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壹心娱乐,腾讯泛娱乐化再下一城

1.没有鹿晗的壹心娱乐

鹿晗解约壹心娱乐第一次集中曝光了壹心娱乐的“短板”,当然这些短板是鹿晗粉丝眼中的短板,但是也让公众开始注意到宣传出身的杨思维对于舆论也不是完全的呼风唤雨。这场解约中壹心娱乐处于完全的被动方,鹿晗成了被埋没的人才,壹心娱乐成了只会借助鹿晗人气来发展公司的吸血鬼。

牵手壹心娱乐,腾讯泛娱乐化再下一城

不过按照杨思维勇于自黑的精神,这种舆论氛围也有可能是壹心娱乐送给鹿晗的送别礼物。毕竟江湖一直都流传着杨思维为了鹿晗养了100个营销号的传说。杨思维能力的最佳体现被公认为是善于扭转乾坤,经过她手,范冰冰从深陷各种绯闻泥潭摇身变为走国际时尚路线的范爷。

然而在SM的严格管理体制下,刚刚回国的鹿晗像张白纸,杨思维的惯常手法似乎没有发挥之所了。然而100个营销号的故事就要登场了,杨天真的做法是自己制造黑料,营销号中,有鹿吹也有鹿黑。

牵手壹心娱乐,腾讯泛娱乐化再下一城

经过鹿晗解约事件,无论是你认为杨思维霸气依旧,还是短板暴露,壹心娱乐确实势头越发生猛。包括前不久惠若琪签约壹心,很多人以为长相上佳的惠若琪是要进军娱乐圈,没想到其实是壹心扩展了业务,壹体体育经纪公司成为壹心旗下的所属分公司。是的,刚四年的壹心娱乐从一家公司变成了一家集团公司,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那家经纪公司,还包括壹线影业,壹加壹新人公司,壹体体育经纪公司和壹意衍生品公司。

牵手壹心娱乐,腾讯泛娱乐化再下一城

2.国内规模最大的演艺公司?

能被被腾讯看中,证明了壹心娱乐的潜力。在一溜的腾讯投资壹心娱乐的新闻中,壹心娱乐的定语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演艺公司”。这也可能是腾讯作为上市公司给股民的一个说法,但是真的很想知道“规模最大”的量化标准。

目前中国艺人经纪的现状是太少且太小,中国A股还没有一家专业的艺人经纪的上市公司,而像影视公司则各种忙着IPO。热度一直保持的《偶像练习生》也暴露出这一问题。《偶像练习生》第一次向中国网民集中展示了中国的艺人经纪产业,香蕉娱乐、乐华娱乐、坤音娱乐、觉醒东方、超能唱片等等。

牵手壹心娱乐,腾讯泛娱乐化再下一城

很尴尬的是乐华娱乐在《偶像练习生》中的地位非常突出,“乐华七子”(范丞丞、朱正廷、黄明昊、毕雯珺、丁泽仁、黄新淳、李权哲)几乎都是《偶像练习生》中的人气选手,而乐华娱乐一亮相也是以“大公司”“大背景”这样的标签出现的。然而在韩国《PRODUCE 101》中,同样出现的朱正廷、黄明昊被认为来自“小公司”。

牵手壹心娱乐,腾讯泛娱乐化再下一城

韩国娱乐圈的工业化体系确实保证了一个高效率的产出模式。在韩国以练习生体系为核心的艺人经纪公司有七家上市公司,这也是为何乐华娱乐在中韩两国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标签。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没有一个量化标准,新闻中称壹心娱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演艺公司”也无可厚非了。

牵手壹心娱乐,腾讯泛娱乐化再下一城

3.腾讯的全方位娱乐布局

腾讯的泛娱乐计划没有放弃对于任何一个环节的把控。IP上腾讯文学与原盛大文学整合的阅文集团,已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目前势头很猛。关于导演,早在2015年,腾讯视频就有了青年导演的扶持计划,这个称之为“青梦计划”的方案试图发展腾讯自己旗下导演的力量,并且这一计划每一年都在推进。另外像制片领域,入股了耀客传媒、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和柠萌影业;票务上拥有格瓦拉和猫眼。那么这时候自然而然就应该拥有一家经纪公司了。

实际上腾讯在2016年就已经跟撲度娱乐展开了合作。并且当时撲度娱乐的创始人胡海泉宣布正式成为腾讯影业泛娱乐全艺人领域独家战略合作伙伴,与腾讯影业、腾讯游戏、腾讯动漫、腾讯文学四大板块联合,在艺人挖掘与打造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联动。然而撲度娱乐的路线是保姆式经纪服务,这种略显落后的经纪方式可能并不适合腾讯产业化的要求。壹心娱乐吸引腾讯的点应该也正是在此。

牵手壹心娱乐,腾讯泛娱乐化再下一城

经纪行业中最早做出变革的壹心娱乐看中了好莱坞模式带来的巨大效能,打破经纪人大包大揽的传统。在好莱坞,经纪公司只负责帮艺人接工作,而艺人经理、宣传公司、公关公司、法务公司、造型公司和发行公司等等这些专业团队确实是围绕艺人服务,但是艺人在他们眼里也只是众多客户中的一个。壹心娱乐这几年凭借流水线的工作模式带来了工作效率,而在部分鹿晗粉丝的眼中,经纪人应该是个保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