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安全事故小合集,動圖還原事故現場

起重安全事故小合集,動圖還原事故現場

起重安全事故小合集,動圖還原事故現場

起重安全事故小合集,動圖還原事故現場

起重安全事故小合集,動圖還原事故現場

起重安全事故小合集,動圖還原事故現場

起重安全事故小合集,動圖還原事故現場

起重安全事故小合集,動圖還原事故現場

起重安全事故小合集,動圖還原事故現場

起重安全事故小合集,動圖還原事故現場

起重安全事故小合集,動圖還原事故現場


起重機,幾乎每個企業都會用到。起重機操作監管不當,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常見的起重事故有以下幾種類型:

1、脫繩事故

脫繩事故是指重物從捆綁的吊裝繩索中脫落潰散發生的傷亡毀壞事故。造成脫繩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重物的捆綁方法與要領不當,造成重物滑脫;吊裝重心選擇不當,造成偏載起吊或因吊裝中心不穩造成重物脫落;吊載遭到碰撞、衝擊、振動等而搖擺不定,造成重物失落等。

2、脫鉤事故

脫鉤事故是指重物、吊裝繩或專用吊具從吊鉤鉤口脫出而引起的重物失落事故。造成脫鉤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吊鉤缺少護鉤裝置;護鉤保護裝置機能失效;吊裝方法不當及吊鉤鉤口變形引起開口過大等原因所致。

3、斷繩事故

造成起升繩破斷的主要原因多為超載起吊拉斷鋼絲繩;起升限位開關失靈造成過卷拉斷鋼絲繩;斜吊、斜拉造成亂繩擠傷切斷鋼絲繩;鋼絲繩因長期使用又缺乏維護保養造成疲勞變形、磨損損傷等達到或超過報廢標準仍然使用等造成的破斷事故。

起重安全事故小合集,動圖還原事故現場

造成吊裝繩破斷的主要原因多為吊裝角度太大>120度,使吊裝繩抗拉強度超過極限值而拉斷;吊裝鋼絲繩品種規格選擇不當,或仍使用已達到報廢標準的鋼絲繩捆綁吊裝重物造成吊裝繩破斷;吊裝繩與重物之間接觸處無墊片等保護措施,因而造成稜角割斷鋼絲繩而出現吊裝繩破斷事故。

4、吊鉤破斷事故

吊鉤破斷事故是指吊鉤斷裂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造成吊鉤破斷事故原因多為吊鉤材質有缺陷,吊鉤因長期磨損斷面減小已達到報廢極限標準卻仍然使用或經常超載使用,造成疲勞破壞以致於斷裂破壞。

起重機械失落事故主要是發生在起升機構取物纏繞系統中,除了脫繩、脫鉤、斷繩和斷鉤外,每根起升鋼絲繩兩端的固定也十分重要,如鋼絲繩在捲筒上的極限安全圈是否能保證在2圈以上,是否有下降限位保護,鋼絲繩在捲筒裝置上的壓板固定及楔塊固定結構是否安全合理。另外鋼絲繩脫槽(脫離捲筒繩槽)或脫輪(脫離滑輪〉事故也會發生失落事故。


起重機械操作21個安全要點

1.安全站位

在吊裝作業中,吊杆下、吊物下、被吊物起吊前區、導向滑輪鋼繩三角區、快繩周圍、站在斜拉的吊鉤或導向滑輪受力方向等都是十分危險的,一且發生危險極不易躲開。所以,工作人員的站位非常重要,不但自己要時刻注意,還需要互相提醒、檢查落實,以防不測。

2.正確認知吊索具安全係數

吊裝作業中,工作人員無吊索具安全係數的正確認知,往往以不斷為使用的依據,致使超重作業總是處在危險狀態。

3.拆除作業中一定要對遭遇的各種因素有預見性

比如:物件估重,切割的徹底性,拆除件受擠壓增加荷重,連接部位未經檢查就強行起吊等。

4.杜絕失誤性操作

吊裝作業與很多施工不一樣,涉及面大,經常使用不同單位、不同類型的吊車。日常操作習慣、性能、指揮信號的差異等因素很容易引發誤操作,所以要特別謹慎。

5.對被吊物體綁紮一定要牢

高空吊裝拆除時對被吊物要採取“鎖”而不是“兜”;對被吊物的尖銳稜角要採取“墊”的措施。

6.滾筒纏繩不緊

大件吊裝拆除,吊車或機動捲揚機滾筒上纏繞的鋼繩排列較松,致使受大負荷的快繩勒進繩束,造成快繩劇烈抖動,極易失穩,結果經常出現繼續作業危險,停又停不下來的尷尬局面。

7.臨時吊鼻焊接不牢

(1)臨時吊鼻焊接強度不夠。這裡所講的焊接強度不夠,是指由於焊接母材表面鏽蝕,施焊前清除鏽斑不徹底,造成焊肉外表美觀豐實,而實際焊肉與母材根本沒有熔解在一起,載荷增加或受到衝擊,便發生斷裂。

(2)吊鼻受力方向單一。在吊立或放倒長柱形物體時,隨著物體角度的變化,吊鼻的受力方向也在改變,而這種情況在設計與焊接吊鼻中考慮不足,致使有缺陷的吊鼻在起重作業中突然發生折斷(掰斷)。這類情況需要事先在吊鼻兩側焊接立板,立板大小厚度最好由技術人員設計。

(3)吊鼻焊接材料與母材不符及非正式焊工焊接。

8.吊裝工具或吊點選擇不當

設立吊裝工具或藉助管道、結構等作吊點吊物缺乏理論計算,靠經驗估算的吊裝工具或管道、結構吊物承載力不夠或局部承載力不夠,一處失穩,導致整體坍塌。

9.滑輪、繩索選用不合理

設立起重工具時,對因快繩夾角變化而導致滑輪和拴滑輪的繩索受力變化的認識不足,導向滑輪噸位選擇過小,拴滑輪的繩索選擇過細,受力過載後造成繩斷輪飛。

10.無載荷吊索具意外兜掛物體

有很多事故是這樣發生的,起重工作已經結束,當吊鉤帶著空繩索具運行時,自由狀態下的吊索具掛拉住已摘鉤的被吊物或其它物體,操作的司機或指揮人員如反應不及時,瞬間事故便發生了,而這類事故對作業人員和起重機具具有非常惡劣的後果。

11.起重吊裝施工方案與實際作業脫節

主要表現為內容不全,缺乏必要的數據或施工方法與實際操作情況不符,使施工方案變為應付上級檢查過關的擋箭牌,而沒有起到指導施工的作用。

12.空中懸吊物較長時間沒有加封安全保險繩

有的設備或構件由於安裝工藝程序要求,需要先懸吊空中後就位固定,而有的懸吊物在空中停留時間較長,如果沒有安全保險繩,一旦受到意外震動、衝擊或焊把線等傷害,將造成懸吊物墜落的嚴重後果。

13.工序交接不清或多單位施工工序平衡有漏洞

如有的結構或平臺上一班拆除但下班交接不清楚,張三搭的棚子能否上人王五不知道,甲單位切斷了平臺梁而乙單位繼續往平臺上放重物,以致造成臨時支撐過載。結果是問題發生了,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14.施工忙於進度確認不夠

吊車站位沒有進行地下諮詢;作業前對吊運物重量確認不準及周圍環境中的高壓線路、運轉設備、煤氧管道洩漏點等隱患和業主單位的安全警示標誌沒有及時發現而吃大虧。

15.使用帶有“毛病”的吊索具

有些人為了省事,找根繩釦就用,殊不知這是別人扔的報廢的繩釦,有的受過內傷,有的局部退過火,還有的讓電焊打過,而這些毛病和問題是不容易檢查出來的;還有的貪圖便宜購買非正式廠家生產的滑輪、吊環等不合格吊具,使工人作業時提心吊膽。為了確保施工安全,請不要用別人扔的繩釦,對損壞報廢的繩釦及時切斷,防止他人誤用;不要購買非正式廠家生產的吊具。

16.將麻繩當作安全繩

因為麻繩的承載性能遠遠不及鋼繩,而且麻繩在日常保管及使用中極易遭受損害而降低抗拉力,所以,使用麻繩作安全繩起不到安全作用,反而使人產生心理依賴造成事故。

17.未設警示區

大件吊裝及高空作業下方危險區域未及時拉設安全警示區和安排安全監護人,導致他人不明情況進入危險區域而發生事故。

18.吊車長臂杆吊重物對“剎杆”考慮不周

吊車長臂杆起吊重物時,由於吊車臂杆受力下“剎”,杆頭與重物重心垂直線改變,如起杆調正不準,將造成被吊重物瞬間移位,如作業人員考慮不周,沒采取回避措施(特別是在空中),就可能是一起事故。

19.兩車同抬翻轉一件物品計重不準

由於翻轉中重心在變換,如果計算不準,特別容易導致其中一臺吊車過載失穩而發生問題,這方面如果發生問題不但威脅到人的安全,而且機械經濟損失巨大,歷史上有深刻的教訓,需要特別引起施工及技術人員的重視。

20.危險區域作業未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

如在天車樑上作業,事先與天車司機聯繫確認不夠或因天車司機忙中出錯的誤操作,由於未採取掛警示旗、警示燈、設車檔等措施,致使天車突然出現,施工人員躲避不及發生意外。

21.對氣候影響考慮不足

露天未安裝完的龍門吊等起重設備沒采取可靠的封固措施,使用中暫停的塔吊吊鉤沒升到安全位置或錨封在較輕的重物上等,一陣風颳來便可能造成事故,有時突然出現陣風暴雨使電源短路,想抬鉤都來不及。所以,養成良好的施工作業習慣非常重要。再有,風天大件吊裝必須要考慮風載對吊車的影響因素,有危險或風力超過安全規定時不要作業。

起重安全事故小合集,動圖還原事故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