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修的青岛下水道,真的是隔一段就有一个邮包,里面是图纸和修复工具吗?

红枫似血

看到这么多人在辟谣胡哥就放心了,10几年前《读者》、《知音》上的小谣言居然现在还有市场,真让人意想不到。

其实用一点常识就知道德国人给下水道准备备用零件这件事是假的。下水道要么是砖头建的要么是水泥管的,在一边准备一袋水泥一堆砖头?

这个谣言不值一驳,胡哥在这里想给大家聊一聊关于德国人的一些刻板印象以及一些新的传言。

谣言一:德国人很严谨,上班绝不迟到。

刚开始胡哥是相信的,因为那时候我还很天真。当时嘿老外邀请了一个德国小帅哥来拍摄嘿老外,当天就迟到了……

他总共来了三次,然后三次都迟到……

在这个短暂的接触中胡哥发现,号称“严谨”的德国人原来是个马大哈,丢三落四,记不住拍摄流程,也是醉了……

谣言二:德国人随身都有一个小笔记本,随时随地记下自己的心得感悟,所以德国才有那么多哲学家。

当年胡哥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对德国人简直肃然起敬啊!多么热爱思考的民族啊,难怪除了那么多哲学家,马克思、黑格尔、尼采……

然后,当我兴奋地找德国朋友求证这件事的时候,他们说:

胡哥你是不是又看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了……

根本没有这档子事好吗!人家小时候玩的比我们还疯,长大了比我们年轻人不靠谱的人多了去了。不是每个德国人都喜欢45度角仰望天空思考人生的啊!

思考人生?不用工作不用吃饭啊?

谣言三:德国人都很守规矩,买东西就排队,绝不闯红灯。

这个和老外都不闯红灯一样,某位来自巴伐利亚的德国朋友告诉我:

哎呀你们中国人过马路真老实,我在家(红灯)都是跑过去的!

我:……

胡哥只能这么告诉大家,和老外接触多了你们就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奔放……

关于德国的“神话”还有很多,无非就是为人严谨、产品棒耐操一百年还不变形……

其实,一样米养百样人,不否认真的有十分严谨的德国人存在,但大部分还是普通人,没那么神奇。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国的逗比生活,欢迎关注嘿老外头条号!】


嘿老外

这显然是个“以假乱真”的新闻。说起青岛的排水系统,每到暴雨季节总会怒刷存在感,自动变身“网红”,号称不管多强的暴雨都扛得住,网上流传长期流传着一种说法:“青岛不怕水淹,是因为德国人一百多年前给青岛设计的排水系统。”

我在青岛读了四年书,记得《青岛日报》专门刊载文章介绍过这个事情,青岛市政部门曾专门组织队伍挖历史资料,考察下水道现场,让我们看看传说中的德国下水道到底如何神秘?


德国人确实是青岛现代排污管道系统的设计和建造者

根据资料记载,1897年11月,德国以山东菏泽发生“巨野教案”(两个德国传教士被杀)为借口,派舰队进入胶州湾,强占青岛。

德国计划把青岛建成它在远东的重要基地,因此对城市建设进行了系统规划,并开始进行排水管网建设。1903年,德国人开始在青岛中山路一带铺设污水管道,修建排水泵站,并实施雨污分流,至1905年排水管网初具规模,以后逐渐向北延伸,最终形成了12条分流雨水的暗渠,总长29.97公里的排雨水管道和41.07公里的排污管道,总约80公里。

这种规模在当时的城市中实属佼佼者。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的外国租界都没有下水道。1923至1927年间才初步实现雨水和污水下水道分离,当年曾造访青岛的亨利亲王曾自豪断言: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建设,当属亚洲第一!

德国建造和沿袭德国旧制所造下水管道,确为青岛排涝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国制造,必属精品,这是世界公认的法则。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继续进行城市建设,日本人对青岛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给予了很高评价,日媒体曾感叹青岛的地下管道建设“如此完美”,因此他们沿袭德国人的设计理念,继续建设地下管道。此后数十年间,青岛的城市建设治理,特别是下水管道建设,始终沿袭德国旧制没有改变。

1977-1978年,青岛开展大规模的城市整治工作,疏通堵塞下水道480多处,疏通污水沟6.5万多米(注意不是新建),下水道系统再次复活,而此时,大多数中国城市仍没有或只有少量下水道,雨、污分离式的下水道尤其鲜见,逢雨即涝现十分普遍。

由此可见,至少到改革开放前,德式下水道系统(包括沿袭德国旧制所造下水管道),仍是维持青岛城市正常运作的主要力量,这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青岛目前仅存5条德国修建的地下暗渠,仅2.66公里保留着原始风貌

21世纪初,青岛市政部门曾组织专业队伍对辖区内德占时期修建的地下暗渠进行过一次彻底的摸底排查,最终发现青岛目前仅存5条德国人修建的地下暗渠,主要分布在市南区安徽路、江苏路、大学路排海口附近,共计2.66公里原有雨水暗渠还保留着原始风貌。

这些暗渠与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差不多,渠内空间很大很宽敞,内部有1人多高,其中,欧洲人居住区(主要在市南区)及前海一带,采用雨污分流模式,雨水管、污水管分别设置;华人区(主要在市北区)则采用雨污合流模式,雨水、污水共享一管。

从现场考察情况看,这些百岁高龄的下水管道质量确实很好,但网上疯传的“德国人在下水道每隔一段距离,就在‘油布包’内藏着易坏零件的备用零部件,今天仍能使用”的说法,现场调查已完全查明,纯属子虚乌有的谣言。因为这些沙子、水泥、石子建成的管道,除了定期疏通,几乎不需要任何维护。

改革开放以后,青岛大力加强城市建设。1985年,青岛的下水道总长度已增长至505公里;1992年增至671公里;2006年,青岛的排水管道长度已达3994公里。德国旧下水道在整个青岛排水系统中所占比例不到千分之一,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青岛逢雨不淹归功于德国下水道的说法早已有之,并非近年来网络编造

早年就读于青岛海军学校,后到台湾定居的李连墀曾在1997年在科研部门采访时,回忆青岛“从来不淹水”的往事,他将之归功于青岛先天的地理优势和德国先进的市政建设:

“青岛的山地,都是一大块的石头,这种先天上的优势,再加上设计良好,青岛下水道建设得极其成功,愈下雨愈干净,从来不淹水。下水道从东镇到西镇再排到海里,都是可以容许人在里面跑的宽度。那个时候德国的市政建设就有那么好的规划,但是今天不管台北市或高雄市,下水道均未建设完备,我们可将此地当做训练市政人员的模范,检讨我们不能把市政建设弄好的原因。”

由此可见,“德国下水道让青岛不淹水”之说早已有之,只是近年来城市内涝越来越严重,这段往事被大肆传播渲染,加入了一些不真实的情节而已,这其中典型的说法就是:“德国人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用‘油布包’藏着备用零部件,今天仍能使用”。

德国人对青岛地下管道建设的贡献,是他们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质量观念

对德国人修建的下水管道作用,我们不必过度夸大,妄自菲薄,也不能完全无视,因为德国人对城市规划和下水管道建设的理念确实影响了青岛近百年的城市建设,德国人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这些因素的影响比起实体建筑更为深远而长久。

下水道问题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关注的新闻,青岛下水道之所以能成为“网红”,主要还是人民对我国目前相对落后的城市规划和国产豆腐渣工程太过失望所致。从这一层来讲,我们确实应该学习德国人的精神,只是那些谣言可以休矣!


狄飞惊

99随便语: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丧心病狂的谣传,完全是杜撰。

我们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理由去驳斥。

德国本土有那么多城市,当年在海外的喀麦隆,新几内亚,多哥,萨摩亚等多个国家也有殖民地,但谁听说,德国人在其他地方修建的下水道,有这样的邮包吗?

没有,绝对没有!

那么德国人为什么单单在青岛,要留下这样的邮包呢?

难道他们对咱们中国人太友好,考虑到一百年后,中国人需要修复下水道里的某些损坏,担心我们找不到修复工具,所以特地留下这些邮包吗?

假如我们这样认为,那也太搞笑了!

第一,德国人在青岛到底留下多少下水道?

时间追朔到一百多年前的1898年,德国侵占青岛,很快开始了城市下水道的建设,这项工程延续到1905年,青岛市内下水道初具规模,然后又逐渐往北延伸。

殖民期间,德国人共修建了约80公里下水道。

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德国人留下的那些下水道,绝大多数都已堵塞不能使用,尚在正常使用的,已经不足3公里。

而这3公里的下水道,占青岛市下水道总长度的多少呢?

大约千分之一!

第二,德国人为何要修建下水道?

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特殊时期,我国国土上的殖民地,不仅只有青岛一处,但其他城市,包括香港,上海,天津等地,都没有成型的下水道设施,这是怎么回事?

真实的原因是,当时德国是新兴殖民国家,在海外的殖民地较少(也正是因此,后来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才引发了一战和二战)。

德国人对青岛殖民地很重视,总计拨款1.74亿金马克,用于青岛的建设。

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巨款!

据德国学者托尔斯滕《近代青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一书介绍,当时德国向青岛投入巨款,目的是想把青岛,建设成东亚地区重要的基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惜血本,要将青岛建设成一座花园城市。

那时候,德国殖民者对中国人随地大小便的习惯,非常头疼,因为德国人刚来到青岛,就感染上了一场瘟疫。

于是,青岛市的下水道修建,被第一个提上了日程。

者就很清楚了,德国人在青岛修下水道,并不是为了中国人,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不生病!

在修建下水道时,也是有区别的,外国人居住区,采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雨污分流(雨水和生活污水分成两条管道),而在中国人居住区,仅有一条下水道。

第三,青岛为什么不怕水淹?

上图是青岛博物馆展出的一段德国人留下的下水道,从图片上我们看到,这根下水道特别粗大,外壁很厚,而且在下半部,竟然是贴了瓷砖的。

你没有看错,下水道内壁上贴了瓷砖!

要知道,那是在一百多年前,这样的行为简直是看得人蛋疼啊!

德国人为什么要在下水道里贴瓷砖?

原来,这是为了考虑到,要让管道里的水流速度更快,光滑的内壁,可以减少被杂物堵塞的可能性,不得不说,德国人对于细节的掌控,还真是很变态的。

青岛城市内很少被水淹,第一个重要原因,青岛的市政建设,延续了雨污分流的方法,绝大多数下水道,都是雨水和生活污水分开,这大幅度降低了内涝的可能性。

另外还有青岛市的地形,气候特点,这里很少有长时间强降雨,本身的防汛压力不大。

所以,青岛不怕水淹的秘密,与德国人留下的3公里下水道,没有关系!

第四,为什么会有那个丧心病狂的传说?

正所谓世界上没有空穴来风,关于神秘邮包的谣传,其实是有原因的。

当初在上世界八九十年代,有人在青岛的地下管网内,发现了一些配件,这些配件恰恰与德国人留下的下水道里的一些部件,是一模一样的。

这是德国人留下的神秘邮包吗?

显然不是。

当初德国人修建下水道时,中国的工业几乎空白,下水道内的很多部件,都需要从国外运进来,但这些部件不可能数量恰好不多不少,总有一些多余的。

于是,这些多余的部件,就被随机摆放在地下管网内,有些一直保存到百年之后。

邮包?金属配件?

都是胡扯!

下水道里怎么可能用上金属配件,难道德国人就不怕金属在潮湿环境里,会生锈吗?

真实情况是,德国人修建的下水道里,也和其他国家下水道差不多,使用的都是陶土制品,瓷质,或者水泥制品,总之并没有金属部件!

如此就很清楚了,所谓的德国人在下水道里每隔多少米留下一个邮包,里面有光亮如新的金属元件的说法,完全是荒唐的虚构。

德国人没有那么蠢,他们的脑袋也不是石头做的,不会干那样吃力不讨好的事。

结束语:我们信任德国人严谨的作风,那并没有错,德国人关于产品品质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没必要迷信,搞出一个让人笑掉大牙的谣传,那就不好了。


99随便

德国人修青岛下水道的故事,近年来一直是网络热点:中国城建人员在修下水道时,发现零件坏了,因找不到配件向德国人求助。德国人答:“不必担心,附近3米内有备件。”人们就寻找,果真发现一个油包,内有图纸、零件和修复工具,而且崭新如初。

看完故事,很多网友感觉整个人都不好啦:德国人难道当年进入青岛时,并非来殖民我们,反而是来造福我们的?而且这个福一造就是上百年?其实,稍微动动脑子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个故事的漏洞太多。

1、水泥管道需要备件?

故事说法:在青岛市博物馆2楼,一段挖掘出来的蛋形型管材作为文物展出。它的截面似鸭蛋,高80厘米,宽40厘米。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在水泥上贴了一层瓷瓦,可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网友质疑:看到这里终于明白,原来管道是水泥的。那么,水泥管道上有什么备件要换?难道是备用水泥?修复工具是什么?难道是备用铁锨?

2、百年陶管砸不破?

故事说法:前几年青岛的城市施工中,在老城区挖出一段德制下水陶管,人们居然砸不破它。而后来铺设的管道已锈迹斑斑。

网友质疑:陶管用100年正常。但是“砸不破”是什么意思?用气球砸不破,还是用锤子砸不破?是孩子用木锤砸不破,还是大人用铁锤砸不破?

3、不足3公里管线确保不涝?

故事说法:德国人在青岛,17年里修建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经历年改造扩建,目前还有不足3公里的“德国造”。但不要小瞧这3公里,它在青岛排洪防涝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网友质疑:3000米,围着学校操场跑两三圈的长度。居然被认为是青岛不涝的保障,这话哄孩子可以,但我们都小学毕业生了,已有了初步判断力。

4、德国人赔了?日本人赚了?

故事说法:青岛人有句俗话是“德国人赔了,日本人赚了”。是说战败的德国给日本人留下一座“东方瑞士”般的现代化城市。其中,极具现代意识的城市下水管网,让100年后的青岛人依旧受益。日本人、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沿袭德国市政管理经验,设计办法仿照德国人一以贯之。

网友质疑:用故事反驳故事吧。说是强盗闯进你的三室一厅,声称他是房主,住17年后他被赶跑了。就因为强盗住进来时,给你的家搞了一下精装修。然后你就要感谢人家。唉!脑子进了多少水啊这是?


5、德国人修青岛下水道的真相是什么?

以下内容来自青岛市档案馆的原始档案《胶澳发展备忘录》,这本备忘录17年里,不间断记下了德国人在青岛修建地下管网的过程。

备忘史料一:德国人把青岛划为欧人区,鲍岛划为华人区,并且禁止中国人在欧人区落户。下水道的建设只在欧人区进行。

备忘史料二:德国人提出的雨污分流理念,也只限于欧人区,华人区仍是雨污并流。德国人认为,对于不讲卫生的华人,不能强制搞雨污分流。

备忘史料三:大量粪便和污水灌入华人区后,催生了有名的“粪商”刘子山。此人因懂德语,就承接了华人区粪便收集的工作,收德国人劳务费,又靠卖粪当肥料赚钱……最终成为青岛首富,也是青岛历史上唯一的“粪商”。

6、青岛雨后不涝的真相

那么,青岛为什么雨后不涝呢?其实,早有专家对此做过解释:

第一:青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下水管道与地势走向相同,雨水可自上而下快速排入海中。

第二:青岛的城市建设中,承袭并发扬了雨污分流的理念,对全市下水管道全部提升改造。

第三:……

德国人修青岛下水道,隔一段就有一个油包,里面是图纸和修复工具。这只是一个段子而已,就如同下面这个段子:中国城建人员在整修下水道时,发现有零件坏了,因找不到配件就向德国人求助。德国人答:“不必担心,附近3米内有备件。”

人们就寻找,果真发现一个油包,内有图纸、零件和修复工具,而且崭新如初。因图纸是德文的、零件和修复工具也没人会用,只好再次打电话求助。德国人说:“不必担心,3米内肯定有备用工程师。”

人们就寻找,果真在地下挖出一个德国工程师,而且崭新如初。但呼吸已没了就打电话求助。德国人说:“不必担心,3米内有备用复活丹。”人们就寻找,果真在地下挖出一瓶复活丹。吃下复活丹的德国工程师说:“不必担心,我穿越回100年前就能修好。”然后就消失了,人们这才看到复活丹上的6个字:美德因拆爱哪。

最后要说的是,人们热衷于传播德国人修下水道的段子,其实是对如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理念落伍的反感。下场大雨,马路上就能撑船;修了扒、扒了修的拉链马路;下水道三天两头的堵……从这个角度上讲,油包里图纸、修复工具的故事是对现代城市建设者的一种警示。

图片除署名外均据网络 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指动济南

最近几年,关于德国人修的青岛下水道的故事,被人们传的神乎其神,还说每隔一段就有一个邮包,里面是图纸和修复工具,这种说法纯属谣传,并非事实。

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段历史故事的真相。

一、德国人只为自己建造的排水管道,中国人是最大的受害者。

这要从腐败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时期说起。1897年11月1日的“巨野教案又称曹州教案”。

成为了德军出兵进入胶州湾的借口,1898年3月6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德签订《胶澳租界条约》,租期为99年。

这就意味着德国人要在青岛长期居住和生活,所以就必须有符合自己习惯的生活环境。

据说,德国当时的排水系统很强大,他们就打算凭借先进的技术,建造雨污同流的排水系统,即将雨水排放和生活污水排放分开处理。

于是,专门修建多条暗渠,不仅长度长,而且使用材料多为陶瓷贴面的管道,这就使得即使流量大、管径小,也依旧能够很快的排出。

况且德国所修建的雨水排放管道管径直径在半米以上,直接排入海中,这就是为什么无论青岛下多大的雨都不会因此堵塞的原因。

但是,德国人建造的排水系统仅仅是围绕德国人居住的区域,只是为了保证自身的生活品质,中国人并未因此受益,反而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一是修建排水系统损耗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中国的;二是污水排放到华人居住区,致使那里常年散发臭气,瘟疫横行,青岛人民受尽了折磨。

二、青岛强大的排水系统,全是由中国自己制造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人当年建造的排水系统,被保留下来的仅有极少一部分,据统计占青岛整个排水系统的3%。所以青岛如今强大的排水系统,全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就完成了一场震撼全国的强大改造:1953年,青岛开始对大港纬路明沟进行改造。

这个长六百米宽七米的臭水沟,就是德国排水系统的造孽后果,虐了青岛人几十年,这下不但被一口气填平,更完全参考德国技术,把明沟改成了暗渠。

旧址之上,还建成了街心花园。花园取代了水沟,暗渠更确保了排污畅通。如此一举多得,当时就成为全国典型,还被推广到全国其他各省。

随着青岛的城市不断扩容增大,排污排水管道也越铺越长。据悉,上世纪九十年代,青岛就有排水管道596公里,发展到今天,青岛的排水管道总长,已超过了3000公里。当年德国领先世界的排水系统,放在其中,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而且传说中强大到能用百年的德国管道,今天绝大多数,都已经被重新翻修了,真正还存留的德国原装管道,也是凤毛麟角。

据了解,以《青岛市城市排水条例》的规定,青岛排水系统的标准,比国家标准还要高。国家标准半年到三年,青岛标准高达三到五年,好些关键干道的暗渠,竟是十到二十年。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高的标准,青岛的排水系统,才能够真正在每一年的暴雨风潮中,达到“任你暴雨倾盆,我自巍然不动。”的雄伟气魄。

所以说,被很多人嘲笑的“沾德国光”事件,其实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的骄傲!

三、油包里图纸、修复工具的说法,旨在警示现代城市建设者。

德国人修青岛下水道,隔一段就有一个油包,里面是图纸和修复工具的说法,其实只是人们编出来的一个笑话。

笑话内容如下:

说的是有一批中国城建人员在整修下水道时,发现零件有坏的,因找不到配件就向德国人求助。

德国人答:“不必担心,附近3米内有备件。”

人们就开挖,果真发现了所谓的油包,内有图纸、零件和修复工具,而且崭新如初。但因图纸是德文的,零件和修复工具也没人会用,只好再次打电话求助。

德国人又说:“不必担心,3米内肯定有备用工程师。”

人们又继续寻找,还真挖到一个德国工程师,而且崭新如初。但肯定是已没呼吸了,又打电话求助。

德国人回复道:“不必担心,3米内有备用复活丹。”

人们又不辞辛苦地寻找,果真挖出一瓶复活丹。德国工程师吃下复活丹,苏醒并说道:

“不必担心,我穿越回100年前就能修好。”

然后就消失了,人们这才看到复活丹上的6个字:美德因拆爱哪(即 Mide in chain 中国制造)。

这则笑话,其实是在嘲笑我们的城市建设者愚钝无能而且对先进的理念与修建技术一窍不通的,反映了人们对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理念落伍的不满。下场大雨,马路上就能撑船;修了扒、扒了修的拉链马路;下水道三天两头的堵……

所以说,德国人修的青岛下水道,每隔一段就有一个邮包的说法并不属实,那只是人们对现代城市建设者的一种警示。

每当又一年暴雨如注的时候,上一年被辟的谣言,就会再一次反复流传。所谓的德国油纸包,神一般的德国排水,强大的德国制造,各种毫无科学依据的传言,依然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并且火遍微信朋友圈。

究其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一部分中国人的自卑心理在作祟,总认为我们自己无能,总觉得青岛强大的排水系统是“沾了德国的光”。

与其说沾了德国的光,不如说青岛真正学习了德国人的排水理念,以沉稳扎实的努力,证明了中国突飞猛进的大城市,一样可以挺过暴雨的考验。


有书博物馆

德国人修青岛下水道的故事,近年来一直是网络热点:中国城建人员在修下水道时,发现零件坏了,因找不到配件向德国人求助。德国人答:“不必担心,附近3米内有备件。”人们就寻找,果真发现一个油包,内有图纸、零件和修复工具,而且崭新如初。 看完故事,很多网友感觉整个人都不好啦:德国人难道当年进入青岛时,并非来殖民我们,反而是来造福我们的?而且这个福一造就是上百年?其实,稍微动动脑子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个故事的漏洞太多。 1、水泥管道需要备件? 故事说法:在青岛市博物馆2楼,一段挖掘出来的蛋形型管材作为文物展出。它的截面似鸭蛋,高80厘米,宽40厘米。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在水泥上贴了一层瓷瓦,可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网友质疑:看到这里终于明白,原来管道是水泥的。那么,水泥管道上有什么备件要换?难道是备用水泥?修复工具是什么?难道是备用铁锨? 2、百年陶管砸不破? 故事说法:前几年青岛的城市施工中,在老城区挖出一段德制下水陶管,人们居然砸不破它。而后来铺设的管道已锈迹斑斑。 网友质疑:陶管用100年正常。但是“砸不破”是什么意思?用气球砸不破,还是用锤子砸不破?是孩子用木锤砸不破,还是大人用铁锤砸不破? 3、不足3公里管线确保不涝? 故事说法:德国人在青岛,17年里修建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经历年改造扩建,目前还有不足3公里的“德国造”。但不要小瞧这3公里,它在青岛排洪防涝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网友质疑:3000米,围着学校操场跑两三圈的长度。居然被认为是青岛不涝的保障,这话哄孩子可以,但我们都小学毕业生了,已有了初步判断力。 4、德国人赔了?日本人赚了? 故事说法:青岛人有句俗话是“德国人赔了,日本人赚了”。是说战败的德国给日本人留下一座“东方瑞士”般的现代化城市。其中,极具现代意识的城市下水管网,让100年后的青岛人依旧受益。日本人、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沿袭德国市政管理经验,设计办法仿照德国人一以贯之。 网友质疑:用故事反驳故事吧。说是强盗闯进你的三室一厅,声称他是房主,住17年后他被赶跑了。就因为强盗住进来时,给你的家搞了一下精装修。然后你就要感谢人家。唉!脑子进了多少水啊这是? 5、德国人修青岛下水道的真相是什么? 以下内容来自青岛市档案馆的原始档案《胶澳发展备忘录》,这本备忘录17年里,不间断记下了德国人在青岛修建地下管网的过程。 备忘史料一:德国人把青岛划为欧人区,鲍岛划为华人区,并且禁止中国人在欧人区落户。下水道的建设只在欧人区进行。 备忘史料二:德国人提出的雨污分流理念,也只限于欧人区,华人区仍是雨污并流。德国人认为,对于不讲卫生的华人,不能强制搞雨污分流。 备忘史料三:大量粪便和污水灌入华人区后,催生了有名的“粪商”刘子山。此人因懂德语,就承接了华人区粪便收集的工作,收德国人劳务费,又靠卖粪当肥料赚钱……最终成为青岛首富,也是青岛历史上唯一的“粪商”。 6、青岛雨后不涝的真相 那么,青岛为什么雨后不涝呢?其实,早有专家对此做过解释: 第一:青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下水管道与地势走向相同,雨水可自上而下快速排入海中。 第二:青岛的城市建设中,承袭并发扬了雨污分流的理念,对全市下水管道全部提升改造。 第三:…… 德国人修青岛下水道,隔一段就有一个油包,里面是图纸和修复工具。这只是一个段子而已,就如同下面这个段子:中国城建人员在整修下水道时,发现有零件坏了,因找不到配件就向德国人求助。德国人答:“不必担心,附近3米内有备件。” 人们就寻找,果真发现一个油包,内有图纸、零件和修复工具,而且崭新如初。因图纸是德文的、零件和修复工具也没人会用,只好再次打电话求助。德国人说:“不必担心,3米内肯定有备用工程师。” 人们就寻找,果真在地下挖出一个德国工程师,而且崭新如初。但呼吸已没了就打电话求助。德国人说:“不必担心,3米内有备用复活丹。”人们就寻找,果真在地下挖出一瓶复活丹。吃下复活丹的德国工程师说:“不必担心,我穿越回100年前就能修好。”然后就消失了,人们这才看到复活丹上的6个字:美德因拆爱哪。 最后要说的是,人们热衷于传播德国人修下水道的段子,其实是对如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理念落伍的反感。下场大雨,马路上就能撑船;修了扒、扒了修的拉链马路;下水道三天两头的堵……从这个角度上讲,油包里图纸、修复工具的故事是对现代城市建设者的一种警示。 图片除署名外均据网络 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青年魅力

据说找到新配件后,工程人员不会装,只要再发邮件给德国人,按照德国人的指导,再挖3米,找到了用油纸布包好的德国工程师,他光亮如新……

终于德国人也看不下去了,德国《南德意志报》在2015年1月1日刊登过一篇文章,标题就是《德国的完美神话》,全文都在把一个个在中国传的神乎其神的“德吹”文章一一辟谣,文章配了一张图,两个穿着德国传统巴伐利亚服装的中国年轻女孩在中国山寨“啤酒节”上的照片。

这些“德吹”文章应该是很早很早就有了,随着网络的兴起,被人刻意的炒作起来,而随着全球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很多谣言在彼此对证之后自然被辟谣,只是,很多人因为根深蒂固的崇洋媚外,尤其是崇拜神一般的德国制造,他们还会时不时拿着这些陈年烂谷子的谣言再去发网上,并不断打造升级版。

目前,德国人造的地下排水管网几乎都废弃了,能用的大概也就几公里,这和整个青岛动辄几千公里的地下排水管网相比,实在微乎其微,能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更谈不上在青岛暴雨的时候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了。

当年德国租借青岛的时候,本身就占着靠海的一块好位置,为了服务租借那几万人,也就修了80公里的管道,这些管道距离大海很近,再加上青岛城区的地形,租界的雨水很快就能排海里去。租界以外的青岛城区还是破破烂烂。

现在网络发达了,很多吹外国的谣言都消失了,但时不时还会兴起一阵,这种一味迷信外国人的工艺制造实在不是好事情,欧美固然先进,但是他们的很多阴暗面比我们更严重,看问题不要那么片面。还有,德国人当年是好心来帮中国人搞基建么?那还不是等于抢了别人家的好房子,准备长期住下去,就装修的好一些呗,如果为此还要感谢德国人,实在是滑稽。


云中史记

想起网上的一个段子:

德国人来青岛旅游突发心脏病,医院找不到合适的心脏不知所措,这时侯有人说这不是德占时期的医院么,可以问问德国人,结果一个电话打过去,德国人说我们既然造了医院肯定有准备,结果在德国人的指引下在医院下水道找到了用油纸包好的一个心脏,而且心脏还在鲜活跳动,历时八十多年没坏,德国旅客换上以后转危为安,大家纷纷叹服德国人的严谨。

回到下水道,油纸包是不可能有的,下水道一般都是水泥做的,怎么会有金属零件,这只是有些人编出来感动自己的方式。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谣言,主要是因为北方暴雨的时候,首都和天津都发生了严重的内涝,而青岛却没事,加上近些年来鼓吹的“德国制造”的神话,联想到德国人曾经在青岛修过下水道,谣言就这样产生了。

事实上青岛保留下来的“德国造”下水道只剩下不到3公里,相对于目前将近3000公里的青岛排水系统,产生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德国给青岛留下的不是下水道,而是修下水道的理念,青岛在后来的城市发展中,继承了这样的设计理念,用在旧管道改造和新管道修建当中。


桂西散人

关于德国人修的青岛下水道的种种“神奇功效”传言,真的是需要好好地辟辟谣了。

1897年,山东发生了“曹州教案”,两名德国籍传教士被曹州当地的土匪抢劫杀害了。没过几天,德国以此为借口,出兵占领了胶州湾,也就是现在的青岛,隔年德国逼迫积贫积弱的晚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胶澳租界条约》,让德国在山东取得胶州湾99年的租期,铁路修筑权及采矿权。德国从此进入青岛的历史发展进程。

既然德国人生活、经略青岛,肯定要在青岛搞建设,其中,建设下水道即是其中的一项。应该承认,当时德国的城市基建理念和建设工艺确实是相当好的,他们那时候建下水道就提出了雨污分流的概念。不过德国人不是“活雷锋”,这些建设首先都是为德国在华的侵略服务的,其次是为了在华居住的德国人服务的。

这些雨污分流的管道建在哪儿呢?都建在当年的德国人集聚区。污水排到哪儿呢?排到中国人聚集区。现在的团岛地带当年就是德国排污的沉淀池所在地,污水污物在此沉淀后再排入海中。以至于团岛一度被称为“大粪场”。

过了100多年,中国的城市排水问题成了各大城市的一个通病,而“从不积水”的青岛,尤其是留在青岛的德国造下水道,也越传越玄乎,成了“德国工匠精神”的象征。

不过有数据显示,青岛市市区的排水系统总长将近3000公里,“德国造”排水系统所占比例不到1/1000,实际作用已经非常有限。要说起作用,倒不如说德国造下水道给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的地下官网建设提供了参考。青岛早期的很多国产下水道都是参考了德国造型、德国工艺。青岛这些年“不积水”,一方面是自身的地理环境优越,另一方面也与这几十年城建理念和工艺先进有密切关系,反而与所剩无几的德国原装下水道关系不大。

至于被传的更加神乎其神的德国“油纸包”,就更加是没谱的事儿了,什么德国下水道里都有油纸包好的备用零件,德国建的教堂里都有油纸包好的榫子等等,早就被辟过无数次谣了。


齐鲁壹点

每逢雨季,人们对全城看海的现象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了。城市内涝已经成了中国城市市政建设的通病。几乎每年都有汽车误入涵洞积水中,司机无法逃脱丧命的新闻。只有一个城市从未发生过内涝,那就是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近几年,随着雨季城市内涝日益被人们诟病,一个传奇故事在网络流传甚广。传说青岛没有内涝,皆得益于一百年前德国修建的地下排水管道,而且德国人还在下水道里,每隔一段都放有一个油纸包,里边放有图纸和备用的零件。人们纷纷为德国人精细的工作精神而感叹。


当然有人会质疑,德国人真的在下水道中,放有备用的图纸和零件吗?


其实这是一则谎言。谎言被拆穿之际,一时间崇洋媚外、忘记青岛被殖民屈辱史之说,充斥网络。


有书君认为,人们传播这则谎言,只是想让中国学习德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逐渐提高城市市政建设水平,不再出现雨季城市看海的现象。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这就是崇洋媚外,就是忘记了德国霸占青岛的历史,因为爱之深责之切嘛。



青岛难淹有三宝,有书君就来聊聊青岛无内涝的原因吧。


一,青岛独有的地形特点,是青岛雨季无内涝的关键。


首先,青岛处于丘陵地带,我们去青岛旅游会看到许多坡道。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它又三面环海,其下水道依势而建,而且借鉴了德国所修下水道口大多通向大海的做法。因而雨季可以排水通畅迅捷,直接排向大海。低洼地区的积水半个小时内也可以排尽。这就是青岛无内涝的关键。


二,青岛现有的地下排水管道是青岛无内涝的保证。


我们先回顾一下德国造下水道的历史。1897年,德国凭借“巨野教案”的口实,强占青岛。1898年,又强迫清政府签署了《胶奥租借条约》,租期99年。德国人自以为能够长期霸占青岛,他们想把青岛打造成其在东亚的基地,他们开始改造青岛的城市建设。


当时青岛的卫生状况不佳,雨季时,低洼地段污水横流。德国人初来时,曾经历了一次瘟疫之虐,因而他们开始修建青岛的地下排水管道。他们采用了雨污分流先进的设计理念,排水口大多通向大海。当然,德国人只是在洋人居住区修建了雨污分流的管道,中国人居住区只修建了单条管道。



德国当时在青岛共修建了80公里的地下水道,青岛的城市建设也清晰的打上了殖民文化的烙印。


1959年,青岛就对德国造的下水道进行翻修。青岛借鉴了德国比较先进的设计理念,采用雨污分流设计新建管道,并大力扩建改建旧管道。经过多年的市政建设,德国造的下水道仍在使用的已不足3公里。


青岛现有的地下排水管道基本都是自主建造,其总长度已经达到3000多公里,这是青岛无内涝的保证。德国造下水道使用长度还不足总长度的千分之一,所起作用已经微不足道了。


三,青岛对排水设施良好的日常维护是青岛无内涝的强有力支撑。


一个城市的市政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行,离不开日常的检测和维修。也许有人会疑惑,青岛对排水管道的日常维护中,真的需要谣言中所说的零件吗?


初次听到这则故事时,有书君也曾感慨德国人的精细精神。其实,只要深度思考一下故事细节,这则故事根本经不起推敲。


首先下水道的原料一般都是陶质、瓷质或是水泥的,根本没有铁制构造,何曾用过零件。德国人在青岛修的下水道,上半部是水泥材质,下半部贴着瓷砖,无需铁制零件。故事传说的油纸包中,历经百年还油光呈新的零件就无用武之地了。



故事虽然是谣传,可是百年前德国修建的下水道就贴瓷砖,可见德国人对城市排水设施的重视,德国人在工作中的精细程度。


青岛借鉴了德国人对排水管道的重视度,还有精细的工匠精神。他们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做的相当到位,同时他们还有完善的防汛应急预案,一旦遇到暴雨,排水设施可以迅速发挥作用。这是青岛无内涝的强有力支撑。


有书君认为,青岛对排水设施每个环节的精益求精,才成就了青岛雨季无内涝的传奇。


龙应台曾说,检验一个城市是否发达的标准,就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三个小时,看看是否排水通畅。有书君认为,龙应台的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也应是我们城市市政建设应该注意的。


我们不会忘记德国侵略青岛的屈辱史,以史为鉴,读史可以明智。借人之智,习人之长,增己之力,随着我国市政建设的发展,有书君相信雨季城市内涝会成为历史,再无此类谣言泛滥。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