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我不是药神》?

今汇人

电影《我不是药神》,在网上引发了大波的讨论。作为难得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所有黑色荒诞之处,却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很多矛盾,尤其天价药与病人以及药品制造商之间的角力。它比起什么《美丽心灵》,真是要高明了许多。



电影中程勇原是一个贩卖印度神油的药贩,一个有家暴行为和孝顺儿子双重面目的男人。因父亲患癌而走上代购印度仿制抗癌药之路。从单纯的挣钱到成为癌症病人托付希望的药神,到法庭外夹道欢迎的人神,他的"封神”之路异常心酸。

这部改编于真实题材的电影,原型主角叫陆勇,抛开有关的法律问题不说,那些癌症患者对于生命的渴望。"我不想死,我想活着”,绝望中的挣扎溢语言表。然而动辄上万的抗癌新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承受得起的。


都说生命无价,可你得了绝症进了医院,只有每天花销上成千万元,才能得以保全生命的时候,你会发现生命其实是有价的。都说人生而平等,有钱就该活,穷人就该死吗?虽然任何时候,任何社会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然而道德与现实的考量仍令人深思。但是我们也知道,让每一个病人都能吃得起那些昂贵的抗癌靶向药,是不现实的。那么药品研发商和卖药的,为什么不便宜一点卖了?


医药界流传着一种说法,"靶向药之所以昂贵卖到几万元,那是你能买到的,已经是第二颗药了。第一颗药的价格是数10亿美元。”不能仅归罪于药企贪婪,而是研发成本巨大。他们的解释说,开发一种新药,可能要上十几年二十年,动辄二三十亿美元的资金。

如果以成本价或低价销售的话,得等到十年专利期以后。如果不给专利期高价药赚钱的话,谁还有资金和动力去研发新药?从长远看也是损害新患者的利益的。目前这种状态,至少可以选择买药,而不是无药可买!


还好电影的结尾,静默的字幕上有解决的答案:药价改革,纳入医保,抗癌药零关税…让绝望中的病人又燃起希望之火。诚然正如片名《我不是药神》,一个有良心道德的药贩,解决不了所有病人的难题,一部电影也不可能给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吃不起药的妙方。

不必追究谁对谁错,能在一波一波玄幻的题材中,反映问题引发讨论关注,事情也就能往好的方向去发展,如推动相关法律出台的韩国电影《素媛》,这也是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积极意义所在吧!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边的小鱼🐠儿,期待您的关注点评。

元元的天下

这里是上海。

这里是上海。

这里是上海。

《我不是药神》中,几次转场空境总会对准东方明珠。

远处是这个国内毫无争议的一线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而近处却是稀稀落落,贫民窟一般的低矮平房。

镜头总是在你将要忽视这个事实时,颇有意味的提醒你:这里是上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大部分其他时间,电影中的呈现都与我们印象中的繁华昌盛,纸醉金迷的魔都“上海”没有多大关系。

城乡结合部,程勇的神油店,黄毛的屠宰场……加上有那么一丝年代感的2002,暗黑的色调下,藏着的是一群视线外的人们。

现实主义的题材让电影自带来自底层的昏暗下狗气质,而片中王砚辉饰演的假药贩子张长林的一句毒鸡汤“世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更是直接将主题引向了关于生命和金钱的对立。

“穷”字从来都会让大众心悸,况且相对于平常的吃饱穿暖,电影中的“穷”字覆盖的范围更大。4万一瓶的进口药无疑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即便是生活在上海的所谓中产阶级,也很容易被吃垮。

如果不是这部电影,相信很多人根本不清楚天价药到底能天价到什么地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盘算过,自己一年的收入,能换到几瓶格列宁。

沦为“底层”都只是因为要活命的无奈。在另一部电影中,这些戴口罩的病人可能是年富力强,事业有成的精英骨干;青春无敌,阳光帅气的大学新生;子孙绕膝,几世同堂的幸福老寿星。

因病返贫,被4万一瓶的救命药,打入底层。

在如此超出常人承受水平的药价面前,很难简单的用一个“穷”字终结问题。平心而论,观众们大多站在“穷”的一方,所以把矛头指向价格和背后的药厂,不是穷,而是太贵,似乎合情合理,顺理成章。

最近出了个事,民谣歌手李志炮轰《明日之子》侵权。

网络上大多站队李志,呼吁电视台,网络综艺对于版权的保护,谴责侵权行为。

大众的版权意识,专利意识已经觉醒,尊重原创,付费听歌,看视频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一种习惯。面对侵权行为一查到底,坚决维护也逐渐达成共识。

而在这个框架下,我们似乎并没有什么底气去指摘药厂。电影中的诺瓦的医药代表西装革履,冷酷无情,倒是符合群体怒火倾泻的形象。

然而最多也只是发泄情绪,进一步的批判,都举步维艰。

可是……道理都懂,但是没钱歌可以不听,电影可以不看……病人只是想要活命,有错么?

弱势人群与强势资本,天然的力量不对等,若是不允许弱者为了活命而选择“歪门邪道”,那就只能寄托社会制度的完善,公权力的支持。

改编自真实事件,让《我不是药神》自带现实主义视角。但是一路看下来,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其中的黑色幽默和荒诞意味。

“魔都”的背景是荒诞的绝佳土壤,一边程勇连房租都拿不出来,一边他的小孩却要移民到外国,糟糠之妻摇身一变成为了贵妇人,带着律师气势汹汹的过来说理,这一幕情节当然可以发生在别处,不过发生在上海却更有可能。

而印度的异域风情更是增添了这种荒诞性,结合着观众脑海里对于印度人的刻板印象,“印度仿制药”救命,这个事实本身就会让人大跌眼镜。

电影有着纯熟的“三幕式”故事结构,如果你用“英雄旅程”踩点带入,会发现它居然是一部相当符合范式的商业类型片。

导演文牧野在整体风格上有着不错的掌控,维持了全片黑色夸张的色彩,也因此在某些细节压抑了野心。但是依旧能从只言片语中感受到电影的留白和表现力。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印度的雾气蒙蒙中,神像在程勇面前缓缓移过。结合着买药,走私,救人,神性,困境,对立,从这个无言的场景,我们能引申出太多的议题和反思。

批评一部商业片一点都不难,再怎么优秀,“角色单薄深度不够节奏不准反思不彻底”的帽子总能够扣上一顶。

女主角晓慧的平面化是显而易见的,神父,黄毛的拿捏也有不够和过火,余下的内容方面,我甚至想到了“反映现实的光到了,切割现实的刀不够锋利”这种装逼话来似是而非地总结。

但是《药神》在现有的语境下还是做得足够好。触碰现实无疑更加敏感,而且电影呈现的现象错综复杂,抓住某一方死命黑可能会引起某些“公知”的亢奋,但是于解决问题于事无补,更无益于电影本身。

作为新人导演,甫一出手便拿出这样一部作品,在收获掌声的同时,今后显然会压力更大。《我不是药神》将会伴随其一生,时不时的被拿出来,与其后来的电影品评比较。

但愿这只是起点。


王小民的吐槽

周中去看了还在点映的《我不是药神》,豆瓣评分很好,但是心里打鼓总是害怕所看非所愿,万幸,真是今年最佳。



《我不是药神》开篇程勇就是小市民形象,市侩,失败,无力,自私,没有一技之长,以卖印度神油为生,被生活的压力压的不堪忍受。这个人不是个好丈夫,对自己妻子多次家暴;离婚后与孩子每周见一次;但是对父亲却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去照顾,把仅有的钱付父亲养老院的钱而不是付店铺租金。他不是好人,是矛盾的混合体,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只能说不是坏人,但是离好人都差个十万八千里,我们能守住的只是法律,道德的最底线。



如果让你是主角你会怎样选择? 程勇遇到的第一个选择是父亲需要大笔钱手术,是选择铤而走险去印度走私治疗白血病的药物还是放弃。他选择了去印度,认识了老吕,思慧,浩子和牧师,打开了病人的市场。印度的仿制格列宁帮助了上千的病人,程勇也赚了满盆金。这时候的程勇终于从漩涡中抬起头来,他可以为了思慧一掷千金,也可以在看到思慧生病的女儿时守住对思慧的欲望,似乎一切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生活永远不会让人一帆风顺,总是在大家在庆贺的时候当头一棒。

程勇遇到的第二个选择是继续卖药被卖十几年假药的张长林报复去坐牢,还是放手不再干把已有的渠道给张长林。程勇选择了放手,自认做到了仁至义尽。却没想到张长林利欲熏心,随意涨价,最终被通缉,药渠道被断。

程勇遇到的第三个选择是继续过好日子还是第二次开始走私药物。程勇再去印度为断了药的老吕买药,在印度街上看到印度那些神像的时候,他的心灵已经开始在洗涤。他的内心的震荡,内疚之情完全爆发在他回来后老吕放弃了爱妻与爱子自杀身亡,他明白了自己要做的是什么,他选择了重新卖药,而且是不计成本的卖,他知道自己随时会被抓,他选择了让孩子出国去找母亲。

生活中的事情都是这样的选择题,或者保护了自己,或者成全了他人,总是不能两全。而人总是自私利己更多些,所以不管是程勇选择铤而走险走私药挣钱救父亲,还是选择自保都是最普遍的选择,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能体谅他的选择,毕竟他没有生病,并不能深刻体会到病人在有希望之后被人又无情夺走的痛苦。即使如张长林,卖假药害人,拿到渠道后随意涨价谋取暴利,但是在最后也被勇哥仗义感动选择不出卖。

拈花一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人心复杂,或善或恶都在一念之间。不随便评论别人,看风景的人永远不知道处在漩涡中的人所要面对的困境。所以,一切选择唯有问心无愧。


江米条115

刚刚 点映了《我不是药神》。

影片真的是好影片,主旋律电影不是非要说现在有多好,只要是告诉我们人要善良,要真心的去帮助别人就很赞了。小人物们充斥着各种无奈,经历着各种心酸,面对生死,面对别人的生死,最终都选择真诚的尽其所能的奋斗。

细想影片中就没有一个彻底的坏人,想挣钱的救赎自己,冒险违法是为了救人;制假药的,坚持跟政府周旋是为了救人;抢药的是为了救人;连那个假药贩子都浪子回头义气了一把!警察们纠结徘徊,终于网开一面;最差表现是外企药厂,只展现了唯利是图的一面,没有公允的照顾他们研制药品的功劳,略有偏颇吧。为影片点赞!

很荣幸仍在坚持做好人,做好事!


美中嘉和谈肿瘤

我看过后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人物的塑造,节奏的设置,故事的叙述等都可以说是一部精品之作。在当下审核程序下,还能如此真实的反应社会存在的阴暗面,不容易!!!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样才能继续前进!


海阔天空117755471

新药的研制周期长达甚至十几年,费用高达几十亿元,最终还不一定能通过临床实验,而且一些疑难病症特效药的受众群体本来就不大,所以价格贵这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在无药可选和有昂贵的特效药之间二选一,选择哪个?如果各大制药公司无利可图,甚至收不回研发成本,谁再去研发新药?所以说,电影中说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