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汽車工人又罷工,條件竟是要公司三成淨利潤!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7月2日現代韓國工會表示,由於薪資談判陷入僵局,在44,782名投票的人當中,有近3/4的人同意罷工。該舉措將增加現代熱銷SUV停產的可能性。與此同時,現代汽車正面臨美國潛在的進口汽車關稅影響,工會此舉無疑是雪上加霜。隨之而來的是7月3日現代汽車股價下跌2.8%,創下自2010年4月份以來最低。

工會對現代汽車提出的要求是基本工薪上漲5.3%,並要求總績效獎金達到公司2017年淨利潤的30%。這次的談判開始於5月3日,隨後工會表示現代汽車提出的調薪幅度和績效獎金條件沒有達到預期,於6月底退出談判。工會談判代表已於昨日晚間會面決定罷工計劃。

現代汽車工人又罷工,條件竟是要公司三成淨利潤!

這次現代汽車或許仍舊不能擺脫妥協的結局。

27年“罷工”偏頭痛

事實上,在過去的六年中,現代汽車韓國工會每年都會投票罷工,最近一次罷工也僅在去年底,現代汽車蔚山工廠工人停止生產即將在美國推出的小型SUV KONA。除了調整薪資、增加福利,企業削減裝配線員工數量等問題都會引起工會與企業的衝突。與國內情況不同的是,美國、韓國這樣的國家工會在企業內部有著極其大的影響作用。

現代汽車工人又罷工,條件竟是要公司三成淨利潤!

很直接的一個數據就是,現代工會成立31年,現代汽車僅有4年未受到罷工問題困擾,現代汽車長達27年的“罷工”偏頭痛造成的產量損失難以估算。

而這次,據媒體瞭解到的工會內部記錄,工會高管Ha Eon-tae在薪資談判中表示:“商業環境很艱難,淨利潤持續下降。我們在進行薪資提議時,已經考慮到中美貿易戰以及美國潛在的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對此,現代汽車尚未置評。

此外,現代汽車的另一個舉動也使得工會極其不滿。就在今年6月份,現代汽車公司提交了一份意向書,考慮投資位於韓國西南部廣州市的一家汽車製造代工廠。此舉引發了工會的強烈反對,工會擔心就業保障和薪資下降。

目前現代汽車的現狀是在美國和中國銷量低迷的打擊下,現代汽車一季度的淨利潤降至6年來最低。有分析師表示,儘管第二季度現代汽車在中國的銷量逐漸復甦,但其在美國的銷量依舊疲軟,這仍將拖累公司總體業績表現。

NH投資證券有限公司分析師Cho Soo-hong稱:“儘管罷工有助於減少一些低銷量汽車的庫存,但是會擾亂熱銷SUV的生產。現代汽車利潤正在不斷下降,很難給予豐厚的獎金。而美國潛在關稅或許將迫使現代汽車提高其在美國的產量,從而降低在韓國本土的產量。”

現代汽車工人又罷工,條件竟是要公司三成淨利潤!

就在剛剛過去上週,現代汽車表示美國高達25%的關稅使其在美國的生產成本增加約10%,將會對現代汽車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自從韓國工會勢力在合法化之後,一度蔓延得不可收拾,工會不僅有每年春秋漲工資罷工的傳統,而且幾乎變成了為鬥爭而鬥爭的組織。工會的薪資漲幅一度超過100%,即使是強勢的美國工會工資漲幅都達不到如此誇張程度。

更致命的是這樣的罷工事件就像“蝴蝶效應”,不僅影響了現代汽車,其子公司以及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零部件製造企業的相關人士職責稱,資金薄弱的中小型零部件加工製造企業因銷量減少,所面臨的打擊更是毀滅性的。

現代汽車工人又罷工,條件竟是要公司三成淨利潤!

其危害程度不僅止於汽車行業,甚至為整個韓國經濟都帶來了危害。要知道,他們的工會已經強大到一次全面的大罷工甚至可以造成其全國當月的出口額的銳減。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平均年薪約25萬元人民幣左右的現代汽車供應商員工忍受著平均年薪約57萬元人民幣的工會工人的“胡鬧”,只因供應商希望現代汽車壯大而獲得相應增長。

在韓國工會是帶來過血淚教訓的,雙龍汽車在瀕臨破產邊緣尋求破產保護之時,工會仍堅持不裁員、不追究工會造成損失等要求。長達49天的罷工過程甚至還出現流血事件。從雙龍汽車的工人罷工可以看出,工會的不妥協已經到了完全不顧企業死活的地步。

不難想象,隨著工業自動化進程的深化改革,未來汽車製造商與工會之間這樣的矛盾將會不斷激化,而在目前看來,這樣的矛盾似乎是不可調和的。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工會”

無獨有偶,美國的工會也同樣十分強悍,以通用汽車為代表的車企的管理人有著一肚子的苦水。也許聽起來很荒唐,但確實如此。由於工會的存在,通用公司不能開除有問題的員工,因為這極有可能導致大規模的罷工事件。你無法想象,一家工廠關閉之後卻仍然要為其無所事事的員工付足全薪的狀態。

現代汽車工人又罷工,條件竟是要公司三成淨利潤!

《紐約時報》是如此描述的“每天工人們刷卡報到,接下來就開始看書、看電視、玩多米諾骨牌或聊天。”即使這樣,通用要為他們全額支付的醫療費用、法律諮詢、對子女的照顧、教育補貼等負責。

在工會壓力下,其公司員工的合同包括福利在內平均時薪竟高達70美元,而在2009年,美國平均時薪不到20美元。《紐約時報》記者米什萊恩•梅納德在《底特律的沒落》中提到,無形中通用每輛車的成本增加了1200美元(約8005元)。

終於這個在美國最高佔市場份額達52%的汽車製造商被拖垮,直至通用汽車在2009年申請破產保護之後,工會才給了通用汽車片刻的喘息機會,得以將精力從內部消耗上全部專注於公司的優化。

現代汽車工人又罷工,條件竟是要公司三成淨利潤!

不過很快,工會做出的讓步就全都拿了回來,2011年工會與通用汽車達成一份協議,這份協議不僅僅是提高工資,它讓工會直接得到了新通用17.5%的股權。有汽車公司負責人抱怨,工會就像是企業和工人的“婚姻”裡插足的“第三者”,拉扯著企業往壞方向發展。

在資本原始積累的早期階段,工會起到一定的保護工人權益的作用。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工會逐漸成為了破壞市場經濟的負面力量,工會伴隨著敲詐勒索、出售就業機會、盜用福利基金、黑幫滲透等醜聞。

美國一位研究工會問題的專家的話可謂是一針見血:“工會的主要功能就是把工薪從自由競爭的市場中抽出來,使之不受有競爭的市場決定。”工會就像“吸血鬼”一樣,一步步“絞殺”著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