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2》評析,不過癮的怪獸電影,走心的商業大片

作為怪獸迷第一時間看了《侏羅紀世界2》,與看完第一部那種懷舊和震撼的感情不同,這個非典型的第二部看完之後,我卻感到幾分的疑惑,下面簡單來說說個人對於這部電影的想法:

1、節奏上。影片導演對商業片節奏的掌控明顯不如前作的導演,前後兩幕,島上的故事發展太快,觀眾還沒心理準備,島上火上就噴發了,雖然整體災難片一樣的氣氛營造很見功底,畢竟導演此前在《海嘯奇蹟》中已經通過幾分鐘的海嘯鏡頭證明了這一點,

《侏羅紀世界2》評析,不過癮的怪獸電影,走心的商業大片

但是這種猝不及防的處理並沒有帶來一種毀滅將至的感受,至少在情感上的鋪墊還不足夠,當我一臉懵逼的看著恐龍島覆滅,心中也的確湧起了悲涼的感受,但那是因為個人對於侏羅紀系列電影的情懷,只有最後腕龍的絕望鏡頭才令人真正進入情緒當中。後半段“孤堡驚情”式的哥特恐怖片氛圍營造的極佳,逼仄的環境和兇猛的怪獸,華麗的交響樂,

《侏羅紀世界2》評析,不過癮的怪獸電影,走心的商業大片

但是卻缺乏突出的橋段來畫龍點睛,對比舊版《侏羅紀公園1》中霸王龍襲擊車輛,迅猛龍追殺小姐弟都是令人終身難忘的橋段,這部電影在暴虐迅猛龍追殺人類的戲份方面各種橋段設計都似曾相識,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新情節。

2、情節上。這個就是電影最失敗的地方了,各種BUG數不勝數,比如暴虐迅猛龍出逃的方式,主角歐文開掛一樣一個人一路打倒無數僱傭兵,抽霸王龍血輸給迅猛龍,等等,反正是情節設計的嚴謹性比上一部要更加差,不過畢竟是科幻片,也沒辦法苛求。

《侏羅紀世界2》評析,不過癮的怪獸電影,走心的商業大片

3、角色上。電影中塑造的唯一比較成功的角色就是小女孩和女強人生物學家,作為主角的歐文和克萊爾基本重複上一集的設定,沒有任何突破,人類反派也是非常單純的臉譜化,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侏羅紀世界2》評析,不過癮的怪獸電影,走心的商業大片

恐龍方面,雖然出現了眾多恐龍種類,但是隻有“鐵頭”冥河龍和新混種的暴虐迅猛龍的刻畫比較豐富一些,冥河龍純是賣萌擔當,

《侏羅紀世界2》評析,不過癮的怪獸電影,走心的商業大片

暴虐迅猛龍相對於它的前輩暴虐暴王龍那種殘暴君王的性格,表現得更像是一個狡猾獵手,就好像威震天和紅蜘蛛的區別,這一點做得不錯,算是一種創新。

《侏羅紀世界2》評析,不過癮的怪獸電影,走心的商業大片

滄龍、霸王龍、食肉牛龍、重爪龍、異特龍這幾個期待有重大表現的恐龍全程打醬油,作為故事中心的迅猛龍小藍登場也不多,且跟人類的互動也少,電影中對於它的行為解釋的也不夠充分,我們期待的歐文和小藍的互動,也就只有在小藍受傷之後的那一下撫摸而已,小藍本身作為主角,卻沒有進一步的刻畫,這是電影的遺憾之處。

4、風格及內涵上。這部電影是一部有想法的電影,與前作對比你就會發現,《侏羅紀公園1》和《侏羅紀世界1》其實已經將恐龍題材的電影做到了兩種極致。《侏羅紀公園1》非常經典,因為斯皮爾伯格將獵奇感和對科技的思索完美融合,再加上充滿創新的驚悚橋段,可以斷言,《侏羅紀》系列再拍上50年,也不可能有一部能超越第一部,連斯皮爾伯格自己在第二部中都沒有突破自己,在故事上已經不能講出更有新意的東西,所以只能在驚悚橋段上下功夫,才有了霸王龍大鬧聖迭戈這樣譭譽參半的情節設定。而《侏羅紀世界1》更是單純到不給你講任何故事,單純用獵奇性來吸引觀眾的眼球,於是場面更宏大恐龍更強悍,但它在這一點做得也很完美,混種恐龍大鬧公園,結尾的四龍混戰,你很難想象還能有比這更加激烈熱血的恐龍鬥獸鏡頭。

《侏羅紀世界2》評析,不過癮的怪獸電影,走心的商業大片

所以這兩部電影給後來的侏羅紀系列都留下了難題,怎樣才能突破前作呢?這個《侏羅紀世界2》的導演的想法是——引入其他類型片的概念、做出更現實的思考,高潮戲的哥特式風格明顯是從恐怖片裡借來的。而片子的主題也變成了對於動物虐待現象的反映、對於人類科技力量的反思,在《侏羅紀公園1》中我們得到的概念是——人類不應該復活恐龍,我們無法掌控這種原始的自然的力量,即人類應該敬畏自然。這部電影提出的概念則是——人類已經復活了恐龍,我們應該怎麼對待這些復活的恐龍,即人類已經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自然,我們應該怎樣利用這些能夠改變自然的力量?去居高臨下的對待其他物種,還是平等看待每一個生命?

《侏羅紀世界2》評析,不過癮的怪獸電影,走心的商業大片

電影結尾,傑夫高布倫說出的臺詞大意這樣的:基因的力量已經得到釋放,如果稍不小心,就可能造成全球毀滅、這聽起來像是關於恐龍的危言聳聽。但是如果把“基因”換成“科技”,再看看現實世界中的環境汙染、全球變暖等問題,你還會覺得是危言聳聽嗎?

總之,《侏羅紀世界2》是一部不那麼過癮的怪獸電影,卻也是一部走心的商業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