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須要知道的三個家庭教育關鍵詞:陪伴 閱讀 習慣

陪伴:在忙也要想法兒陪孩子

西方心理學裡,有個很有意思的研究發現:孩子的詞彙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和在餐桌上交流的詞彙直接相關。

父母在談論時政,孩子可能今後會對政治感興趣;父母在抱怨,孩子可能也有了抱怨的情緒。很多父母會以為大人講的這些東西小孩兒也聽不懂,完全無所謂。實際上,父母說的這些事情即使今天孩子不懂,將來也會成為他大腦裡的重要組成部分。

父母必須要知道的三個家庭教育關鍵詞:陪伴 閱讀 習慣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會決定整個家庭是否擁有共同的命運。新教育改革提出一個主張: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基調就是陪伴。

一位父親是當地很著名的企業家,工作很忙,即使下班了也有很多應酬,不是請別人吃飯,就是別人請他吃飯,跟自己女兒的基礎少之又少。孩子上小學了以後,因為參加新教育實驗,這所新教育實驗學校的老師會每週定期給孩子的父母親寫信,每週一封信。其中有一項就是,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不止是母親,父親也要讀。

父親也在百忙之中抽空和孩子一起讀書,小學的5年時間裡,他和女兒一起讀了163本書。當別人問道他的感受時他說,一開始只是覺得學校的要求很莫名其妙,但後來時間長了才發現閱讀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和孩子讀了一個月的書之後,他開始主動拒絕一些應酬,跟孩子一起讀書。“這5年來,孩子上了小學,我上了大學。”他也和孩子越來越親密,而親密的媒介就是書。

很多教育專家都說過,無論多忙,都一定要想辦法陪陪孩子。父母都有自己的事業,但

為人父母的又一份事業,就是陪伴孩子

父母必須要知道的三個家庭教育關鍵詞:陪伴 閱讀 習慣

閱讀:我有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閱讀的種子是在家庭裡播下的。《朗讀手冊》裡引用了一首詩:“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閱讀是我們的精神源泉,對孩子來說也是如此。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培養,都是從家庭開始的!

父母必須要知道的三個家庭教育關鍵詞:陪伴 閱讀 習慣

童書的價值可能有大部分人都沒有認識。童書把人類最美好的東西,都悄悄的藏進一個個人物、動物的命運裡,在有趣的劇情裡構建起孩子的價值觀。最開始的閱讀是親子共讀,是父母讀給孩子聽,孩子不識字,閱讀更多的是從圖畫入手。兒童最初是通過圖畫認識這個世界的。在兒童時期,一旦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今後孩子一定會主動找書讀。

閱讀也是有胃口的,就比如一開始讓孩子吃麥當勞這些食物,慢慢的,其他的東西孩子就不會愛吃了,只對這些感興趣,他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更好吃的東西。讀書也是一樣,如果一開始讀了很糟糕的數,對其他的任何書籍都沒有欣賞力了。

父母必須要知道的三個家庭教育關鍵詞:陪伴 閱讀 習慣

習慣:教育是否成功的關鍵在於有沒有好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衡量教育成功與否就看有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體育鍛煉也不是看跳多高,跑多快,是要看有沒有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如果體育很好,但光大吃大喝平常不鍛鍊,身體很糟糕的話,那也不叫體育成功。對孩子教育的本質就是,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不斷地自主學習,不斷為自己充電的習慣,而不是學校成績很好,出了社會以後什麼都不學,連書都不看。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不斷的訓練,家庭需要的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小編認識一位作家,他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名叫《父親的禮物》。他的父親給他最大的禮物就是讓他養成了早起的習慣,每天早晨5點起床寫毛筆字。

他說,雖然到現在毛筆字還沒有寫好,但是每天早晨5點起床成為了一生的習慣。他每天8點左右離開家上班,這其中有兩到三個小時的時間他可以用來做很多事情,閱讀寫作,鍛鍊身體,時間真的是很奢侈的東西,這每天比其他人多出來的兩三個小時,會不知不覺的拉開和普通人的差距。

小編說到的這三個關鍵詞,和孩子一起做,不僅對孩子有幫助,對自己來說,又是一次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