较多的情况,目前的预测是不大可能出现的。

除了6月下旬,成都地区在7月1日的晚上到7月2日的晚上出现了短时强降雨的情况,其中整个蒲江最大的雨量达到330毫升左右,像这样的一种强度,未来会出现吗?

李愉谈到,从气象预测来讲,7月8日和11日前后的降雨过程,局部在50-100毫米的降水出现的可能相对比较大一些,像蒲江这种250毫米以上的极端性的强降水,目前来看可能性不是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