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觀對比,看2017—2018年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多少?

(原標題:2017-2018年電池能量密度提升情況)

根據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要求,乘用車、非快充類客車、貨車或專用車獲取國家補貼的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最低要求分別為:105Wh/kg、115Wh/kg和115Wh/kg,而2017年的能量密度最低要求只有85Wh/kg。其中,新能源客車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要高於115Wh/kg,相比去年的85Wh/kg提高了35%。

為了直觀反映一年來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情況,電動汽車資源網分別選取2017年第6批和2018年第6批推薦目錄進行分析對比。

乘用車:最高能量密度相比去年提高了11.5%

直觀對比,看2017—2018年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多少?

直觀對比,看2017—2018年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多少?

據統計,2018年第6批純電動乘用車中,能量密度最低的為105.72Wh/kg,相比去年同期第6批的93.23Wh/kg提高了13.4%。最高的為161Wh/kg,而2017年的最高只有144.4Wh/kg,提高了有11.5%。

可以看出,在2017年第6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18款乘用車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還主要集中在110Wh/kg到130Wh/kg,而2018年第6批則集中在140Wh/kg到160Wh/kg之間。2017年最高的只有144.4Wh/kg,2018年的在160Wh/kg及以上的就有3款。

直觀對比,看2017—2018年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多少?

平均值由2017年的122.6Wh/kg到2018年的140.3Wh/kg,提升了14.44%;中位數由125.8Wh/kg到143Wh/kg。總的來說,乘用車的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水平整體提高了不少。

專用車:最低能量密度相比去年提升26.64%

直觀對比,看2017—2018年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多少?

直觀對比,看2017—2018年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多少?

據統計,在2018年第6批新能源專用車中,能量密度最低的為115.5Wh/kg,相比去年同期第6批的91.2Wh/kg提升了26.64%;最高的為152.9Wh/kg,比去年的145.3Wh/kg提高了5.2%。

2017年第6批中能量密度最高的為145.3Wh/kg,而在2018年第6批中,能量密度在150Wh/kg及以上的就有5款之多。

直觀對比,看2017—2018年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多少?

對比可得,與去年同期相比,2018年第6批推薦目錄新能源專用車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的平均值是128.5Wh/kg,比去年同期平均值提高了10.9%;中位數值由115.6Wh/kg提高到125.4Wh/kg。

客車:整體集中提升在140Wh/kg到150Wh/kg之間

直觀對比,看2017—2018年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多少?

直觀對比,看2017—2018年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多少?

在2017年第6批的新能源客車中,產品電池的系統能量密度多集中在110Wh/kg到130Wh/kg中,2018年的則集中提升在140Wh/kg到150Wh/kg之間。而2018年最低的為117.54Wh/kg,比去年同期最低提升26.9%;最高的為152.80Wh/kg,比去年同期最高提升了11.29%。

直觀對比,看2017—2018年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多少?

2018年第6批新能源客車的平均值140.9Wh/kg,比去年的118.4Wh/kg提高了有19%,中位數也由119.8Wh/kg提高到140.8Wh/kg,提升了17.5%。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2018年第6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產品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與2017年第6批相比整體有所上升,提升幅度大。

小結:為了進一步推進純電動乘用車、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專用車的技術發展,新政對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技術門檻要求,由於補貼金額與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直接掛鉤,為能夠拿到更多的補貼,各企業紛紛加強動力電池技術,提高電池系統能量密度。

要看到的是,在發展的同時也要注意其安全性問題,不能一味地提高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而忽略高能量密度帶來的問題。對於動力電池,應該從安全性、能量密度、壽命、經濟型等多方面來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