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空姐遇难,新媒体这么做,真的让人恶心!

阅读一些新媒体自媒体文章会隐约的恶心。

偏激的观点,无底线夸大,猥琐的场景描写……

在这个行业里也有很多优秀的自媒体人。比如,我最喜欢的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就是一个有态度和内容的公众号。

可这个行业里令人反胃的内容也比比皆是。

这就好比一桌佳肴,和一桌屎同时摆在你面前,你第一反应是恶心,而不是美味。

比如,最近的滴滴空姐遇害事件,完全无需关注,朋友圈里早已是刷屏的新媒体文章。

1、

有人说,滴滴司机没有素质,性骚扰女乘客,殴打乘客,最近更是丧心病狂到杀害了正值青春的空姐。有理有据,细节描写,场景刻画,让滴滴司机暴敛猥琐的形象跃然纸上。

新媒体行业的文章有一个特点,要有偏向性。你不能一边骂一边洗白最后让读者保持中庸的态度。没有明确的偏向,就没有强烈的情绪,没有强烈的情绪,就不容易被分享。所以如果选择贬低,就要一直贬低到底,而且只贬低。

可是,你冷静下来想想这真的是全部的事实吗?

上周五上半夜,我叫了一辆滴滴去看《复联3》。上车之后,滴滴司机态度认真地念了一段话,大概意思是欢迎乘坐滴滴,路上要是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投诉我,投诉方式是……希望你乘车愉快。司机师傅念这段话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西方人在吃饭前念的祷告。

车在发动后,我略带得意地问司机:“这是现在对滴滴司机统一要求吗?”

司机师傅是个中年人,他看着前方的夜幕,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那时大约是凌晨0:00,我无法为他们的辛苦而褒奖什么,吃什么饭就要承受相应的辛劳。而我知道这个团体里99%的人,都像这个滴滴司机一样是通过开车来养家糊口的。我们总不能因为几个司机性骚扰了乘客,殴打了乘客就给这个群体贴上不好的标签。

滴滴空姐遇难,新媒体这么做,真的让人恶心!

作恶的不是滴滴司机,是那些本来心里就住着恶魔,穿了滴滴司机外套的人。

2、

更多的舆论矛头指向的是滴滴公司。

他们拿着道德利器,对滴滴口诛笔伐。

陨逝的生命面前,其它一切相反的声音都表示要和恶人站在一边。滴滴成了一款助纣为虐的软件。

我赞成村上春树说:“当高墙和撞墙的鸡蛋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会站在鸡蛋这边。”

滴滴这个最大的打车平台和普通乘客放在一起,站在乘客这边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可当滴滴和数以百万计算的新媒体人,以及其背后数以千万计的读者站在一起的时候。我真的分不清谁是强者,谁是弱者。

最近在看的社会心理学的书讲了一个现象:让几十个不认识的走在路上,你会发现他们三三两两的走着,毫无秩序可言。而当这个数量变成千万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会不自觉的变成一个整齐的队伍。四散的人群,也会自动地被吸引进这个队伍里。

最终他们会变成一个有强大破坏力的军队。

这个叫新媒体或者自媒体的军队,和以前传统媒体形成的军队不一样。

滴滴空姐遇难,新媒体这么做,真的让人恶心!

在最初的传统媒体里,会有一些精英带队,在我们的历史书上把那些人称作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而在新媒体军队的核心思想是“用户思维”,就是这个军队的核心思想,不来自于某几个人或者是某个小团体,而是通过揣测大众的想法。

他们中不乏一些有见识的人,可是在和大众违背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背弃自己观点,选择顺着大众的想法去写内容。

《乌合之众》这本书告诉我,当个体融入到群体里,所表现的整体智力是下降的。我看了很多期高晓松的《晓说》告诉我,历史上民众的集体情绪,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滴滴作为一个平台当然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新媒体平台提出了一堆毫无借鉴意义的建议:比如提高滴滴司机的准入门槛,或者是复杂的验证系统,还有说滴滴这样的软件应该直接被取缔掉……

我讨厌在别人提出想法的时候,有人的反驳说:“你想到的别人早就想到了。”

但是那些千篇一律内容,用“想”这个词语都高估了他们,我断定那些内容不在少数就是把别人说过的话复制粘贴了的。

很多读者在后面跟风评论道:“滴滴是不会改革的,滴滴是千万司机跑出来的,要是审查变得严格,滴滴就倒闭了。”

先不说那些建议的合理性,就是滴滴真的倒闭了,对大部分人真的是好事吗?深夜,你一个人在外面没有人接你的时候,你真的不希望轻松通过手机就有车送你回家吗?

发生了悲剧确实令人惋惜的,可是在批评的时候就不能做到客观些吗?那些一边骂着难听的话,还一边享受滴滴司机服务的人,不羞愧吗?

3、

恶心到令人发指的就是一个叫“二更食堂”公众号的那篇文章《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里数钱》

周末,我妹妹开车送我到火车站。车上她随意跟我聊了一下最近滴滴司机杀人事件,她说:“朋友圈里说,很多人为了骂那个司机,在给他支付宝里打钱,而且对方还接受了。”

我说:“这个事情铁定不是民众傻逼,肯定是哪个傻逼的新媒体在炒作。”

看新闻的会知道,5月6号空姐遇害,事后凶手跳河溺水。警方在车内发现了凶手的手机。二更食堂说凶手在收钱的意思,难不成是指……

这篇文章除了混肴视听,最恶心就是意淫空姐被侮辱的过程。一边用写小黄文场景来讲述这个事情,一边还披上正义的外套。下流,恶心,呸。

我知道在“二更食堂”这样融资过亿的新媒体团体中,一定有优秀的,有抱负的媒体人,只是在市场中变得妥协和追逐流量了

二更食堂被封停,这是对他们的一个教训,也是对这个行业的警示。

滴滴空姐遇难,新媒体这么做,真的让人恶心!

最后,想说的是新媒体和滴滴一样,都是这个时代的新产物。在开始的阶段都会有不好的一面,但我还是相信总会在一次次洗礼中会变得更好。

并不能因为他有不好的地方,就要贬低到底,甚至连根拔起。

新媒体的赢利来源于流量,如果大家选择不去看低俗的内容。那这个行业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除了读者可以影响新媒体的内容,我想也有很多优秀的新媒体人在坚守自己的原则。

我对新媒体的恶心是真的,对新媒体的未来相信也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