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農技課:薊馬的習性特點及防治措施總結

五分鐘農技課:薊馬的習性特點及防治措施總結

薊馬是一種靠吸取植物汁液為生的昆蟲,幼蟲呈白色、黃色、或橘色,成蟲則呈棕色或黑色。進食時會造成葉子與花朵的損傷,給蘭花生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以下就蘭花薊馬的習性特點及防治措施做了詳細的介紹,給大家參考。

蘭花薊馬習性特點

薊馬雌蟲體長1.2~1.7毫米,體淡黃色至棕色,頭及胸部顏色較腹部略淡,雄蟲與雌蟲形態相似,但體型較小,顏色較淡。觸角8節,腹部第8節有梳狀毛。若蟲有4個齡期。一齡若蟲一般無色透明,蟲體包括頭、3個胸節、11個腹節;在胸部有3對結構相似的胸足,沒有翅芽。二齡若蟲金黃色,形態與一齡若蟲相同。三齡若蟲白色,具有發育完好的胸足、翅芽和發育不完全的觸角,身體變短,觸角直立,少動,又稱“前蛹”。四齡若蟲白色,在頭部具有發育完全的觸角、擴展的翅芽及伸長的胸足,又稱“蛹”。不透明,腎形,約200微米長。

防治措施

一、農業防治

早春清除田間雜草和枯枝殘葉,集中燒燬或深埋,消滅越冬成蟲和若蟲。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減輕為害。

二、物理防治

利用薊馬趨藍色的習性,在田間地頭設置藍色粘板,誘殺成蟲,粘板高度與作物持平。

三、化學防治

常規使用吡蟲啉、啶蟲脒等常規藥劑,防效逐步降低;

四、防治要點

1、根據薊馬晝伏夜出的特性,建議在下午用藥。

2、薊馬隱蔽性強,藥劑需要選擇內吸性的或者添加有機硅助劑,而且儘量選擇持效期長的藥劑。

3、如果條件允許,建議藥劑燻棚和葉面噴霧相結合的方法。

4、提前預防,不要等到氾濫了再用藥。在高溫期間種植時,如果沒有覆蓋地膜,藥劑最好同時噴霧植株中下部和地面,因為這些地方是薊馬若蟲棲息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