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里,楊康真的錯了嗎?

城裡人玩轉歷史

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中,有一個十分悲情的角色,自始至終,他的人生如黃粱一夢。但夢終究是要醒的,俊美不凡的小王爺楊康終究是無法忠義兩全,被現實打敗了天真。作者給了他顯赫的身份,大金國完顏洪烈的養子,未來的接班人。卻又同時在他身上設計了一個平民布衣,無權無勢的平民之子。兩者的落差之大,是楊康內心與道德的衝突。命運給他出了一道難題,選擇就要意味著失去,他選擇了小王爺完顏康,就意味著要丟失自己是漢人,抗金英雄的後代。

楊康是楊鐵心與包惜弱之子,風流倜儻,舉手投足之間盡是意氣風發。一出生便是在趙王府,他的尊貴隨著母親而來,賦予他一切的正是完顏洪烈。在王府的生活,養尊處優,錦衣玉食,大批沉浮於他的江湖人士,小王爺的光環籠罩著一切。這樣的生活,已經印在了楊康的骨子裡,足以顛覆了他的價值觀,他把自己的定義是將來大金國的候選人。可是當有一天,這些所有的榮譽都是一場錯誤,剝奪了他身上讓他引以為傲的尊榮。一個人從高處跌落到塵埃,他的父親只是一個江湖賣藝的普通人,他面臨著不再是錦繡前程。楊康的內心極度的不甘,道德面前他不得不低頭,卻又不願平凡的庸庸碌碌。捨不得的也許是富貴榮華,也許是男兒的抱負志向。

當完顏洪烈苦苦相逼,父母雙親自盡在自己面前,楊康仍是走了一條不歸路,不被人理解的路,註定了要身負罵名。他只有牢牢的抓住完顏洪烈這根稻草,可殊不知,導演這一切的,正是完顏洪烈。昔年受傷時被包惜弱所救,貪戀包惜弱的美色,設計了一出好戲。讓楊康和郭靖顛沛流離。明知是認賊作父,自己是平民布衣的後代,已經確定事實,依然執迷不悟,對權勢的貪戀,也是對人性的真實寫照。他生性自傲,瀟灑不羈,怎會認命呢。談不上大奸大惡,只是被利益矇蔽了雙眼,他想要一個立足之地。當楊康和郭靖在民族的對立面,他們的價值觀念衝突矛盾,丐幫君山大會,皇宮爭奪武穆遺書,楊康完全變得賣友求榮,鞏固地位之人。在紙醉金迷裡,他始終無法認清自己,他最大的幸運,就是一生能得穆念慈傾心,比武招親上,一脫繡花鞋,情定此終身。

彎路走多了,自然是無法輕易回頭的,他一生追求地位,最後名利都如浮雲。也是徒增一聲嘆息,在王鐵槍廟中,因為黃蓉揭開真相,導致一時情急,九陰白骨爪打在黃蓉的軟蝟甲上,沾染了蛇毒,生死之際,大罵完顏洪烈,終是看透,但斷送了一生。死後屍身被烏鴉啃噬,也都隨他而去。後被郭靖收起骸骨,丘處機為了彰顯師傅情誼,為楊康立墓碑題字,此後再無風華絕代的小王爺。


破刀客

讀《射鵰英雄傳》,最大的遺憾是:楊康直到死都沒有能夠變成好人。

當年,83版《射鵰英雄傳》播出時,小編還是中學生,怎麼也接受不了:這麼帥的楊康,還沒有變成好人,怎麼就死了?

按照傳統小說的寫法,龍生龍,鳳生鳳,楊康是愛國英雄楊家將之後,身上流的是英雄的血,一旦瞭解自己的身世之謎,接下來肯定會手刃仇人,成為抗金俠義之士中的一員。

《說岳全傳》中的陸文龍,就是楊康的榜樣。

在《說岳全傳》中,雙槍陸文龍是一員猛將。他的武藝在小說中僅次於高寵,在岳飛之上。

陸文龍本是宋朝潞安州節度使陸登之子。

金兀朮攻陷潞安州,陸登夫妻雙雙殉國。

金兀朮將把還是嬰兒的陸文龍和奶孃擄至金營,收為養子,把他培養成為武藝出眾的少年將軍。

起初,陸文龍不知道自己的宋人身份,在與岳家軍作戰時,秒殺呼天寶、呼天慶兄弟,力敵岳雲、張憲、何元慶、嚴成方等猛將,成為岳家軍的噩夢。

久經戰陣的岳飛無計可施,掛起了免戰牌。。

岳飛手下將領王佐為了規勸陸文龍歸降,不惜自殘斷臂,施苦肉計詐降金兀朮。

王佐尋找機會,向陸文龍講述他的身世之謎。

陸文龍知道自己的身世後,決心為父母報仇,誅殺金賊,並說服同是漢人的曹寧歸宋。

猛將陸文龍回到宋朝後,給金兀朮以沉重打擊,立下不少戰功。

嶽雷北伐時,陸文龍再度出戰,殺死金國猛將多名,成為愛國英雄。

《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與陸文龍情況相似。

他的父親楊鐵心是楊家將之後,因家道中落,在牛家村務農為生。

全真派高手丘處機殺死漢奸王道乾後,路經牛家村,並在此狙殺追來的大金國高手。

金國六王爺完顏洪烈被重傷後,遇到楊鐵心的娘子包惜弱。

包惜弱救了完顏洪烈一命,並放走了他。

完顏洪烈被包惜弱美貌所吸引,勾結臨安府的大宋官方圍攻牛家村。

在激戰中,楊鐵心義兄郭嘯天戰死,妻子李萍流落蒙古,後來生下大英雄郭靖。

包惜弱與楊鐵心分開後,一個弱女子無家可歸,成為六王爺的妃子,在王府生下楊康。

完顏洪烈把楊康收為義子,改姓不換名,成為完顏康。

十八年後,楊鐵心經歷重重磨難,與包惜弱、楊康重逢,並告知當日一切。

但奇怪的是,楊康並沒有像陸文龍那樣幡然悔悟,反而卻要向親生父親楊鐵心下殺手,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之一,完顏洪烈不像金兀朮那樣壞,他沒有殺死楊鐵心, 也沒有殺死包惜弱,仇恨沒有大到那個程度。完顏洪烈沒有親生兒子,因為愛包惜弱,對楊康視同己出。楊康不是沒有徘徊和掙扎,最後還是回到完顏洪烈那裡。

原因之二,楊康不像陸文龍那樣有血性,他比較留戀小王爺的富貴生活。如果跟著楊鐵心回牛家村,他只能做一個農民,而他的理想是做小王子,做王爺,甚至還要做皇帝。楊康為什麼留戀功名,與母親的溺愛有關。關於教子之道,包惜弱不如李萍,很少對楊康曉以大義。而楊康的師傅丘處機雖然是愛國人士,平時比較忙,主要是教了楊康一些內功和武藝,正能量的思想灌輸很少。

原因之三,《說岳全傳》是傳統小說,注重道德說教,認祖歸宗、忠君愛國是唯一選擇。《射鵰英雄傳》是現代武俠小說,金庸先生對人性的看法更加現代。楊康面臨選擇時,還是18歲的少年,難免為外在功名所迷惑。如果楊康沒有在鐵槍廟誤中蛇毒而死,再多一些人生閱歷,有穆念慈加以引導,也許會走上正途。但如果這樣寫,勢必會沖淡郭靖的主角光環。所以,金庸必須把楊康寫死。

當然,金庸先生對楊家將的後人下黑手,寫成壞蛋,心理上是有悔意的。所以,他讓楊康留下遺腹子楊過,並把楊過寫成大俠,殺了蒙古皇帝蒙哥,給了我們這些讀者一個交代。


雲雷國學

我覺得楊康沒錯,以前年少不更事,喜歡所謂的名門正派,現在回頭想想還是喜歡楊康。如果楊康真的聽了他們的話,反過來殺了對自己如珠如寶,視如己出的養父。那才是真正的畜牲都不如。個人很不喜歡丘處機、江南七怪那些人。
換位思考一下楊康,有一個對他真心呵護的養父, 從小在外族長大,那麼就是外族人。他對梅超風,完顏洪烈、他母親,這些人都很好。



楊康對於愛情,也可謂是心有專屬。你想他堂堂一個小王爺,何愁沒有美女侍奉,但他只心繫於穆念慈。只不過,穆念慈對楊康是一見鍾情,而楊康對穆念慈是“漸進式”的愛情,儘管如此,穆念慈依然是他一生最愛,在感情上,他也從未背叛過穆念慈,不得不承認,楊康也是世間罕有的有情有義的男子。
他知道自己快死了,他只想見心愛的人最後一面,可等她來了,卻又裝作沒事,任憑她去誤會和責怪,寧願讓她怪自己一輩子,也不願意看到她傷心難過,愛一個人不過如此。


南宮—夢

個人認為楊康其實是沒有錯的 。

從正道人士的視角,你是宋朝人生的,你就得為了你陌生的生父背叛養育你這麼長時間呵護你關愛你的養父,你還得親手殺了他,什麼榮華富貴,你從小就習慣了也不行,你就得加入我們和你爹上江湖賣藝,你習慣不了?那就是貪圖富貴。你背叛不了?你就是無恥的賣國賊。這樣的要求對一個從小覺得自己就是金朝小王爺的楊康來說,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或者說,有那麼一絲道德綁架的味道。

不要急著否定我,來看看下面的證據:

首先從情感上:

站在楊康的角度看,一面是養育自己十八年的養父完顏洪烈,疼愛他如親生一般,給他權勢、地位、榮華富貴,正如親生父親一樣希望給自己的兒子世界上最好的所有東西。而另一面是長這麼大隻見到第一面的親生父親,說是親生父親,可實際上不就是隻見過寥寥數面的陌生人。若你是楊康,對誰的感情更深?

再次來從社會倫理上看:

很多人說楊康是走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宋朝與金朝的戰爭。楊康是大宋的英雄之後,可他的養父卻是金朝的王爺,自己也是一直被叫做小王爺,為金朝做事。然而如果站在楊康的角度呢?在他還是嬰兒的時候,就已經是金國人,並且不是普通的金國人,而是金國的王室,那麼他從小受到的教育該是什麼?一定是要效忠大金,為金國盡力,從小到大,三觀的形成都是以自己是一個金國王室為基礎的。也就是說,在楊康心中,金國才是他的祖國。

可突然就有人站了出來,告訴他他一直效忠的國家其實是他的敵國,而他一直敵對的宋朝才是他的祖國。然而就一群所謂正道人士站出來,告訴他你必須馬上反水,不能做你原來以為的自己了,你得幫我們打你以前的國家,傷害你以前的同伴,甚至還得親手殺了你的養父。這換一個普通的少年,這麼大信息量顛覆世界觀早就受不了了,精神崩潰都是可能的,不報復社會都算好的。反而楊康的表現是接受了這一切,並且也朝這些人對他的要求努力過,他嘗試過辦成普通的平民百姓,在親生父親被殺時還挺身去擋,在歐陽克打楊鐵心時,楊康毫不猶豫地還擊了歐陽克,說:“他,畢竟是我的父親。你不能對他無理”。這些其實已經足夠了,足夠證明他對於生父生母的尊重和愛護。

在所謂的正道人士看來,楊康確實是走狗、因為他效忠的是金國,為了金國傷害了許多宋朝的義士,在宋朝人看來當然可以這樣叫,不存在洗白與否,他就是金國的走狗。可是不論是誰,我覺得都不能指責他不愛國,可以說宋朝的楊鐵心包惜弱夫婦給了他生命,他多次迴護楊鐵心也算是報了生恩,他也對二位足夠的尊重了。可是金國和養父完顏洪烈給他的是從小到大的呵護、關愛和價值觀、對他來說,那才是他一直以來的認知中的祖國,選擇效忠自己從小長大的金國,無可厚非,或者說是非常合理的。

他不是聖人,他只是普通人。


笑侃江湖

其實我最同情的就是楊康。

寫射鵰英雄傳的時候,金庸的思想還沒有完全成熟,受傳統文化的影響還比較深,你可以看出《射鵰英雄傳》裡基本上,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像是郭靖,就是純粹的好人,歐陽鋒就是純粹的壞人。東邪黃藥師,說起來亦正亦邪,但實際上還是正道人物。也就是說,射鵰英雄傳裡的人“臉譜化”比較嚴重,一個個都被金庸貼上了“好人”“壞蛋”這樣簡明粗暴的標籤。


因為射鵰英雄傳是金庸的前期作品,所以他的思想水平和寫作水平都沒有達到巔峰,這個時期的金庸忽略了人性中的複雜部分,這世界上佔絕大多數的其實是灰色地帶的人,他們說不上好,也說不上有多壞,可能會做壞事,但設身處地想想的話,也值得同情。

但是後來金庸的思想一步一步的成熟,到後來的天龍八部,金庸筆下的人物就已經達到“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的人性深度,好人或者壞人,都有自己痛苦的故事,連殺人如麻的四大惡人,金庸都追溯了他們之所以作惡的具體原因:他們都曾經是被命運殘忍虐待過的傷心人!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天生惡人,並不是沒來由的要害人,任何人有他們那樣的悲慘痛苦經歷的話,也都有可能像他們一樣作惡。


再後來,到他的封筆之作《鹿鼎記》,金庸的思想達到圓盈渾化的地步,韋小寶其人,你很難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他到底是黑還是白?他到底是俠客、英雄還是流氓、小丑?都不好說,其實這也代表金庸觀察萬事萬物,有了更大的尺度,有了更多的視角,有了更豐富的層次,也洞悉到了更幽微更復雜更曲折的人性。為什麼說鹿鼎記是他的代表作?正在於此!

那麼話就說回來了,楊康值不值得同情?當然值得同情!作為楊康來說,從小就只知道完顏洪烈是自己的爹,而且完顏洪烈對他確實是若己出。而楊康的親爹,楊康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存在。忽然之間莫名其妙的走了出來,讓楊康喊他爹,擱任何一個孩子身上,都不好接受吧?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完顏洪烈養他了18年,說一個民族大義就能夠輕易把這份時間積累的感情切斷嗎?換你你能嗎?
而彼時的金庸,受傳統章回小說影響太深,認為壞人就是壞人,無論如何都不能夠認賊作父,所以硬生生的得出他是個壞孩子的結論,實際上真是難為了楊康啊!


八戒讀金庸

我們先來假設,假設楊康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那麼他的所作所為有錯嗎?有多少人說對,有多少人說錯?

那好,現在楊康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是在十八年之後,那麼他就必須推翻自己以前(十八年啊)的一切嗎,包括身外的地位權勢,也包括內心的認同歸屬?有多少人贊同,有多少人反對?

我們評判一個人的時候,從來只以自己的理念去要求別人,從來不會真正的試著瞭解對方的心理,從來不會設身處地,從來只會簡單粗暴一個標籤貼過去,然後一棍子打死。



不要列舉傳統評書中的人物,例如雙槍陸文龍,不要被所謂的正義洗完腦,然後轉過身來再給別人洗腦。

很可笑的是,我看了一個問答達人的回答,他說楊康大錯特錯不可饒恕,並且列舉了一個例子說,即使今天也常見這樣的報道:一個人從小被別人收養,長大後找到了親生父母,原來他的生父條件很優越,但是他最終卻選擇和養父母一起生活。

你在說啥?你在說啥?你在說啥?你是否想說明人不應該只貪圖物質,可我聽了怎麼覺得你在說他和養父母的感情更深呢?楊康就是和養父的感情更深啊,對不對?



當然,我必須承認,楊康即使不認楊鐵心,大不了不相認,沒必要逼死他。可是這是武俠劇,除了你死就是我亡。是你十八年後找上門來拆散我的家庭,是你迫使我撕裂自己,是你逼我做選擇。就如同龍嘯雲對李尋歡說的,你當年走了,為什麼還要回來。

作為李尋歡,作為楊鐵心,他們當然有回來的權利,只是人們尋求自己權利的過程,往往就都隱伏了悲劇。

有人說楊康貪慕榮華富貴,有誰不愛呢?得不到和不想要是兩種概念,不要混淆,然後不要自欺欺人假裝清高。

有人說楊康有野心,可這種野心,這種生殺決斷也許恰恰是帝王的必要氣質。就如同玄武門的那位,就如同燭光斧影裡的那位。



我知道人們對楊康最大的憤怒在於他無視自己的血統,背叛自己的民族。認賊作父。可是完顏洪烈於別人是賊,卻是全書唯一對楊康好的人,而且是真心誠意毫無保留不計其餘的好。這種好直接把楊康拉回自己身邊。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更何況還是有十八年深厚感情的養父。其實,劇中楊康不是沒有猶豫過,不是沒有悔恨過,可是最終卻被丘處機他們生生推回到完顏洪烈身邊。

其實比之楊康,丘處機更加混蛋。十八年後你知道暴怒了,十八年當中你都幹什麼吃去了。相比之下,雖然包惜弱的責任也不小,但是她的性格如此,反而不宜過多指責。



曾經有網友考證說楊康的原型是一個英雄,而郭靖的原型卻是一個漢奸,因此指責金庸混淆黑白。這些我不知道,也沒相信,可是金庸喜歡混淆黑白卻是真的。比如他把王重陽全真七子描寫成抗金抗元的英雄,實際上王重陽的全真道先是依附金朝,在金朝統治者的支持下發展壯大,後來蒙古滅金,全真道轉而依附鐵木真。

所以,相比較一個虛構的楊康,我更在乎的是作者怎樣還原歷史,而不是討論一個無中生有的“認賊作父”故事。


素衣山容瘦

(一)

楊康並沒有做錯什麼,他錯在是楊門之後。



這涉及到血統與道路的辯證關係:

按理說一個人選擇不了自己的身世,但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

但二者究竟孰輕孰重?為什麼我們的道路必須由血統決定?

為什麼不能道路便僅是道路,“各為其主”,以成敗論英雄,而不惟血統論、惟大漢族論居上?



(二)

事實上評價武俠人物——推而廣之至於歷史人物,從某方面來說,竊以為應有三個角度:

1、我方立場;

2、對方立場;

3、他人立場。



一、以第1點而論,楊康當然錯了!

他錯得離譜,錯到千古唾罵,錯到了全中國人民的對立面,錯到了逆歷史潮流而動,錯到了已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那些帶有明顯貶義的詞語,簡直如同為他量身定做一般:狼心狗肺,狼子野心,包藏禍心,認賊作父,忘恩負義,貪圖富貴,辜負父母,欺騙少女等等。

他喪身於鐵槍廟中,當然也是罪有應得,成了“第三條鯊魚”。此毒原系大海中,周伯通與歐陽鋒父子打賭時,歐陽鋒所下。

楊康之死,也算是冥冥中自有天意,間接死在了歐陽鋒之手。



然而即便以這樣的我方“正義”角度,楊康之殺歐陽克,也值得佩服,雖然有私心(殺掉歐陽克後,希翼拜師歐陽鋒),但大半是為了歐陽克幾番調戲穆念慈而出手,此話是歐陽克中槍將死、卻擒住了楊康意欲拉他墊背時,楊康親口所說,他自然沒必要在這時候還演戲,所以我覺得當時是他的肺腑之言:

她是我未過門的妻子,你兩次強加戲侮,我豈能容你?

只此一舉,端的算得上是血性男兒!

這一點不能黑!



二、以大金國的角度而論,楊康做得一點錯都沒有。

他是金國王爺完顏洪烈的兒子,在反金的武林高手丘處機找上門來要傳授自己武功時,將計就計學武。

為了取悅母親,把小兔子的腿掰斷送給母親醫治。雖然可惡,但無疑包惜弱氾濫而廉價的同情心更可惡。

比武招親時調戲穆念慈,在正人君子或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吃瓜群眾眼裡,當然是不折不扣的惡少。

但反過來想,擂臺上他並沒有大肆上下其手,後來也並沒有帶領惡奴惡犬強搶民女,即使後來在江湖上與穆念慈獨處,也寧可甜言蜜語引誘也未霸王硬上弓,其實也還不錯!

而且他以小王爺之尊,卻不曾成為京中一霸,不曾見一個愛一個,不曾玷汙丫鬟,甚至可以說他很正派。

他是皇朝的年輕精英,是帝國的未來希望,是六王爺傾力培養的接班人。他也很爭氣,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文韜武略,智慧超群。

國家危亡之際,父子倆盡力支撐,四方奔走,以金國百姓看來,這樣的人簡直當得英雄。


三、他人立場即第三方立場,形如我此時之答題。

不負責任的說,楊康錯沒錯管我p事,我就是打醬油的!

如何才是負責任,我認為上面針對“我方立場”及“對方立場”的分析便是負責任。



(三)

我一直想拋出這樣的論點:

金庸小說中最下等的反派,都比大多數網絡小說的主角三觀更正。

當然,有點驚世駭俗了。大家看看就好。

近來家事不諧,極度鬱悶。但會一直答題,在悟空問答與大家在一起,並就上面的論點鼓搗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讀金庸”視角。

請大家不吝關注。


王事情

什麼是正道,什麼是好人,楊康真的有錯嗎?

人間正道是滄桑,可是什麼又是正道呢?在射鵰中,正道又是何物,是俠肝義膽的江南七怪?是武林正宗全真教?還是天下第一大幫丐幫?他們都是抗金的重要力量,為了大宋江山,奮不顧身!

可是,江南七怪如果不在嘉興恃強凌弱,怎麼收保護費,怎麼天天大魚大肉;號稱武林正宗的全真教,道貌岸然,實際竟幹一些齷蹉事;丐幫難道不是敲詐勒索,難道不是巧取豪奪,真的靠要飯就能維繫這麼多人的吃喝?

他們只是站在了自己的立場思考問題,從來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做著道貌岸然的事情,抨擊那些在他們看來離經叛道的人和事,但是,一旦事情發生在他們身上,其實比他們抨擊的人更壞。

楊康真的錯了嗎?

站在楊康的立場,他又如何去選擇,在那些所謂的正道人士,所謂的大漢民族的角度來看,人們只有看到生在遼國長在大宋的契丹人蕭峰為了兩方能夠和平犧牲自己生命後才能選擇原諒他,人們只有看到出生在蒙古長在蒙古並且受蒙古大汗恩惠的漢人郭靖為了大宋的生存和蒙古決裂時,才能選擇敬仰他。

但是,現實中,有蕭峰和郭靖這樣的人嗎?為了你們所謂的正道,所謂的正義,所謂的民族大義,或者犧牲自己,或者去傷害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救過自己的恩人。蕭峰還好一些,以德報怨,捨生取義,但是郭靖是什麼鬼?郭靖做的真的對嗎?背叛自己的結義兄弟,拋棄自己的青梅竹馬,去追求自己光復中華的榮譽,就不無恥嗎?

楊康相對於郭靖,是更沒得選,已經被逼到那個牆角里面了,很多人都說,楊康可以變成好人啊,回牛家村種地啊,和郭靖一起抵抗金兵啊?

所以,你根本不瞭解十八年的世界觀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深遠,十八年的榮華富貴足以捆綁住任何一個只有十八歲的少年。

而這個人,對待自己喜愛的女人,沒有朝三暮四,沒有為非作歹,孝順父母,結交江湖勢力,大金國的小王爺,豈是浪的虛名,可是,同時期的宋朝統治者都在幹什麼?洪七公一個吃遍天下美食的人在宋朝皇宮的御膳房也是望洋興嘆。為了一統山河,為了金國的長治久安,為了金國,小王爺那是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即使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也能夠大義滅親。

楊康的失敗,楊康的錯誤,都不是楊康自己的,而是金國的失敗,現實的殘酷。假如,金國一統江山,完顏洪烈篡位成功,最後將江山傳給楊康,那豈不是:“文治武功,天下第一”,郭靖難道不是“執迷不悟”,全真教、丐幫難道不是“不識時務”,江南七怪難道不是“螳臂當車”。

俠義之道,也就是狹義之道。


史論縱橫

看到有很多人替楊康翻案,替楊康叫屈。

你們不能因為苗僑偉長的英俊,就覺得顏值正義,他受了天大委屈吧,就覺得很多長的奇形怪狀的正道人士都是人渣,只有楊少爺對人溫柔,做事認真,主要是他長得很鮮肉。

楊康真的做錯了嗎?真的錯了。

不能因為電視劇的洗白,就覺得楊康受了太大委屈,楊康是個專情痴情的人,還楊康的都是壞人。

看看這些壞人的作為,楊鐵心夫婦慘死街頭:

完顏康跪在地下,向母親的屍身磕了四個頭,轉身向丘處機拜了幾拜,一言不發,昂首走開。丘處機厲聲喝道:“康兒,你這是甚麼意思?”完顏康不答,也不與彭連虎等同走,自個兒轉過了街角。..........眾人把馬鈺和王處一扶進客店,全金髮出去購買棺木,料理楊鐵心夫婦的喪事。

自己爹媽死了,爹還好,十八年沒見沒啥感情,但是他和他媽卻生活了十八年,感情深厚,但是他眼看爹媽被逼而死,卻沒什麼悲傷,轉身就走,後世還是江南七怪掏錢給辦的,這不叫錯。


後來他又幫完顏洪烈去籠絡江湖豪傑時,本來有機會殺了完顏洪烈為母報仇,但是他當時想的卻是:難道我真的就此不做王子,和郭靖一般的流落草莽麼?


榮華富貴與他真的很重要,愛國不愛國對他來說沒那麼重要。

他和完顏洪烈也是互相利用,有感情麼?


我覺得包惜弱死後大約也就只剩下互相利用了,完顏洪烈不可能只要楊康一個孩子,而楊康卻必須要靠著完顏洪烈才能獲得富貴,所以這倆人的關係只是合同裡的甲方乙方或者互惠而已。。


在鐵槍廟,楊康中毒:

楊康突然高高躍起,頭頂險些撞著橫樑,指著完顏洪烈叫道:“你又不是我爹爹,你害死我媽,又想來害我!”

可見,完顏洪烈害死包惜弱這事兒,楊康一直沒放下,沒忘,但是他又不能對完顏洪烈出手,所以這成了他心裡最深的痛。


月光下猛見楊康面目突變,張開了口,露出兩排白森森的牙齒咬將過來,完顏洪烈大駭,左手使勁推出。楊康力道全失,仰天摔倒,再也爬不起來。完顏洪烈不敢再看,急奔出廟,飛身上馬,眾家將前後簇擁,剎時間逃得影蹤不見。

一旦大難臨頭,這倆表演“父慈子孝”的人都圖窮匕見。如果真的父慈子孝完顏洪烈怎麼會“不敢再看,急奔出廟,逃得影蹤不見。”直到楊康死後,他一直蹤影不見。

覺得楊康有點像川島芳子,都想利用一個強大的組織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認為他們自己很聰明,但是隻是被裹挾著,一步一步向著泥沼越陷越深,直接到沉淪。

==========

文/ 薛白袍(歡迎關注,謝謝點贊,評論)

薛白袍

當然是錯了,而且是錯得離譜,有些東西你不可能站在公允的立場,俗話說各為其主,這沒有對和錯之分就是立場的問題,我們為什麼非常痛恨漢奸?為什麼要罵他們是漢奸,道理也在這裡。


有一些數典忘祖的人加入了美國,發表了很多對我們祖國不好的言論對廣為傳播,我們的網友肯定會罵他們,為什麼美國人說了一些反華的言論我們不罵,而美籍華人在美國說了反華的言論,我們就要罵,道理就在這裡。我們視他們為我們同族,所以我們不認同同族的背叛,我們給他們的名字叫漢奸

楊康當然是錯了,不但是錯,而且錯的離譜,

楊鐵心是抗擊金兵而死,楊康居然成了金國王爺的養子,站在個人立場似乎可以理解,但是不要忘記民族大義高於一切。所以提問者你的想法有些需要注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