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潜灶,当年潜艇兵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为2.48元

文/晏励春 改编/海风

也说潜灶,当年潜艇兵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为2.48元

当兵时就听说潜艇上的生活待遇好,伙食标准高,但也很辛苦,上艇后发觉果然名不虚传。按照衣食住行的顺序先说衣:一上艇我就领到常服四套。一套冬常服,即呢子水兵服。二套春秋常服,一套上白下蓝、一套是全蓝。春秋常服根据季节和重大节日由海军师以上单位作统一着装安排。一套夏常服上白下蓝(上衣为短袖两用衫),外加一件呢大衣。二套工作服,一套为黄棉工作服(就是黄棉袄、黄棉裤),一套便是蓝夹克式单工作服。内衣为长、短袖海魂衫,蓝白相间,蓝的象海水纯正,白的似浪花般耀眼。一双高帮水兵单式皮鞋,一双高帮水兵毛式皮鞋,一双翻毛工作皮鞋。这些在当时颇为时尚、帅气,好让人羡慕。

潜灶,历来是潜艇兵的骄傲,1981年2月刚上艇时潜灶每人每天的的伙食标准为2.48元(潜灶每人一天的标准相当陆军每人的5天),并随着物价的调整而上什。潜艇兵不仅吃的好,每星期至少还要发一次食品和时令水果。我记得第一次发食品,是一包5斤装的椰子糖果,我特别惊奇。老兵说这有什么,以后经常发,你都吃不了。老兵说的没错,以后是巧克力、糖果、水果罐头、牛奶、麦乳精,以及时令水果、滋补品频频更换着发。所发食品大家吃不了,不少都放着探家带回去。潜艇兵待遇好为此艇员特别引以自豪,认为这是中国军种待遇最高的,飞行员空灶标准比潜灶高0.40元(当时是2.88元),但他们的军服远没有海军潇洒、帅气,因此有的爱在外面显摆。

军士长吴楷成和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次在住院,有两个水面舰艇的兵在一个基地兵面前显摆自己的生活待遇,“我们吃的是海灶(水面舰艇的伙食标准),每顿三菜一汤,平时还改善,节日里还发食品”。弄得那个基地兵听的一楞一楞的,羡慕不已。这两位尚不罢休,看看我们军士长摆出一幅优越感的神情问“你们吃的怎么样”。军士长不紧不慢地说,“我们不好,就每顿四菜一汤,每星期发两次东西,改善一次”。两位一听再也不说话了。据一个七十年代初期的老兵说,他们艇王立余政委经常对战士讲:“我们潜艇兵吃的好,穿的好。四个菜一个汤,吃完不想爹和娘,巧克力牛奶糖,吃了不忘党培养”。

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多生活贫困,加上阅历浅不成熟,也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笑话。西沪港老兵“海之耘”曾讲述过自己的一件乐子事。一次艇上每个班发一筐枇杷,北方不产这种水果,他当时是新兵左看右看不知怎么吃,他问机电长张西绍(后任支队长、东海舰队上海基地副司令员,少将军衔)这玩意怎么吃,张机电长有些心不在焉地说:“剥皮,剥皮吃,吃里面的”。这位吃了几个又苦又涩,“不好吃,不好吃”。张机电长一看他竟把肉给扔了,吃的是核。捂起嘴笑着出去了,一会儿各班一听说轮机班来了个新兵蛋子不会吃枇杷全跑过来看个究竟。

还听说有些战士为了显示潜艇兵的神秘感在写家信时也爱吹嘘一番,象什么“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现在是在水下300米的地方给你们写信。”等等。由于第一次使用电话,接听不知如何使用,记得有个战士第一次值更,来电话了,是让找人的,结果他先挂了,然后再去找人来听电话。

住,是潜艇兵区别其他水面舰艇的又一大特点。海训期间艇员随艇出海,以艇为家,狭窄的仓室既是工作间,又是生活间。生活起居十分不便,条件十分艰苦,这时就能体现出水面舰艇的优势来。但返航后潜艇兵就能享受到陆地生活的优越感,在海军所有的舰艇部队中只有潜艇和快艇部队生活在基地,住在水兵楼里。我们可以洗澡、可以参加户外运动,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床铺上睡觉。

也说潜灶,当年潜艇兵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为2.48元

大家好,这里是“潜艇兵之家”,请关注我们支持一下可爱可敬的潜艇兵们,这里每日为您推送他们创作的文学、摄影作品及战友聚会报道等信息,如果您喜欢本文请评论、转发吧,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人民海军的风采!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