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明以前封王都以秦王趙王魏王等命名,而清朝封王卻以恭親王、禮親王等命名?

236198783

根據傳世文獻的記載,西周建立後,建立起了層層分封的分封體系,周天子之下其諸侯的爵位為公侯伯子男五個不同的等級。而進入到春秋戰國以後,這種與宗法制度相聯繫的分封體系逐漸瓦解。各國又建立起了新的封爵制度,比如秦朝的二十等爵制。秦滅六國以後,自然也將二十等爵制推行到全天下。二十等爵的頂端就是列侯。

西漢王朝建立以後,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秦朝的封爵制度,又有所修正,就是在侯爵之上有了王爵。在當時,無論是侯爵還是王爵,其名號都來自於其封地。比如曹參的封地在平陽,所以他的爵位就是平陽侯。韓信的封地在楚,他的爵位就是楚王。後來,劉邦消滅了異姓諸侯王之後,正常的情況下,王爵只授給同姓皇族,異姓封爵最高的也就是侯爵。到了西晉的時候,除了同姓封王,異姓也有被封給公爵的。後世,大體上都是在這種封爵制度基礎上略有變遷而已。

劉邦畫像

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將所有的兒子都分封為親王,這些親王具有很大的權力。比如被分封到北平的燕王朱棣後來乾脆起兵奪取了天下。這些親王的爵位由其嫡長子繼承,其他的兒子受封為郡王。在明代,宗室反叛的事情發生過多次,比如漢王朱高熾、寧王朱宸濠、安化王朱寘鐇等等。功臣則是分封為公侯伯等爵位,比如徐達封魏國公,陸仲亨封吉安侯,劉基封誠意伯等等。但是,魏國、吉安等等這些名號其實都是虛的,這些功臣並沒有實際的封地。

進入清朝以後,他們對明朝的爵位制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變革。其中最大的一項就是親王不再給具體的封地了。清朝的親王之中,蒙古的親王是清王朝對蒙古上層的籠絡,也是對他們既有政治地位的肯定。這些另當別論。而清朝自己所分封的親王,都不再給予封地。這樣就更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出現宗室親王依託自己的封地而反叛的情況。清朝的親王,也分為兩種,世襲和非世襲。世襲親王又被稱為鐵帽子王。非世襲的親王,其兒子繼承父親爵位以後就遞減為郡王。親王的爵號,也往往是選取一些比較好聽的字眼,比如睿親王、禮親王、慶親王等等。至於清朝的功臣,也和親王郡王們一樣,只有爵位而沒有封地。比如李鴻章的爵位是一等肅毅伯,死後追封為侯,他並沒有屬於自己的封地。

康熙皇帝畫像

清朝的封爵之中有封地的難道真的一個也沒有嗎?也不全是,在清朝初年的時候也曾經有過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等三個藩王,他們不僅有封地,而且儼然是一方土皇帝。最終這些土皇帝終於釀成三藩之亂。從三藩之亂被平定之後,再也沒有什麼人享受過封地的待遇了。當然,三藩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封地,他們的封地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他們駐守的防區。


野叟雜談

清代封爵經歷了兩個時期,一是在關外割據的時候,二是定鼎中原之後。

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冊封諸王。封代善禮親王、濟爾哈朗鄭親王、嶽託成親王、阿濟格封武英郡王、多爾袞封睿親王、多鐸封豫親王、豪格封肅親王等。這個階段,其控制區域有限,對於那些古國名的地區距離還很遠。當時也未必有信心能夠逐鹿中原,求得偏安一隅,進而如遼金之盛,可能就很滿足了。所以這個階段的封爵名號選用了吉祥詞語,如鄭、豫,也不會是古國名。至於每個封號的用意,只有皇帝本人心裡清楚了。

滿清佔領中原之後,前期封爵制度也不規範。但能看出並未採用古國名,而是延續了入關前的吉祥詞語。至乾隆四十三年,才重新梳理了之前的歷朝封爵,明確了八大開國鐵帽子王的世襲罔替,恢復了最初的封號。

相對於前朝宗室制度,清代對皇族是完全集中養起來,不給封地,爵位自親王以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後兩個又分為是否入八分,這些都是超品的。作為臣子,旗人還有機會封到公爵,漢人一般也就止於侯爵了。這些宗室都被分別安置住在北京和盛京兩地,實際是被皇帝監視著。原本按照八旗制度,高級宗室都有自己的屬下牛錄,但康熙之後漸漸的名存實亡了,各旗的日常管理完全有皇帝委派都統負責。

下圖晚清三大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


幾葦渡

當年周朝封諸侯,後來侯爵慢慢勢力越來越大,變成了王,最早是楚國稱王,後來七國都開始稱王,把周天子晾在了一邊。這是最早的地方王的來歷。

到了漢朝,初期封了不少王,有同姓王有異姓王,不過一般同姓是親王異姓是郡王。後來漢高祖消滅了異姓王,規定非劉姓者不能稱王。可是後來發現同姓王也不靠譜,他們發動了七國之亂,直到漢武帝發佈了推恩令才解決這個問題。

後來西晉也封了不少王,於是就有了八王之亂。再之後的王朝一直在如何對待王爺們這個問題上而困擾,給王爺權力怕他們造反,不給他們權力怕有人造反皇室沒人幫忙,很是糾結。

一般來說封王也有講究。王爵是最高爵位,是超品的,超越公侯伯子男更超越文官的品級。王主要分兩種,一種是親王一種是郡王。一般來講一個字的都是親王,如魏王楚王,韓王齊王,信王德王等等。兩個字的王是郡王(西晉除外),如淮南王渤海王,成都王琅琊王等等。郡王的地位低於親王,不過也非常尊貴了。

而在親王裡,秦,楚,齊,晉,這四個春秋時期的大國則又不同。以這四個字命名的王在親王裡地位最尊,號稱叫“一字並肩王”,在評書演義中這種王見了皇帝可以不下跪,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確實地位極高,如李世民在當皇帝之前是秦王,他射死的弟弟李元吉就是齊王。

扯遠了,說說明朝。明初的時候,朱元璋為了保證全國各地的穩定,大量分封親王,把兒子們分到各地鎮守,親王們可以擁有大量武裝。可是老朱當時腦子短路,他只知道自己是爹,而且生猛無比,兒子們有十個膽子也不敢造反。可是自己死了以後就未必了。

果然朱元璋一死,建文帝想削藩,削著削著就削出事兒了,逼反了本就不老實的燕王朱棣。一場靖難之役打下來把建文帝給滅掉了,燕王當了皇帝。

朱棣繼位以後,明朝王爺們的苦日子來了。朝廷紛紛讓他們交換領地,把一個遼王生生給分到了湖北。不僅交換領地,還限制出境。沒有皇帝命令,連出城都不允許,更別提掌握軍隊了。整個一個高級囚犯。就這樣,明朝還發生過好幾起王爺造反的事情。

到了清朝,清朝實在不放心把親王分封在地方,而且還有三藩之亂的故事在前面(吳三桂是平西王),索性不分封,連念相都不給你,什麼齊楚燕韓趙魏秦,統統不封。給一個好字,禮啊瑞啊,恭啊肅啊,老老實實在北京趴著吧~


小約翰

這裡就做一個簡短的回答!這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不斷淘汰封建制度的過程。

明代之前的秦王、晉王都是王侯裡面的一字王,他們兩個排在第一、第二位置;尤其是秦王,手中有兵權,而且封地十分富饒,有關隘可守。如果造反的話,秦王、晉王是最有可能的,比如李世民就是秦王,手握兵權,發動了玄武門事變,登上皇位。

從漢朝到明朝,是不斷加強中央集權制的一個過程。周天子時候是分封制度,個地方就是諸侯國,到了秦漢時期;施行的是郡縣制,逐步取消封建制度的一個過程——典型的一個叫法是:削藩。從劉邦以後,分封的諸王裡面,基本上都是皇子。除非邊疆等地方,比如漢朝的南越王趙佗,明朝雲南沐府的沐英,這些異姓王的封地都在邊陲,中央給他們自主權來自治。但是對於中原地區,通過歷朝歷代的削藩和中央集權之後,基本上封的王都是虛名,只是掛一個頭銜,封地裡的實權還是歸於中央派駐的官員。明朝之前發生過很多藩王在地方做大,然後發生叛亂的事情,後來的朝代逐步取消了封地,只給王的稱號,而且秦王、晉王很少用了。

比如在漢朝時期,劉備就是中山靖王的後代,但是一代代的傳下來,到劉備就成了草民。到了晉代,晉惠帝是個白痴,造成了八王之亂,各個地方的藩王有實力打破中央的管制。到了隋唐時代,有所恢復。李世民和父親李淵就是唐王,也是異姓王。到了唐代,也分封諸王,但是諸王已經很少有兵權,兵權歸於節度使。中央只撥給節度使少量的軍費,地方節度使自己靠稅收養兵,在之前也是如此。唐太宗時期,李世民能夠管住個地方節度使,並且把節度使來回調防,節度使難以做大。安史之亂的原因就是唐玄宗讓安祿山一直做地方節度使,導致安祿山在本地做大。

到了明朝,朱元璋分封的諸王后,朱允炆削藩失敗。朱棣靖難成功後,直接削藩,分封的王只有虛名。即使到了封地,也會受到地方官員的監視。此時的中央集權制更加成熟,分封的諸王根本不可能在地方做大,所以沒有能力挑戰中央。

到 了清朝,清朝是滿族人,更加運用中央集權制,大家看到的王爺基本上都在京城,這些個王爺有名無實,及解決了分封時候有人抱怨的問題,又解決了潛在對中央集權制的挑戰問題。所以明清兩代後,沒有一字王的出現。


嘟嘟讀讀

目送歲月,目送歷史。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說說分封制,在周朝統治階層為天子、諸侯(公侯伯子南等爵位)、卿大夫、士,被統治階層為平民和奴隸,關係如下圖。

也就是說只有周天子才能稱王,後來到了春秋戰國,禮崩樂壞,諸侯國也開始稱王。直到秦統一六國,秦王嬴政自以為功過三皇五帝,不再稱秦王,改稱皇帝。

但是秦帝國並沒有封王,在帝制時代,封王始於漢朝。漢高祖在建國後,論功行賞,除了大封劉姓為王,還封了不少異姓王,如燕王臧荼、楚王韓信、趙王張敖、梁王彭越等。後來,隨著政權穩定,異姓王逐漸成為中央政府的威脅,於是高祖開始打壓、鏟滅異姓王,並與群臣白馬盟誓“非劉不得稱王”。

到了西晉,司馬氏大肆封王,但因為晉惠帝的愚鈍和皇后賈氏的亂政,中央政府統治力孱弱,最終釀成了“八王之亂”,並最終導致了“五胡亂華”,使華夏大地陷入了近300年的黑暗時期。



到了後來的隋唐,封王依舊,比如隋煬帝楊廣在成為太子前被封晉王,唐太宗李世民也被封為秦王等。再之後的宋元明清等朝,皆有封王的傳統。自漢以後的這些王朝基本都延續了漢高祖的盟約,只封皇族為王,其他臣僚即便功勞再大也不會封王。可以說封王的歷史貫穿了我國整個帝制時代。

不過接著我們的話題,清朝為什麼沒有什麼秦王、楚王、趙王等一字王出現,而是恭、禮、睿、廉等一字親王呢?這要從封王的實質談一下。清朝以前的王朝,一般凡封王者必有封地,根據封地所在地域(如趙地、楚地、燕地等)一般封為趙王、楚王等。封地的賦稅、人口、軍隊等資源皆由王掌握,儼然一個獨立王國,諸侯王的權利非常大,經常會發生反抗中央政府的事件,比如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等。

但是到了明朝,朱棣繼位後,因為自己就是藩王造反上臺的,所以開始嚴格限制各地藩王,要求藩王們在就藩後沒有聖旨不得離開封地,甚至不得出城,即便親爹親媽(老皇帝老太后)去世,沒有皇帝的聖旨,也不能回京奔喪。即便如此嚴格控制,終明一代,仍然發生過藩王叛亂(比如很多影視劇中的梁王)。



到了清朝,皇帝想的招兒更絕。明朝是不讓藩王們來京城,清朝是不讓親王們出京城。該封王封王,該給錢給錢,但哪都別想去,都給爺窩在身邊,省心!到這,大家應該明白了,清朝的王爺是封王不封地,所以不再稱什麼趙王、燕王、秦王……而是恭、禮、睿等封號的親王。

對了,還有一個奇葩政權——太平天國,據說前後封王3000多人,別人家封王是零售,他們家封王那是批發啊……


目送歲月

這個不同首先體現在語言習慣上,按照清朝的語言習慣,秦王、趙王、魏王應該是:秦親王、趙親王、魏親王。是的他們都是親王。如果按照之前的習慣清朝的應該稱為恭王、禮王。並且在正式場合也只稱為恭王、禮王。

所以奕訢的王府叫做“恭王府”而不是恭親王府。

造成這個習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滿族的八旗制度,親王的正式名稱是和碩親王,和碩就是旗的意思。

第二個不同則是本質上的不同,前文中提到的秦王、趙王、魏王他們都是藩王,秦、趙、魏都是他們的封國,國中具有完整的軍政體系,屬於一方政權,他們是作為封國國王存在的。

而清朝的王爵除了清初的三藩(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一律都不是藩王。

事實上這種不同的命名方式並不是清朝獨創的,從唐太宗之後就已經開始出現了。 封國之事,古已有之。至周逐漸演變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當時天子為王所以並無王爵。各等爵位俱有封國,軍政自主,並且日益龐大,中央政府逐漸失去控制能力。就出現了我們所熟知的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其中楚國率先稱王,但當時的王並不是爵位,只是宣佈了他要造反取周天子而而代之的決心,後來各國全部稱王,爭霸天下,最後秦始皇一統天下,自此天子變成了皇帝,王也就成了最高的爵位。

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西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鄭樵《通志·職官略》:"北齊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馬上,非親王則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煬帝唯留王公侯三等,餘並廢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為親王。"

至唐"定製皇兄弟皇子為王,皆封國之親王。"自親王、郡王分設,一般一字王號為親王,兩字王號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儀封"汾陽王"。

明朝時期,親王的正式名稱為某王(如秦王、晉王),其封地稱國(秦國、晉國等),王璽稱"某國之寶"。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親王。南明時亦有外姓親王。

爵號直接冠以親王字樣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稱為和碩親王。

舉凡王朝一統,必然會大肆分封,但這也為王朝埋下了禍根。

西漢有七國之亂,七國之亂是發生在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參與叛亂的是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故又稱七王之亂。

晉有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從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續16年。

西晉中後期司馬氏同姓王之間為爭奪中央政權而爆發的混戰。以楊駿被殺後衛瓘、汝南王司馬亮輔政,並與賈后對抗為起始,以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宣告結束。前後歷時16年,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大內訌。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300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這場動亂從宮廷內權力鬥爭開始,而後引發戰爭,禍及社會,造成了較大的破壞,也加劇了西晉的統治危機,成為西晉迅速滅亡的重要因素。於八王之亂期間,北方各外族乘機趁西晉內部空虛而起兵併入侵中原地區,最終於建興四年(316年)滅亡西晉。之後晉室遺族於南方成立東晉,而北方的中原地區則由外族割據,進入了五胡十六國時期。東晉與十六國南北分裂局面發展至南北朝時期,直到589年隋滅陳之戰後,中國南北才由隋朝再度統一。

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只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八王之亂"。

到了唐朝有玄武門之變,其本質是秦王叛亂,只不過結局不同,唐太宗成功了。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市)大內皇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


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
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
經過長期的鬥爭,李世民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了局面,最終李世民設計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據傳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登上帝位的唐太宗,作為既得利益者,他深刻的認識到藩王對於王朝的威脅。所以他取消了封國制,自此藩王有名無實,也就不再侷限於封地命名了。比如德宗李適就曾經被封為雍王。

這個封號與清朝的雍正是一樣的,雍正在未登帝位之前是雍親王。


到了宋朝甚至連王爵世襲都已經取消了,藩王徹底消失了。

直到明朝由於朱元璋只信任兒子,他又重啟了這一隱患諸多的制度,大肆分封藩王。所以說朱元璋開了歷史的倒車。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炆意識到了藩王對自己的威脅,便著手削藩,但這觸動了各大藩王的利益,引起了反彈,並最終導致燕王朱棣造反,史稱“靖難之役”。

明末清初,滿族政權為了拉攏漢族軍閥,封了四個藩王(定南王孔友德、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後來三藩割據(孔友德早亡),到了康熙平定三藩,藩王最終消失於中國歷史。


丁見龍

首先這是個偽命題。

這個問題牽扯到古代封建制。

封建制即封邦建國,這一詞源於

《詩經》:"命於下國,封建厥福"。

唐時柳宗元就曾寫下

《封建論》:“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適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

在古代,封建制就是分封給子弟功臣一類讓他們去建設自己的國家宗廟等一套制度,還擁有自己的官員。



但是情況不一而足,封建制先後遭逢幾次大變,也變得繚亂不堪。

最初商周時期,封建制度下就是諸侯。

諸就是各位、眾人的意思。侯是因為周朝的時候分封子弟功臣最高止步侯爵,只有殷商後裔才有一個公爵,而天子自己是王爵。

這是封建制度最美的時候,侷限於當時社會生產力和土地開發度等各種原因,大家都侷限在封建制度的框架下遵守遊戲規則,得以各自蓬勃發展。

但是到了東周末年即戰國中後期,各諸侯野心膨脹,周王束縛力下降,於是各個諸侯先後稱王,因此大量王爵開始出現!

後來秦王掃六合,秦始皇覺得王爵不夠體現自己,於是出現了更高一爵的皇帝。而且秦始皇本人大力否決封建制,才用了郡縣制,手下功臣也沒有封邦建國等舉動,一時間王爵消失。

等到了秦末。楚漢爭雄,漢王得天下,進位為帝,矯秦之枉,便恢復了分封制。這時候的王爵沒有什麼郡王、親王的分別。

漢初,北方多單字王,南方多雙字王,因此很多人曲解成漢朝就是親王和郡王的差別。其實這僅僅是因為當時北方多古地,有跡可循,南方只有楚吳越等國,便出現了臨江王、琅琊王等稱呼,但是本質上他們都是有自己的封地、宗廟和官員等系統,並無高低差別。

漢景帝的太子劉榮被廢就封為臨江王,漢武帝劉徹繼位前也是個膠東王。

這個制度一直到唐之前都是這樣。但是在漢朝的時候,因為漢初異姓王作亂,漢景帝時候七王之亂等原因,封王雖然有地有宗廟,但是權力卻被逐步限制,最慘的是漢末三國時期竟然沒有一個封王可以出來有任何擔當。

到晉朝時不信邪,封王又開始有兵有權,很快就出現八王之亂,晉朝國祚自此而衰,並且衍化出南北朝。

可見分封制已經極度不合適華夏大地了!

但是封王一直是皇帝手裡可以給子弟功臣最大的獎賞了。到了隋唐五代宋的時候依舊如此。

但是一切到唐朝發生了改變。



對,就是唐朝。

唐朝君主深知要把握天下神器還是要賞罰分明,而封王這個利器自然不會放棄。

但是他們卻改變了封建制度的核心,讓封建成為一個空殼,其主心骨就是"封而不建"。

於是唐時出現了一系列關於封王的制度。開始有明細的區分王爵、親王爵、郡王爵等分別。

雖然有封爵,但是卻沒有實際封地,沒有實際權限,只有相應的封地稅收。

而既然沒有了實際封地,王爵就不再固定以地名為名,如唐宣宗繼位前就是光王。還有楊貴妃原來是唐玄宗兒子壽王的寵妃。

可見這個時候開始,封王已經不侷限於地名,而且出現了親疏差別。

到了宋朝的時候也是循此舊制,宋高宗趙構當皇帝前就是康王。

但是到了明朝又變了。朱元璋還是信自己的兒子,於是封邦建國和封而不建同時採用。自己的兒子全部實爵封出去,還一人定了一套世系,相當於給他們建了宗廟體制。

但是前面說了,封建制不適合華夏大地了,空殼還可以,實際操作起來就不行。

很快大明就陷入藩王作亂的泥潭。於是明中後期又開始限制了,雖然有封地也沒有實權,到最後如明思宗崇禎繼位前就是信王。

於是清朝的時候吸取了教訓,對封王採取了封而不建,還集中管理在京城之中,沒有皇命很難出去京城。

至於為什麼有題主問的這種錯覺,無非是跟明初的對比比較強烈罷了。


至秦子

看了一圈答案,發現大多是答的文不對題的,所以儘管有很多回答了,但我還是想來說兩句,題主問的其實是清朝的王爵封號名稱的問題,很多答主都沒有真正說為什麼清朝的王的名號,不再用古代的國名,而是用一些好聽的字來當封號。在我看來,原因是清朝建國之初,跟其它朝代不一樣,後金時代的清朝,還不是封建國家,而是一個奴隸制國家,沒有分封建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奴隸制國家的財產是人口,不是土地,所以分封是有的,但建國就沒有了,這個傳統導致了清朝後來不再以古代國名或地名來給作為王爵的封號,真正的原因就是這個。

上圖是故宮所藏的醇親王金印和印文

回顧一樣歷史哈,清朝以前的親王爵位的封號,基本上都是以“郡國”地名為封號,通常來說,封王的時候的那個封號,是有等級的。最高等級的就是用春秋時代的大國的名字來封,如秦王、晉王、齊王、楚王等,次一點就是春秋時代的一些小國,如宋王、魯王等,再次一點就連春秋時代的小國都算不上的,只是後來的州名的,如湘王、桂王等等,這是模擬古代的分封建國之制,親王的名號都是以地名作為封號。而且這些地名實際上是顯示等級的。比如朱元璋的兒子,秦王朱樉地位就比魯王朱檀高,至於在南明時候,當了永曆皇帝的桂王朱由榔,等級就更低了,因為他只是一個州名。

儘管其實後來所謂的分封建國早已名存實亡了,其實不是清朝的時候,才不讓親王去京城以外建國的,唐宋時代的親王,也都是隻有封號而不建國,以致於唐代的親王,都已經不去封地了,如唐高宗本來封晉王,但他並沒有去今天的山西省當過王爺,而是一直留在京城混日子,宋太宗也當過晉王,實際上他也沒有去過今天的山西省當王爺,而是一直留在京城當開封府尹,雖然如此吧,但唐、宋時代的親王跟自己封號相同的那個地方仍然是有形式上的聯繫的,比如宋光宗被封為恭王(這個恭指的是地名恭州,跟清朝的恭親王的那個不一樣哈),每年恭州的地方官在宋光宗生日的時候要派人來給他送禮,當然,後來宋光宗當了皇帝,立即把恭州從升級為“府”,因為當了皇帝他特別高興,所以給恭州賜了個喜慶的親名字——“重慶”,這就是現在重慶市的地名的來歷。

故宮所藏的宋光宗畫像

明朝雖然恢復了親王到封地去的做法,比如朱棣是燕王,確實是在北平做他的王爺,不過明成祖造反成功以後,為了防止親王跟著他有樣學樣,基本上收回了親王在封地的權力,親王們實際上只是人住在封地,並不管事,按明朝的官說,這叫“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那麼清朝的封爵制度其實並不特別,跟唐宋是差不多的,惟一的不同是,沒有像以前那樣出現地名式的王爵,如秦王、晉王之類的,而是用一些好聽的字來作封號如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怡親王等等,這是因為清朝建國之時,其實還在關外,當時的後金國的體制,還不是“封建國家”,而是“奴隸制國家”,後金體制看重的是人口而不是土地,所以分封的時候不是“封地”,而賜予人口,所以清朝的封爵制度就來了個根本性的變革,按清人的說法,叫做“諸王不錫土,而其封號但予嘉名,不加郡國”。因為它沒有分封建國的傳統,所以再像之前的朝代那樣用古代的國名來作封號就沒有意義,至少連上面我們舉的那個宋光宗跟重慶地方的那種象徵性的意義都沒有了。


只愛潘多拉

過去的王朝大多沿用了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國名作為自己的封號,比如春秋時的鄭、魯、宋、齊等等,戰國時的七國國號等等,都成為了日後藩王的國號和他們的名號。一來是因為這些國號自古有之,跟地域名稱有很多聯繫,二來這些名號都是符合一些占卜後算定的吉祥之意。所以清之前,藩王們都愛用這樣的名號。

到了清朝之後,少數民族對於藩王的國號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番號裡再也沒有了古代國家名稱的意味,而是無不體現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嚮往,比如恭親王,禮親王等等,都是少數民族對於漢族文化的嚮往,企圖知乎禮,踐於行的概念,這種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種榜樣的作用,是一種少數民族統治漢民的心態,是一種主動歸攏人心的表現。這麼理解,大家是不是就明白了呢?



大鬍子說史

明之前的封王都是有封地的,哪怕是虛封,至少名義上也得有一個封地,所以一般都要以封地的名字作為王爵的名字,蜀親王封地在四川,秦親王封地在陝西,晉親王封地在山西,延平郡王的封地在延平,如此等等。

到清朝,親王郡王都是虛封,沒有封地了,所以就直接用寫比較好的詞當王爵名就行啦。恭順一點的叫恭親王,聰明點的叫睿親王,禮數周到的叫禮親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