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漸行漸遠,「李彥宏定律」橫空出世

總有一條曲線讓人著迷和好奇,比如下面。

摩爾定律漸行漸遠,“李彥宏定律”橫空出世

一個突然的拉昇,促成了“摩爾定律”在半年內的一個最高關注度,即便時間拉長到幾年,同樣是制高點。

這背後發生了什麼?

筆者試圖去分析這條高起的曲線背後的原因: 4月到5月期間,正值某公司被制裁從而掀起了國民級國產芯片大討論,而提到芯片就很自然的想到了摩爾定律,從而導致搜索量和關注度隨之大漲。

但更值得關注和思考的是,與這條陡然上升的關注度恰好成相反態勢的是業內人士及整個行業對摩爾定律的憂慮和價值考量。

例如英偉達CEO黃仁勳:摩爾定律已過時、“芯片大王”張忠謀:摩爾定律將不再有效, 還有諸如傳說中的光子計算機將直接擊潰摩爾定律、AI計算力6年增長30萬倍遠超摩爾定律。

不可否認的是,那句標誌性的“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的摩爾定律,從提出到後面長達五十年的時間,前瞻性的預判著這個行業的走向。

但以上大佬言論觀點結合自身經驗毫不客氣的讓摩爾定律黯然失色,這是一個絕對的事實,也是不可避免的歷史規律。

那問題來了,摩爾定律失效走下神壇,下一個接棒的又會是什麼定律或理論?

恰逢其時,我們看到這樣一種聲音或者答案:

近年來,業界都在討論摩爾定律的終結,但實際上,傳統計算硬件是還在發展,只是速率慢了。

同時,我們發現,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崛起,需要AI運算處理的數據,差不多每24個月就至少增長一倍,建構模型的複雜度是原來的五倍,與之相關,就需要計算能力強大十倍芯片能及時跟上。

這一計算能力的提升,需要算法、軟件和硬件工藝相互配合共同來完成。

每兩年超過兩倍的數據增長,意味著超過5倍的模型建構,需要超過十倍的算力提升——這就是AI時代的新摩爾定律。

我們暫且先不說這個定律的出處,能提到以上洞察和觀點研究的,一定是站在AI領域金字塔頂端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有如此高度加上對整個人工智能時代的深度思考總結出這樣的新規律新定律。

摩爾定律漸行漸遠,“李彥宏定律”橫空出世

▲圖注: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來自百度官方)

而當我們得知這個定律的提出者後,對這個觀點的可靠性和權威性又大大加分。

這個提出者是李彥宏,正是那位AI領域旗幟性的公司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我們當然也有理由去將上述AI時代的新摩爾定律稱之為“李彥宏定律”。

“李彥宏定律”的成熟進行時

作為全球AI領域標杆性公司百度的靈魂人物,他的思想和觀點指引者公司甚至整個行業的發展。

摩爾定律漸行漸遠,“李彥宏定律”橫空出世

▲圖注: 李彥宏登上了美國《時代週刊》亞洲版封面

先看今年年初,李彥宏登上了美國《時代》週刊亞洲版的封面,並用"創新者"來定義了百度CEO李彥宏,並用內文標題解釋了選他做封面人物的理由:《百度李彥宏正在幫助中國贏得21世紀》,可以肯定的是他幫助中國贏得21世紀也正是人工智能。

我們從李彥宏在多個場合也提到的關於人工智能的觀點也能感受到其高度和價值:人工智能堪比工業革命、中國經濟將更依賴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是未來而是現在、人工智能是互聯網下一幕,將顛覆更多行業。

這是他對人工智能長期理性、建設性的思考而得出的。

以上,這一切理論觀點,也在某種程度上潛移默化的催熟著一個更高理論的誕生,讓李彥宏定律的問世變得更加水到渠成。

“李彥宏定律”的底氣

摩爾定律的提出,是針對半導體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和電阻數量,李彥宏定律的由來對這方面的觀察也必不可少。

摩爾定律漸行漸遠,“李彥宏定律”橫空出世

▲圖注: 中國首款雲端全功能AI芯片“崑崙”(百度官方)

從剛剛發佈的百度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款雲端全功能AI芯片“崑崙”也能讀出。

“崑崙”作為目前為止業內設計算力最高的AI芯片,針對語音、自然語言處理、圖像等進行了專門優化,在同等性能下成本降低10倍,同時具有很高的易用性。

“崑崙”的問世,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短期集中攻克下的任務,百度從2011年起,為了深度學習運算的需要,就開始基於FPGA研發AI加速器,並同期開始使用GPU。在過去幾年中,百度對FPGA和GPU都進行了大規模部署。

也正是有了百度多年來對諸如GPU、FPGA到最新的AI芯片“崑崙”的研發部署,才讓李彥宏更觸及到堪比摩爾定律時代的真相和本質,讓“李彥宏定律”的提出有了更足的底氣。

此外,百度成立十八年來,對數以億計數據的分析,以及轉型人工智能後積累的算法、算力和數據,讓李彥宏定律在準確性和嚴謹程度上有了堅實的保證。

“李彥宏定律”下的Everyone Can AI 新希望

“今天,無論你在哪裡,無論你是誰,都能夠通過百度平等便捷地獲得AI能力。”這是李彥宏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喊出的最新理想,也正如他高度概括成的Everyone Can AI。

摩爾定律漸行漸遠,“李彥宏定律”橫空出世

▲圖注: Everyone Can AI(來自百度官方)

這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在於,是李彥宏定律下的未來走向。

百度成立了十八年,從搜索時代,一直致力於填平數字鴻溝,致力於讓人們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當下,人工智能時代新的智能鴻溝又上位,如何填補這道鴻溝?

答案是開放。這也正是百度給出的解決方案:把百度多年積累的AI能力開放出來,通過數據、算力和算法的不斷迭代,讓每一個開發者能夠接觸到全球最先進的AI技術,讓每一個公司、每一個企業都能夠很方便地使用這些最先進的AI能力。

Everyone Can AI。好一個宏偉壯闊的願景,而百度也正通過各種佈局為這個願望的打成而努力著。

百度已對外開放110多項領先的AI場景化能力與解決方案,並通過開放EasyDL等定製化平臺、軟硬一體的AI能力,持續降低AI應用門檻,幫助開發者和企業應用AI實現業務創新與升級。

這不由的讓我們想到了摩爾定律發揮作用下的一個極端:Wintel架構。這個由Microsoft與Intel組成的商業聯盟,依靠英特爾的摩爾定律和微軟Windows系統的升級換代,雙方通過共同轄制下游PC生產商而不斷攫取鉅額暴利。

而在李彥宏定律下,我們恰好看到另外一條更加開放、平等、賦能的可持續發展路徑,讓上至開發公司、研究院團隊,下至開發組織、個人,甚至12歲的初一學生都可以便利的享用頂級的AI技術。

可以說,李彥宏定律猶如是對AI時代的一個饋贈。

新分水嶺:“李彥宏定律”影響下的AI潮水

AI時代,這樣一幕終究還是來了:一邊是摩爾定律的黯然失色,一面是新定律的崛起,而這個新定律也正是“李彥宏定律”。

這個定律沒有遲到,當然更沒有缺席,而是是恰逢其時的出現了。

摩爾定律漸行漸遠,“李彥宏定律”橫空出世

這個定律的問世,讓在摩爾定律日漸示弱的現狀下有了新的指引,這也正是李彥宏在貢獻了百度在AI時代平等賦能的方案後,是對整個行業付出的又一大智慧,成為AI時代的一大剛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