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到底顿悟了什么?

心物一元

艺屿EYESVOT |王阳明

从“格物致知”到“致良知”致知!

王阳明龙场顿悟,领略了格物致知的宗旨,从此明白: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有了龙场悟道的这一所悟,才有了后来王阳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观点。


王阳明继承的是陆九渊“心即是理”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格物致知”追求至理的方法。

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因此他提倡“致良知”,

从人自己的内心中去寻找“理”,

发现“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精秀,
“人人可以成尧舜”,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认为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应是合一的,这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也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

请赐评!

艺屿EYESVOT

王阳明先生顿悟出的是“道”,就是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

几乎所有学者评论王阳明“龙场悟道”时都用到一个词“顿悟”。那么王阳明在那个偏僻的龙场顿悟的“道”指的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古人学习的东西和如今是不一样的。如今我们学习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些在古代都统称为“闻见之知”,而古人除了要学习“闻见之知”,还要探索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道,即圣人所说的“天理”,也被理解成“德性之知”。

这个“道”,说起来虚无缥缈,没有标准可言,全靠各人的理解。

到了宋代,朱熹解释的“道”成为了主流思想。他认为“道”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有格物才能领会道的真谛,就是说天下万物都蕴含了无穷道理,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

王阳明因从小受到朱熹的影响,因此他先从“格物”开始悟道,即著名的“阳明格竹”。可是格来格去,不但没格出什么“天理”,反而把自己给格病了,在病中,他第一次对朱熹的理论产生怀疑。

之后,王阳明逐渐发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是将天理与人的本心,一分为二,即“理在外,而不在人心”,那么即便格尽了世间万物,将天理格的清清楚楚,又与我们自身有什么关系呢?

这时候的王阳明隐隐地感觉到自己和“道”之间只隔了一层窗户纸,一捅即破。

不久后,王阳明因得罪专权宦官刘瑾,被其陷害,颠沛流离、几遭不测,才终于到了毒虫横行、言语不通的苗夷之地---龙场。穷困潦倒、步入绝境的王阳明这时已不在意得失荣辱。经过生死考验,心如止水的他,日夜打坐,以求静心。

就这样,日复一日,可是在一个幽静的夜里,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山谷中,突然一声大笑破空而出,久久不绝,在痛苦的悟道道路上寻觅了十九年的王阳明,在那一刻顿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来天理就在心中!这一顿悟,悟出了哲学的一个新的体系“心学”,从此后“心学”被王阳明不断完善并发展,最终“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提出,奠定了“心学”在哲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王阳明先生因顿悟出了“道”,而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之一;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之一;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

他完成了他从小的理想,虽然圣贤之道艰难险阻,但他用十九年的努力做到了,他成为了无数人的指路明灯,他的名字超越了所有帝王,从此与孔孟并驾齐驱!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有书共读

顿悟了什么呢?外球不如内球,求人不如求己,格物不如致良知。

说到底,这是一种唯心主义,如果你觉得我这是乱扣帽子,那咱们就把主义两个字去掉。

龙场悟道,这个故事不断的被王大师的徒子兔孙代代传唱,成为一个著名的故事,并被不断的神话,搞得神乎其神,似乎经此一悟,王大师就成半仙了。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神秘复杂!我们都被王大师忽悠啦,或者,王大师被刻意包装成圣人的模样,为得是达到推广甚至贩卖个人观点的目的,就是这么简单!

你怎么知道王大师是那样想的呢?世人误解太多,或者刻意伪饰,遮蔽了王大师的本来面目。

王大师当然是有心机的,否则在军事上也不会屡战屡胜,但是这终究不能复制,甚至也难以学习。

所谓顿悟,就是靠胡思乱想,其背后原理机制是没有搞明白的,在技术层面上也无法操作实行,所以你会看到一种奇观,有一些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喜欢附会到王大师身上,动辄说什么知行合一,致良知,简直是笑话!

我身边就有一例,一个游戏公司的老板,声称是王大师死忠粉,处处都要学习模仿王阳明,结果把公司到处都安装了摄像头和窃听器,美其名曰知行合一:别人怎么对待我,我就怎么对待别人!

他把员工都当成了对手甚至假想敌,不管这样的行为怎样,首先这样的初衷就错了,公司怎么可能不离心离德呢?果然,老臣和核心团队纷纷离职,另起炉灶!自己种下的苦果只有自己品尝,没有人同情他!

所以呢,王阳明顿悟了什么呢?吃喝拉撒性欲,都是天理,人欲即天理,根本不存在独立在人之上的天理,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你说对不对?


喻派胡言

王阳明在龙场顿悟的道理是:每个心中自住着一个圣人,没有必要从外面去苦苦寻道。

王阳明在三十七岁那年,因宦官刘瑾的祸害,被远谪到了蛊毒瘴疠、蛇虺横行、言语不通的苗夷之境——贵州。他始终为自己有怕死的心感到非常困惑,于是,王阳明在屋后面弄了一个石墩子,每天在石墩子上打坐参悟。

有一天夜里,他突然就顿悟了,说了一句特别重要的话:“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也就是每个心中自住着一个圣人,心中有能知善恶的良知,所有天地万物都在我心中,何必从外面去苦苦寻道呢。

这句话与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顿悟以后说的话有相通之处,释迦摩尼说的是“咦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就是说每个普通人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只是因为妄想执着遮蔽了它,所以不能印证。

所以王阳明所说的“良知自在人心”,也可以把它对应为佛性。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便开始做龙场教化,开始正式收徒,四面八方的人纷纷涌来听他讲“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道理。

致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

知行合一。就是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过程与行的过程是相终始的。这里的“知”不是指知识,而是指“德性之知”。知行合一,要求你真知,然后真的去做。例如,很多人懂得很多道理,但他所表现的行为却与道理相违背,这就不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提出,代表着致良知达到了最高境界。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前,曾有过几三次的转变,也是他“自我发现”的过程。

王阳明从小有志于做圣贤。二十一岁那年他中了举人,于是就遵照当时学界泰斗朱熹的格物之说即“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开始了穷理工夫。朱熹认为世界万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莫不有理。

于是王阳明和友人开始对着竹子格,很不幸,最后什么也没格出来,还病倒了,他由此悟出:通过外物来寻求道理,是难以走通的。

王阳明因此特别沮丧,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于是一头扎进了世俗词章之学,一扎就是五、六年。 在二十七岁那年,王阳明动了入山修道的念头,在浙江绍兴阳明洞修炼功夫,据说已经修到能够“先知”的地步,世人皆以为他得道了。但在他三十多岁时,因惦念父亲与祖母感到焦虑,于是他就反思,突然想通了一件事:如果连父母亲人都不思念的话,这就坏了人伦大体,这是佛老和儒家的根本区别,这也涉及到一个“同体”与“薄厚”。

佛教倡导无分别,人和人,人和动物没有分别,讲求众生平等,对待一切都要有一颗平等的仁心,这就是“同体”。“薄厚”就是你对亲人要比对旁人好,对人要比对动物好,对动物要比对植物好。与佛教独尊“同体”不同,儒家则兼顾了“同体”与“薄厚”。于是,王阳明决定放弃了对佛老的追求,专门学习儒家的的圣学精神。

在王阳明悟道之后,也有三次的变化,则是他“自我完成”的过程。

王阳明先是“默坐澄心”,也就是通过静坐,慢慢地去清除内心的杂念,然后分辨“真我”(本心真体)和“假我”(习气私欲)。王阳明在这个阶段教人“存天理,去人欲”,所谓天理就是本心、真我,所谓人欲就是私欲习气,假我,已渐渐地向良知之说靠拢了。

但后来王阳明告诫弟子,人需要在做事上磨炼功夫才有益处,一味好静只是一种逃避的自私,遇事便乱,毫无长进。

王阳明在五十岁之际,正式揭示“致良知”三字为口诀,成立讲学宗旨。

王阳明在五十一岁以后直到晚年的境界——圆熟化境。这和孔夫子所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相似。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私欲早已消失殆尽,良知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不管他随意做什么,一定是符合良知的。

500年前的龙场悟道与当代有如下两点的关联。

一,人类秩序的起点和依据都在天理,天理就在人心。 治平天下、维护良善秩序的根本方法,应当求助于道德律令,才能安顿人心、人身与人世,才能最终满足人类社会对于公序良俗的内在需要。

二,知识分子的使命与道路是以天下为己任。是面向民众,是“觉民行道”———这就是王阳明历经艰辛之后找到的一条新路,它起源于1508年的龙场悟道,这是既立己也立人的思想。


凉荷高叶48

无规矩不成方圆,时间所有事都是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人类社会也是,很多哲学思想给人们启迪,逐渐得到大家认同,从而能够统一人们思想,达到社会的有序化。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思想大家尤其多,老子,孔子等等。王阳明在自己经历了很多磨难后,终于在龙场顿悟。提出了自己的心学理论,总结出来就是一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经常被误解为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如果仔细读过《传习录》,就会发现,它们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驱使。只是良知有时被私欲所隔断(宋明理学并非禁欲主义,所说的“人欲”“私欲”往往指的是不正当的欲望,正当欲望也被看作“天理”,例如饮食是天理,暴饮暴食、铺张浪费、公款吃喝就是“私欲”),或为利所诱,或为威所屈,或畏难而退,对善恶也变得麻木,如同一面铜镜上生锈蒙尘,不能照物。当良知不为私欲所蔽而显现的时候,在王阳明看来,这便是行了。例如,当你看到一个遇到困难的人,产生去帮助他的念头,这便已经是行了;如果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你又没有去帮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一善念产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阳明看来,一恶念产生,便也是行了;而绝其恶念,同样是行。很多道理人们自认为从小就知道,可是这些道理并没有体现在他们的行为当中,在王阳明看来,这并不是真知。

对一个大家的评价,肯定充满了争议。王阳明被很多人评为立德立功立言两个半圣人之一,也被很多反对者说成了是唯心主义,是欺世盗名。其实作为现代社会的我们,应该学会辩证的去看待,王阳明提出的心学观点有其时代背景的局限性,但是他的思想对我们的指导作用还是明显的。只要不断地存养天理,使良知不被私欲间断,在具体的事中去致吾心之良知,这就是知行合一了


郑新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阳明一生中心理上的重大转折,悟出了:心即理,这个是王阳明以后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论基础。现在重点阐述一下什么是心即理,为什么它的意义这么重大,宋明当时的儒家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学,主要就是朱熹的那套理论,它讲究凡事外求,事物的道理都存在于一个个具体的事物本身上,而王阳明提出的心即理,打破了朱熹的这套理论,王阳明认为事物的理存在于我们的本心,凡事应该向内求,本心就是理,正是基于此,王阳明提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都具备一颗成为圣人的心,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能成为圣人呢,甚至成为了坏人?这就是我们的内心被私欲蒙蔽了,王阳明把我们的内心比喻成铜镜,私欲就是铜镜上的锈斑,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不断的修身、自省、事上磨练,把内心磨的透亮,人自然就会强大起来。


曾国藩遇上王阳明



王阳明,出身余姚书门世家,大明状元王华之子!

少时就显漏不凡之状,长至五岁尚不能说话。

要放到现代,估计都废了,五岁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医院如果也治不好就没法了!

他们家肯定也给看过医生,也没看出究竟来!

直达一天家中来了位高僧,摸了摸王阳明的头,说到:好个孩子,却被道破了!

王阳明祖父这时才明白,当时王阳明快出生的时候,他祖母梦到:有天神抱赤子从云头而降,给他起名为云,叫王云。

这时他祖父给他改名为守仁,叫王守仁。王阳明马上就能开口说话了!

故事不知道真假,反正圣贤之人都有不凡的故事!

现在就来说王阳明于龙场到底顿悟了什么?能让他在濒临死亡的情况下重获生机!

龙场那地方在明朝时属于蛮夷之地,都是贬犯错的官员去那受苦的!

王阳明得罪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刘锦,所以被贬到龙场,中间还差点被刺杀。

王阳明假死骗过了刘锦派来的人,见了自己的父亲王华。

他父亲劝他继续到龙场,毕竟是朝廷任命,也有一份责任。

王阳明听从了父亲的话,来到未开化的龙场,在那里教导当地人各种中原文化。

可是龙场那环境太苦,王阳明跟随从都习惯不了当地的环境,不久随从就病死了,王阳明也是病魔缠身。

亲眼见证了随从的死亡,对王阳明来说打击很大,感觉自己也离死不远了!

但是王阳明没有放弃与病魔的斗争,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思想。

因为自宋朝以后儒家学说分成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两派,但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讲究,去人欲,存天理。天理高于一切。万物离皆不开理。

“道理”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把道跟理绑到了一起,成为天地至真!

所以后世干什么都要讲道理,道理讲不过事就干不成!

当然有些人也会告诉你,强权就是道理!武力就是道理!金钱就是道理!

但始终他们也逃不出这“道理”两字!

那王阳明是怎么超脱“道理”这两字的呢?

经过日日夜夜的思索,在一天深夜,王阳明说出这样一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自己就是圣人,与孔孟不差分毫。再去外面求理成为圣人,这是很大的错误!

自从悟到这个以后,王阳明一发不可收拾。战胜了病魔,熬死了刘锦,一路升官,收拾了山中贼寇,也打败了起兵造反的藩王!

后来王阳明辞官归乡讲学,正式发展壮大了新学一脉,后世称之为“陆王新学”!

王阳明讲出了:心既理也!意思就是道理再大也在我心之中!而我心所说,皆是理也!意思就是,我说的话就是道理,就问你霸气不霸气?

又讲出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传奇的四句心学总纲!

王阳明临终之言:“吾心光明,夫复何言”!


赤诚子



您好,前段时间我对阳明心学也非常感兴趣,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一点点心得。

首先,先来说说为什么现在“阳明心学”成为一股潮流。

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阳明心学和成功学搭边。这与我们现代人的急功近利有关,都想找到最快的方法成功。如果阳明心学和成功学没有关系的话,人们对他的追捧一定会大打折扣。

王阳明被很多名人所崇拜。曾国藩、毛泽东、蒋介石等都很喜欢研读王阳明。王阳明也用自己的心学理论带兵打仗,取得成功。说明“阳明心学”的实践性很强。

第二,著名的“龙场悟道”

大家都知道,王阳明心学是从龙场悟道开始的。但“龙场悟道”是在王阳明仕途不太顺事发生的。当时他只是一个贵州龙场的驿站站长,比芝麻官还小,但就是在这种情形下,王阳明却面对满天星斗,突然欣喜若狂,说他悟到了。从此一直到他50多岁去世,他所有的思想都在这条路上。

“龙场悟道”的核心归纳为8个字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所以,王阳明认为,要想取得成功,要像向“内求”,也就是向我们每个人的自身求。



第三,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

“致良知”其实是“知行合一”的升华。真正的认知必须是知行合一。这也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比如我们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戒不了。这种认知的不统一,是自己和他人最大的区别。

王阳明宣传的是知行合一,就是知道的事情一定要践行。并且王阳明最后升华为“致良知”,他说所有的认知都在我们心理,也就是“心即理”。

所以,我认为王阳明顿悟的就是要“内求”,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来取得实际行动的成功。他的着眼点都在自己的这颗心上,在自身。也就是成功与否不在在外条件,而在自身。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评论区发表一下,我们共同讨论。

热爱阅读,写作。 2018我们一起成长!


雨滴177618888

《万象不入,修知厉行——再读王阳明》

立夏芙蓉出,青荷风香,正好神游。谈起王阳明,最初年少不知其人但结缘其思想。自己15/6岁时对世界及事物规律有着许多自己懵懵懂懂的哲学思考,其中就对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本无善恶这一辩点有着自己深入的悟道。其实人之初中的性指的是万物规律最原本的发展(生存)规律。内性中本无害它物之欲,而后来的恶也是面对外因的环境复杂化而内智(认知)无法以善求之。多年后才知道这就是王阳明“心即理”。王阳明笃行格物、至良知以及知行合一的不同阶段内容,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心即理”。也可以说他的全部学说,其实都是从这三个字上来的。当然,这个心指的不是你我日常的心念,而是指每个人的本心。韩寒《后会无期》中有一句话:“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对错,说明这是人最原初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欲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镜子布满了尘埃。所以大人会看利弊,而不是分对错。

知道王阳明之前,许多人都先知道知行合一,我也如此。一开始都还不知道出处,只感觉这四字特别有道理,一知半解。后来大学书生意气时也专门做过探讨。摘录一段那时文头现在看了别风味【行而不思则无知。。。空思无行也无知。。。。认识论的本质在于。。物质基础存在(客观)-信息感知条件(客观)-实践感悟认知(主观)的层次发展规律。。比如我常说到的盲人摸象的论题也是个认知层次发展的问题,认知层次也由物质结构基础派生。。某种物质结构决定于某种意识形态,比如在宇宙结构中的人类所认识与看待宇宙结构的意识形态。(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小山村的人走出去,读了书或见了世面变了,提高了。我们可以说是“环境造人”,因此认知层次发展派生环境物质基础因素,因为人相对社会是渺小的、卑微的。其实是因物质结构的转(改)变转变意识形态的转(改)变的转变,认识更接近这个全部社会而不只是小山村,所以好像智商表现高人一等,其实是环境造就了你(假设地球人与外星人的意识形态……)。所以智商的表现里认识(知)也是重要的,你的思维再活跃没有现实信息(及物质实践基础)给你的反馈。那你就好似没有陆地的飞豹(一无所用)所以不要主观强调思维忽视信息(及物质实践基础)的重要。故而我们王阳明老先人的“知行合一”的意思并不是简单的先知道后行或先行后知道谁重要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告诉大家知和行一起去做到的问题,“知行合一”是告诉我们知和行本来为一体的关系,辨证而统一不可分缺的道理。]不过终归随自己年龄、经历的沉淀在努力的认识王阳明。

再读王阳明其实也是对自己一路来对事物规律思考的一路知行。今回顾重拾也是笃行格物了。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格物。规律在事物是存在与发展的,相反事物是在规律中存在,在规律中发展,人在反映中感知规律,认识结构。

心外无物, 王阳明的宇宙模型是这样的。 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自己的宇宙,每个人在出生后就已经带上了所有的信息了。 当然包括最高的是非判断,所有的智慧,等等。。。。 这点和现代的宇宙全息理论很像, 及一个原子就是这个世界。当然和基因的全息数据理论,和佛教的一花一世界等都可以配合起来的。 最新的就是量子理论了。 所以部分就是整体,部分包含全体。 在这些个哲学层面上,王阳明是绝对的先驱。 至良知,就是指凡事要直指心底,这点和禅宗的开悟差不多。当然和牛顿的苹果开悟也很像。 其实开悟也好,顿悟也好,开窍也好,都是指。 遇到心里障碍了, 以前的经验和知识过不去。 比如男朋友出轨了,比如明明十拿九稳的事情变卦了,比如最爱的东西突然失去了,。。。。。。 想不通,过不去,纠结,焦头烂额,走投无路,失魂落魄,。。。。。其实在这些时候就是最能顿悟的时候了。想通了,绕过去了,问题消失了,用新的想法来解决了,当然或者根本就不是问题。 这些就是开窍,就是创新,就是突破自我。 就是至良知。

王阳明心学有3句话,一、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用现在的话来表达就是:你没有看这朵花时,这花就和你的心一样是寂然,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当你来看它时,它的颜色才在这时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这样便知道这朵花并不是独立于你的意识而存在的。一生中遇见的所有风景,感而遂通,都是在我们到来的那一刻而清晰……该来的总是会来的,而且它们只为你而来,世界就在你的心中,一切都是美好《传习录》上说:人之本体常常是寂然不动的,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寂然不动的,人只有在寂然的状态中才能“致良知”,也才能感而遂通。后面一句是说,事情没有发生(应对)时,不能说其是先,已经发生(应对)时,也不能说其是后,(因为事物的“理”先于“事物”存在,事物的发生或者应对只不过是对已经早先存在的“理”再次践履一番而已)。二、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告诉我们:我们的心就如一面镜子,它本来无善无恶、无好无坏、无是无非。这便是心的本体:“此心不动”。这面镜子只管“照”来的是什么,照出来就是什么。没有东西来,它便不会照,这便是心的作用:“随机而动”。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炸响。这时,我们的行动就有点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的心是空的,我此时此刻没有欲念,而你的心一动,我会知道,我会理解,而同时我会洞察到其中的一切虚妄,于是我可以对此做出行动。”三、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认为,无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王阳明这里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一理。在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少人整天追逐物欲,心灵处于纷乱彷徨的状态,不仅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大大下降,甚至有时被外物引诱而误入歧途。其实内心只要有一种境界,就能让自己的心灵清明而澄澈,不仅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妙,还能将人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在王阳明看来,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传习录》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笃行的能力尤其重要。在这个普遍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里,如果能克服急躁的情绪,就意味着你比别人占得了先机,在人生的道路上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当已达到能分辨清楚、思考慎密,问得已详细,已学会了,还精进不已,持续不断地用功,这就叫做切实地实行。而一个实践笃行的人,对一件事情乃至对人生有过完全的努力,他真正地活过了,才能做到完全的放下,觉得自己问心无愧了,没有虚度此生。而一个人没有尽心尽力地在人生拼搏过,内心深处一定会留下遗憾。不论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只有忘我地钻进去,把它真正搞懂了,才能超越它,把它放下来,这样它才不会成为自己的牵累。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清楚地研究分辨、慎密地思考,或是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其关键都是在磨炼这颗心,使它回归本位。所以做每一件事都要尽心去做,全身心去体验它,以这件事为心,这样才能与它融为一体,从而逐步从忿怒、焦虑、浮躁等不良情绪的干扰中脱出身来,进入心灵的本来状态,就能达到得心应手、无往而不适的最佳境界。这也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的一个方法。

在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少人整天追逐物欲,心灵处于纷乱彷徨的状态,不仅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大大下降,甚至有时被外物引诱而误入歧途。虽然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失去内力。什么是内力?自律,耐力,韧性,加之对世界中庸求实的理解。其实内心只要有一种境界,就能让自己的心灵清明而澄澈,不仅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妙,还能将人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王阳明讲过“夭寿不贰其心”,是教导学习的人一心向往好的念头和行为,并努力地去实践,决不能因为环境好坏或长寿夭折而让完善自我的心改变了。只是一心依照“道”的原则去修养,等待命运的安排,即使明白人的穷通祸福、寿命长短是所谓“命中注定”的,我也不必因此而动心。其实王阳明何尝不是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外界的环境,但我们应该能够掌握自己的选择方向。一个人能否完善自我,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能力高下,也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当你的思维和智慧进入更高的境界时,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因此要找到真实的、踏实的自己,找到前行路的方向,其实并不难,但前提是,一切要做一个自律的人,要成为更好的你。人就应立己为劲敌,择良师为坐标。律己才能更好的由心即理,则良师为更好的知行合一。才是笃行格物致知的基础。1、作息规律坚持运动,我一直很喜欢康德的一句话:自律即自由。坚持运动的人,并不仅仅是坚持了这一件事,运动带给坚持之人的,也并非仅仅是强健的体魄,高度的自律,会让你快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克制本身就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才华,坚持运动、保持身材更是一种难得的能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是一切的前提,没有了健康,一切都白搭。2、控制脾气,脾气越温,福报越深。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会怎样对待你,始终以微笑和善意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发生的每一件事,你就会越发体会到来自生活的温柔和美好。3、学会拒绝,要学会拒绝,学会对你不喜欢的、做不到的说不,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与其纠结,不如把时间留给自己。4、少说多听,我们要做谦逊的人,不盲目贬低,也决不肆意吹捧;做个淡定睿智的人,不动声色却自有雷霆万钧之力。5、勿忘读书,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自己读书的习惯都不晚,培养自己读书的心境,而非带着目的去读书。林语堂所说: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6、乐于独处,孤独是每个人都要历经的成长,所谓成熟,是你学会了享受独处的时光,不再惶恐,不再怯弱,和孤独抵额相对,和平共处。要优于过去的你,在独处的时光里,一点一点成为更强大的自己。7、人贵在自知且真实。人无完人终有短处,要永于发现自己的短处走出自己的短处才能苦难不欺。在纷繁中才能认识自己真实及忠于自己。8、善于择环境造人。立树成何果取决于环境,立责成何人环境来造人。用老话说人要受夹磨才能成器成人成才,也就是我的唯苦方甜。其实每个人都是好人,之后的好与坏取决于他之前的环境造化与之后的环境变化。现在的中青年人少时都是社会经济富裕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多父母只生了他们一个或者两个,加之父母吃苦长大有了孩子特别甘贵娇惯长大。而今工作婚姻养娃铺面而来1、从小没有锻炼生活能力,如今干啥特别吃力。2、承受力差受不了如今工作婚姻自己付出创造的环境认为苦难。故现在的中青年一代人年龄到了上老下小一地鸡毛的时代却心灵上没有长大成人成熟的太多。享受父母惯了自己就不会担当了,事业婚姻上的人生百苦没有韧性没有认识成长无法面对无法成熟也就稀烂了。最后,生活中会有很多艰难的时刻,但我希望总能够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底气。不气馁,不妥协,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朝着想要的未来努力。愿我们,都成为更好的人。将一直来所读所悟所记拼凑成文谨记!

一切有为法,因坐如是观。万象无我,不可入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禅心则如来。

荡海拔山 笔18年夏至





荡海拔山1


对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来探讨一下,你可以百度一下所谓开悟,开悟呢,在这里都没有在描述那什么是开悟,开悟了什么?为什么没有描述说开悟了什么呢?因为语言它是你局限性的一个东西,怎么讲呢,打个比方,我眼前有一个苹果,我看到了,我用语言来描述这个苹果的,我是这样描述的,这个苹果,是红绿相间的有拳头这么大,红的很诱人,绿的很好看,好了,大家可以通过我的语言,来想象一个苹果,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问题,你想的那个苹果,很显然不是我看到的这个苹果,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看到我眼前的这个苹果,只是你想出来的一个苹果,他不是我看的那个苹果。第二,很多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就是说我的语言是不是这个苹果?很多人回答说,我的语言就是这个苹果,这是为什么呢?在下也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多,怎么讲呢?就是我们要从小到大,所使用的认识世界的工具就是语言,他们认为语言说的都是真的,语言就是那个东西,那么让我们来详细分析分析这里。我的语言它很显然是在描述这个苹果,我再怎么描述这个苹果?我的语言始终是语言,他不是那个苹果,也就是说,语言到了描述,苹果的这个作用,但是语言再怎么描述,它也变不成苹果。但是呢如果说一个普通人,他没有研究这个问题的话,他就始终认为语言就是那个苹果,第二个问题就已经说明白了,我的语言再怎么描述,也不可能变成那个苹果,我们第三个问题,不是,我看到这个苹果了,而你们,心里想的那个苹果,不是我看到的苹果,我的语言也不是那个苹果,那么你要想见到我看的那个苹果,你只有自己亲自看了,你才知道那个苹果长什么样子,它的颜色是什么颜色,红是怎么红的?律师怎么绿的?但是,那你去用语言描述这个苹果的时候,你一去描述,你的语言马上就离开了这个苹果,并且最有意思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描述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感官,不同的理解方式,不同的描述方式,所以,语言的局限性,是非常现实的,那么所谓开悟这个地方?如果单纯用语言来形容的话是无法形容的,一形容就已经离开了,开悟,也就是刚才讲的,你用语言去形容的话,形容那个苹果,你再怎么形容他不是那个苹果?这也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切有为法,凡是用语言来描述的时候,都落于名相,名相是什么?苹果,非苹果,是名苹果。我们这个世界上,其实就是以名相存在的世界,再讲深一点点,我举个例子,如果说肥皂,在刚刚生产出来以后,就是发明以后,不给他起个肥皂的名字,给他起一个手机能不能行?很显然是可以的,只要能够被大家接受,大家说肥皂就是手机,大家都能够认可,那肥皂就不叫肥皂叫手机了,什么就是说我们给某一个物品取了一个名字而已,他在没有名字之前,你只要用语言去说的话,就已经离开了那个物体,那根本就不是那个物体。也就是一切都是一个名字而已,说手机,非手机,是名手机。世界的各个物体都是一个名字的相,而已。所谓开悟了的人,他为了不影响,后来人,能够,自己真正到达开悟的这个地方,也就很少有语言,来描述这个地方,因为,所有开悟的人都能够明白语言的局限性,所以到了这个地方就到了言语道断的地方也就是语言是无法形容,开悟是什么了?再深一点的东西,在下就不再多讲了,希望这个答案能够帮助到你,谢谢大家,祝您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