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要求加薪50%,没想到老板一口答应,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引言:天下没有不想加薪的员工,天下也没有不想多赚利润的老板。问题是,员工加薪多了就会大幅增加公司人力成本,减扣经营利润。因此,员工要的薪酬与老板要的绩效常常是矛盾与对立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薪酬与绩效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这几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老板们纷纷叫苦连天,因为人力成本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很多外资企业也不堪中国人力成本上升,开始迁厂撤资转占泰国、越南等人口价值洼地。

有一家制造型企业提供了一份内部报表信息:

高管要求加薪50%,没想到老板一口答应,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某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比表

分析:在刚去的12个月里,公司营业额同比过去增长了9.52%,而利润却下降了19.26%,这里一方面有材料涨价的因素导致的毛利率下降,也有因为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费用率增加1.47%。

我们深入分析了人力成本增长带来的影响:

高管要求加薪50%,没想到老板一口答应,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某企业人力成本状况对比表

分析:我们发现应发工资总额增长了14.16%,超过了营业额的增长水平。而代表人力成本最重要的指标“工资费用率”增长了4.23%。另外,员工人均工资增长了9.10%,而人效只增长了4.67%,也就是说,员工收入增长超过了其价值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所获得的人力剩余价值就会逐步萎缩直至消失。

老板可以不给员工加工资吗?

虽然不断攀升的人力成本正在蚕食企业的经营利润,但是企业还是要给员工加工资,为什么?因为如果不给员工加工资,将会带来以下三点直接后果:

1、优秀人才会率先流失,这不仅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还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客户流失、团队不稳、士气受损、营运能力下降等。

2、招聘与培训成本上升,补充新人的工资、各种支出可能还要高于老人。

3、没有离开的员工由于得不到激励,安于现状,缺乏活力和创造力,这种隐性的机会成本是更大的浪费。

高管要求加薪50%,没想到老板一口答应,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某企业高管要求加薪50%,老板如何应对?

某制造型企业的一位厂长,年底向老板提出加工资的要求,原来他年薪30万元,每月拿到手的固定工资2万元,在行业及该地区算是中等偏上的薪酬水平。管理者想加工资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年加薪一次也不过分,老板当初想的是他的工资水平已经不低了,最多加个20%左右吧,没想到厂长咬定必须加薪50%,他说的好象也很有道理:一是自己的工作经验很丰富,二是经常要加班加点,三是有其他的工厂给他开出年薪50万元。

其实,对于员工来说,工资没有很高,只有更高。没有多少人会满意自己的薪酬。即使老板认为自己不值那么多工资,那也不是自己的问题,毕竟自己的能力、经验及市场价格就摆在那里。

对于老板而言,面对厂长的大幅加薪要求,内心是十分矛盾的,因为公司不光厂长一个管理者,还有副总、部门经理、副厂长、主管等几十个管理者,如果个个都要求这么加薪的话,公司肯定赚不到钱了。但是,如果不加薪,看起来这位厂长必然会提出离职,公司若对外重新招一名厂长,可能付出的薪酬也不会低,而且还需要大半年的磨合。如果对内选拔,由于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暂时并没有适合的人选。

老板当初也考虑过采用保密的办法,就是只给厂长一个人加这么多工资,并且让他严格保密。但是因为工资是每个月都要发的,是长期的事情,过去老板也有过类似的做法,没过多久还是泄密了,引起其他管理者极大的不满,最后老板逐个安抚,普调工资后才平息了事件。

面对两难的选择,老板没有退路必须做出抉择。如果象过去采用每月固定工资的做法,老板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他选择了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具体设计详见以下图表:

高管要求加薪50%,没想到老板一口答应,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分析:KSF设计思维与价值

1、员工加的工资都是自己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

2、员工通过自我增值的方式为自己加了工资。

3、员工加了工资,老板得到了:产量更高、成本更低、事故更少、团队更稳、产品更好等结果,最终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利润。

4、让员工与老板成为利益的共同体。

KSF-为何能实现“给员工加薪却不增加企业成本”?

当前,企业为员工加工资基本上都是固定加薪法,这种做法简单易行,却带来更大的后续问题:一是直接增加了企业人力成本,但只发挥了留人的作用,并不能激励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二是由于固定加薪缺乏价值导向,偏向不能做到量化与公平的能力、学历、阅历,容易引起员工的攀比和不满。

KSF模式认为,应该打破传统的固定薪酬模式,既要不断给员工加薪,又要鼓励员工为自己加薪,通过增值与自我创造来实现加薪。

1、针对打破固定薪酬是否会给员工带来安全感缺失的问题,KSF提出以“利益平衡点”为中轴线的思维,给员工一定的安全感。

2、针对加薪会不会增加企业激励成本的问题,KSF的导向是“增值加薪”,员工是比过去做的更好而得到的加薪机会,是增量上的再分配。

3、针对应该如何把激励力度的问题,KSF以“岗位工资费用率”为中心做出数据化的测算,确保激励力度适中到位。


全部为原创文件,欢迎大家关注、讨论、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