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没有“绣春刀”这种武器?

绣春刀只见于文字记载,史料中没有任何一幅图来描述这种刀的具体造型。

《出警入跸图》上锦衣卫佩戴的腰刀很可能就是《明史·职官志》中提到的绣春刀,但不敢打保票。中国古代士兵早期用的刀都偏直,从宋朝以后开始有越来越弯的趋势。

跟长刀相比,弯刀的优势主要在于更加耐用:过去钢铁锻造技术不够先进,坚固与柔韧难以兼顾,一把刀如果很厚重很结实,往往也会很脆,一刀砍到敌人头盔上,敌人震晕过去,自己的刀也折了。如果做到了柔韧,它又太容易变弯。当年古罗马士兵用那种又直又重的铁剑与波斯人的弯刀作战,每当砍死一个敌人以后,就得把剑放到地上,用脚去把它踩直,很麻烦,也很危险。

如果铸成弯刀,刚性就可以强一些,而且不怕折断。因为刀刃外凸,跟被砍杀物体的接触面小,比直刀更容易切入,同时由于刀身弯曲,重心远离刀柄,劈砍时惯性增大,杀伤力会更强。

到底有没有“绣春刀”这种武器?

《出警入跸图》(局部)

戚继光与倭寇交战多年,曾经感叹日本刀的可怕杀伤力:“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明朝的刀的形制不如日本刀科学,锻造方法也没有日本人那样精益求精,拿着国产刀来格挡日本刀,会被日本刀砍成两截。故此戚继光改进了军刀的式样和锻造方式,使“戚家刀”名震天下。(来源:文史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