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聊聊《山海经》中的海

一起聊聊《山海经》中的海

从神话了解海洋

一起聊聊《山海经》中的海

中国古代不是有一部书叫《山海经》吗?名字就包含了“海”,那里有没有关于“海”的真实记载?其实,《山海经》虽然其名曰“经”,但并不是《水经》《水经注》那样“正儿八经”的著作,而是充满了“怪力乱神”。不过,古代也确有人把它视为“地理志”,据说,东汉水利工程专家王景因治理河渠有功绩,得到皇帝的赏赐,礼物中就有一部《山海经》。可惜的是,它与真正的地理志相距甚远,“山经”里有些地方在说“山”时提到了河流,而“海经”所写的“海”,并非中国大海的真实状况,而是神话传说中的“海”,以及“海外”的国家、地形、山丘、河川、奇人、异物。鲁迅把《山海经》称作“古之巫书”,学者基本公认它是一部神话传说。书中对于“海”的记述,与地理学意义上的海差距甚远。如说“瓯在海中”“闽在海中”,即使按照先秦到西汉时期的海岸变化来看,也与实际状况不符合。《山海经》说中国的东、西、南、北、中都有海,有学者认为这指的是山海、人海、物海,却没有汪洋大海的含义,因为中国只有东方和南方才有大海,先秦时期古人还没有能力涉猎这些海域。现代神话学家袁珂认为《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到西汉初年。在这5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生活在中原内陆地区的人,即使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对海也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要说全球范围的海,就连与华夏陆地相连的海都没有搞清楚方位和状况,但是他们在神话思维之中已经和海发生了交集。

总体而言,先秦时期的古人,与海发生关系主要体现在精神向往的领域,再具体说是集中于文学想象和哲学体悟。他们眼中的“海”有一些基本内涵:中国四面为海环绕,居于“四海”之内,这体现了古代传统的“天下”观;海是比河更为辽阔浩瀚的水,百川汇入,深不可测,象征着宏大、崇高的精神境界;海是一个不易到达的地方,“海隅”“海角”表达的就是距离的遥远;海上有缥缈的三山(蓬莱、方丈、瀛洲),有海神,有仙人,有长生不死之药;在心理上,“海”是一个可以遁世的去处。总之,“海”在先秦古人心目中,既具有令人向往的魅力,又充满神秘色彩,某种程度上还带有恐怖的意味。在今人看来,这些“海观”带有不少臆测,那是受到了古代生产力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但这些史实表明,春秋战国时期,“海”已经进入了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成为古代水文化的一部分内容。

一起聊聊《山海经》中的海

从文学想象“说海”,并非都用在文学世界里,也常常用于政治见解的形象性表达,这是中国古代“说理而长于比兴”的文化传统。《战国策·齐策》中有个故事:齐国贵族靖郭君田婴准备在薛邑筑城墙,门客多来劝阻,田婴很不耐烦,下令再来劝阻的人一律不让进。有一个门客要求接见:“我只要说三个字就行了,多说一个字就请把我烹死。”田婴召见了他,门客急步前来禀告说:“海大鱼。”说完转身就走。这一招吊起了田婴的胃口,反而要他留下把话说完。门客说:“您没听说过海大鱼吗?用鱼网捕不到它,用鱼钩牵不上它;可是,它晃动身体时,脱离了海水,小小的蚂蚁、蝼蛄也能制服它。如今齐国也是您的水呀,如果您失掉了齐国,薛邑的城墙筑得再高,又有什么用呢?”这番话终于让靖郭君放弃了在薛邑筑城墙的打算。这段故事里的“门客”,算是一个“基层思想家”,“海大鱼”的形象让我们想起今天熟知的大海边上搁浅的鲸鱼,其中蕴含了一个传统道理:再大的鱼,离开了水就是死亡。

知识分子缺乏实地观海经验的情况,到三国时期被曹操刷新了。他北征乌桓,途经沧海,亲眼目睹了海的浩瀚壮阔,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前八句第一次实地观察和描写了大海的真实状貌,改变了以往文学作品里的记载。后四句又展开了对大海的文学想象,这想象特别“合情不合理”:按理说,沧海再辽阔,总在天地之间,但在诗人曹操的情感世界里,天空被大海包容,日月星辰都出没于大海,在大海之中运行,壮阔的想象之中融入了诗人的宏大气魄和豪迈人格。西方文学史上,直到英国诗人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才有了直接描写大海的诗歌,这比中国文学晚了1000年。

一起聊聊《山海经》中的海

联系人:刘艳飞

邮箱:[email protected]

杂志订阅、广告合作与应聘

联系人:王瑞琨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