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考试两篇最牛的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结束了,网络上开始流行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其实这都是忽悠人的,是一些喜欢舞文弄墨的好事者,自己编出来的。今天好玩的国学,给大家带来两篇奇文,是唐朝科举考试的满分作文,看看古人的才气和灵魂的香气。

第一篇满分作文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祖咏。他的考场作文竟然没有按照要求写完,就交卷了,看起来有点自暴自弃的意思,其实不然,祖咏觉得自己用最简短最凝练的句子,已经把考试题目最完美的表达出来了,所谓多一个字都是浪费!当考官提醒他,按照规定,要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你这个卷子字数不够的时候,祖咏相当自信地回答:意尽也!不肯再多写一个字!在其他考生的羡慕嫉妒恨中,交卷翩然而去!这首诗后来广为流传,就是他的《终南望余雪》。

唐朝科举考试两篇最牛的高考满分作文!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那么,祖咏哪里来的自信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先看题目,叫终南山余雪。祖咏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应该在农历二月,这个时候应该也是早春时节。树木开始发芽,但是仍有余雪存在。作者看见终南山的北坡树木葱茏,但有少量的雪覆盖,这是说到了余雪。而后两句则更加妙不可言了,傍晚的时候,天气放晴,在暮色四合之时,有一束阳光扫过来,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这个时候让人倍感凉意。诗歌的味道就在于含蓄,在于联想,你闭上眼睛就能想到的意象。所以,不必多说!

这确实是一篇很优秀的高考满分作文!

第二篇满分作文,则充满了玄妙的色彩,甚至有人传说得到了仙人的指点。这也说明,这首诗的妙处。这首诗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钱起,字仲文,唐代诗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唐朝科举考试两篇最牛的高考满分作文!

这首诗叫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译文:

常常听说湘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

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之起舞,而远游的旅人却不忍卒听。

那深沉哀怨的曲调,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那清亮高亢的乐音,穿透力是那样强劲,一直飞向那高远无垠的地方。

当如此美妙的乐曲传到苍梧之野时,连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长在苍梧一带的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

乐声顺着流水传到湘江,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

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

当时高考的题目出的漂亮,取屈原的《远游》“使湘灵鼓瑟兮”,给考生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现代人要理解这个题目,你得知道湘灵鼓瑟的典故。这是个美丽而悲伤的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是两姐妹,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

唐朝科举考试两篇最牛的高考满分作文!

钱起就围绕这个美丽传说,按照考试的规矩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前五句全是写湘灵鼓瑟,从历史、声音等各方面描写了哀怨的鼓瑟声音,也没啥好的出奇的地方,关键是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结语,绝对出人意表堪称神妙。其妙处无需多说,你闭上眼睛沉入那个意境即可。关于这首诗,还有个传说,据说钱起在去考试的途中,半夜睡不着觉,听见有人吟诵诗,他只记住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句,出来找人却踪影全无,怀疑是有神人相助。这不过是美丽的传说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