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乾貨「電商運營手冊」!

不少人對用戶運營並不是很瞭解,也沒有一個權威的定義。我自己的理解是用戶運營主要包含這幾個方面:

1、以用戶為中心;

2、制定運營戰略與運營目標;

3、運營過程的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

4、數據分析。

展開來說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用戶從哪裡來?通過什麼渠道來的?用戶是誰?需要什麼?如何增加用戶的粘性等。

用戶運營有四個重要核心,即:

a.開源(拉動新客戶);

b.節流(防止用戶流失與流失用戶挽回);

c.維持(已有用戶的留存);

d.刺激(促進用戶活躍甚至向付費用戶轉化)。

依據以上內容,我將用戶運營分為四個等級和四個時期,分別是:普通用戶、活躍用戶、忠實用戶和專業用戶(kol)。

任何企業都會受到運營的困擾,尤其是對於拉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每個階段的發展調動用戶的參與感。小編以知乎和小紅書為例,舉兩個例子。

眾所周知,知乎在開放前採用邀請制,種子用戶的專業回答形成了知乎獨特的社區氛圍,即是讓專業人士參與(如:李開復、徐小平、雷軍、keso等),也是用戶驅動,完善產品機制,使得優質答案得以沉澱。在知乎的一次改版中,知乎將用戶時間軸由過去的話題動態,改版為用戶動態,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也從側面反映用戶對知乎的動態是很關注的。

待產品成熟,有了一定的用戶基礎後,知乎開始轉向專業內容運營,開始邀請一些行業裡的知識達人、話題愛好者來回答問題,並逐漸降低門檻(如知乎專欄),讓更多的用戶參與進來。

大部分電商的用戶像小紅書平臺這種:

• 以女性群體為主。女性更愛逛街購物,更傾向於在國外購買比國內更便宜的奢侈品與高品質商品。

• 年齡集中在20歲-35歲之間,該年齡段人群處於事業穩定期,購買力強。更低齡的用戶剛開始工作,收入水平不足以支撐高端商品消費;更高齡的用戶(出生於60、70年代)受時代影響,未能培養高端商品購買習慣。

• 職業分佈包括大城市白領、公務員,以及留學生。大城市白領與公務員有良好的收入基礎,追求生活品質;海外留學生是生產購物筆記的主力軍,他們更瞭解海外商品,也更加樂意分享。

用戶畫像包括:特定的年齡、群體、愛好,包括使用時長,活躍時間,使用頻次,點擊次數,閱讀分類,購買商品價值,購買頻次,夠買類型,打卡意願,活動參與頻次等。

在上述過程中,一款產品要想打入市場,必須要清楚這5點:

• a、你的用戶是誰(產品生命週期的用戶迭代思維)

• b、怎麼讓用戶進來?(拉新-DNU)

• c、怎麼讓用戶經常來?(促活-DAU)

• d、怎麼留住用戶?(留存-留存率)

• e、怎麼讓用戶掏錢?(轉化-ARPU)

純乾貨「電商運營手冊」!

因為篇幅有限,這裡我提兩點。

1、如何拉新:減低門檻、用戶細分、活動引導、內容引導、獎勵機制。

2、如何讓用戶常來:構建用戶成長體系;2、組建用戶激勵體系;3、利用好用戶的沉沒陳本。

二、活動運營

活動運營分為線上活動和線下活動部分,是在某個時間階段內,企業進行的一次有目的的用戶增長或轉化手段。下面小編主要講的是線上活動運營。

這裡強調一點:我們可以想出無數的活動創意,但活動絕不是越多越頻越好,太頻繁的活動會導致用戶產生疲態,同時也會加大我們自身的工作量,同時也會積累很多的無效用戶,比如微信運營。

原則就是: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出爆品!

我將活動分為這幾個部分:活動準備、活動策劃、活動執行和活動總結,即:活動前、活動中和活動後。

活動歸根結底都是圍繞用戶和內容進行的,某種程度上,活動運營是用戶/內容運營的延伸!所以基本功很重要!

任何的活動運營無外乎這幾個目的:基本訴求——品牌傳播;以銷售為導向;提升用戶粘性(增粉)、培養用戶習慣。

在做活動起,需要考慮這三個因素:

1、所有活動都要考慮品牌因素;

2、須考慮預算,但沒預算不代表做不了活動;

3、一切向結果看齊,對活動方向需要有清晰判斷。

進入正題,活動前,你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行之有效的方案。明確的目標最好能夠量化,如:

把目標轉化成用戶數據目標(如明確要拉新多少人,促活多少人等);

預算數據化(明確要化多少錢);

時間數據化(明確要化多少時間)。

一個有效的活動方案是活動運營的最核心的東西,優秀的活動方案,應該包括這兩大方面:

活動的策劃創意和活動文案。

純乾貨「電商運營手冊」!

關於創意方面可以模仿一些市場上比較成熟有效的手段,如補貼減免、爆款促銷、滿減滿增、拼團、專題互動,有獎競猜,投票,H5小遊戲等。百雀羚、杜蕾斯都是其中傑出代表。

在傳播上如果想得到公司領導、產品技術等部門同事的支持,就需要在立項申請的時候,把本次活動的目的、週期、預期效果、預算、風險等闡述清楚。

為了傳播效益最大化,可多調用一些可用的外部資源,或花錢購買一些kol和自媒體營銷大號。

在執行的過程中,尤其要要注意的是時間的充足性。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預熱”部分,二是“餘熱”。

(1)增加活動的“預熱”部分

• 可以在活動初期製造一些噱頭和話題,讓用戶開始討論。

• 可以在活動的倒數幾天中,用倒計時的方式反覆刺激用戶,增強其對本次活動的期待性。

活動爆點:發現活動中的亮點細節,找到並進行炒作推廣宣傳,通過人、事來炒熱活動人落地到活動本身。

(2)增強活動的“餘熱”部分

• 對本次的活動進行總結,寫成圖文並茂的乾貨分享給用戶。

• 對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人或事進行記錄,並及時的分享。

• 對活動中用戶的一些反饋和建議,進行及時的溝通和討論,甚至可以衍生出新一輪的活動。

任何的活動或營銷,都有一個時間節點,都有預熱期,爆發期以及衰退期,為了延續活動的熱度,通常會做兩到三波的媒介傳播,為了要保證活動期間的高效率。需做到以下幾點:

(1)實時跟蹤,關注異常。在活動期間,一定要保證高度的精神集中,來確保各個環節的順利進行,時刻保持對異常情況的警惕性。每天盯緊活動的發展,關注用戶的狀態,不斷矯正活動的細節,保證預期。提取優質作品,抓住優質用戶。

(2)發現問題,及時優化和調整。如果發現了問題,應該馬上根據預案進行調整,如果沒有預案,也要根據當下的實際情況,快速的做出決定,以防止問題的放大。特別是一些市場的輿論、法律的疏忽和技術上的一些可作弊漏洞等。

(3)及時的記錄數據和蒐集素材並整理用戶的一些反饋信息。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為後面的“餘熱”部分和覆盤時候的工作效率打下基礎。

為了使活動效果最大化,在傳播的過程中要注重:1、各個渠道的有力配合(如直播、視頻、微信群、論壇等);2、充分準備好素材和文案,針對於不同平臺的不同文案(如:朋友圈、微博、微頭條、知乎等等);3、根據用戶參與情況,實時調整傳播策略;4、在恰當的時候,利用kol發聲、評論的引導,增加用戶的參與熱情。

要確保一件事情準備充分,一般可以通過人、物、事三個維度來考慮,即人員的各自分工、物品獎品的準備、問答客服人員以及相應的突發預案。

如:

1、確保各種設計素材、物料等及時到位,線上的要確保及時上線。

2、制定詳細的《活動執行計劃》,每個階段做什麼,預期的目標等。

3、儘可能準備好《突發情況備選方案》,最好在實施的過程中有AB方案,各種應急情況要有相關的應對方案。做到決勝於千里之外,運籌於帷幄之中。即便不能,也要將風險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總之,在活動中,要掌握這幾點:

a.時間充足性:活動的時間越長,產生的效果就越好。

b.時間內高效性:活動的效率越高,產生的效果就越佳。

c.活動擴散性:活動擴散性越強,能覆蓋的用戶人群就越多。

策劃一場活動,作為企業來講最關注的在於這兩點:一是品牌曝光量,二是活動帶來的效果轉化(新增了多少用戶、新增了多少訂單),那麼如何增加活動成功的籌碼呢?我想到了這幾點:

1、借勢:結合時下熱點、節日、網絡人物等;

2、借力:資源互換,平臺聯運,跨品牌合作

3、細節上下功夫:獎品(換、借、贊助等)、評委、互動環節設置

4、比賽前用戶:不要等比賽開始了才運營,活動沒開始之前,人就應該已經提前找好了

純乾貨「電商運營手冊」!

最後談一下活動的注意事項,做活動不是為了刷存在感,也不是為了加一些殭屍粉,而是真正低成本獲取一些高質量的目標用戶。這裡和大家分享幾條經驗:

1、活動運營,其實更是日常運營工作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爆發點;

2、活動不要流於形式,而是要抓核心環節和重點細節(如何參與,參與之後有哪些好處);

3、活動是做出來的。“活動發出來,等著用戶參加”,這種觀念要不得;

4、獎品不代表全部;

5、抓住用戶的心理,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用戶,你會怎樣;

6、質量比數量更加重要;

7、低門檻的活動(如搶樓)儘量少做;

8、行動比理論更重要,多學多練多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