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年輕人買房故事,看了會說不出話,代表每個買房心態

三個年輕人,買了房,一個人,至今沒有買到房。他們的心態,肯定有一個和你類似。不同的結果,不同感受,讓人唏噓不已!


小中,2016年3月,買了新房。

110平方,145萬,一個平方1.3萬,不帶裝修。房子在中央商務區邊上,學區房,地鐵房。房價從2016年5月份開始上漲,購房時,房價還沒有起步。貸款93萬,首付52萬,裝修10萬。

辦公室年輕人買房故事,看了會說不出話,代表每個買房心態

買新房,痛苦並快樂著

小華,2017年11月,買了二手房

79平方,205萬,一個平方2.5萬,帶裝修和家電。房子在二類市區邊上,封閉小區,2011年房子。房價2017年普遍漲了7000元。貸款98萬,首付107萬,基本上都是父母的錢。

小美,2018年4月,買了二手房。

85平方,265萬,一個平方3.1萬,帶裝修。房子在三類市區,封閉小區,2014年房子。房價2018年普遍漲了5000元。貸款95萬,首付170萬,基本上都是父母的錢。

小國,看了三年房子,沒有買到房。

他看了二手房,看了新房,老區、新區、郊區的房子全看了,遲遲定不了,隨著房價快速上漲,他還不下決心上車,慢了一年後,房價已經無法高攀,現在,放棄看房了。

辦公室年輕人買房故事,看了會說不出話,代表每個買房心態

房子就是家

總結一下:1、為何房價上漲了一倍多,年輕人貸款數量都在100萬左右?因為貸款30年,每月還款5000多,這是年輕人能負擔起的極限啦。2、買房的位置,越來越遠離市中心。3、剛需結婚撫養孩子,買房的面積和戶型,都是套二或套三。4、房價上漲,越來越壓榨父母的養老金。5、決心大的、父母提供支持的能買到房子;家裡老人經濟困難的、孩子不敢花錢的,猶豫不決,買不到房子,這直接影響婚姻家庭和以後的幸福,家庭有了分化,帶給買不上房的年輕人和其老人的壓力和焦慮可想而知。

辦公室年輕人買房故事,看了會說不出話,代表每個買房心態

房貸,鴨梨山大

共同特點是:不管買了房的,還是沒有買房的年輕人,提起房子,都捶胸頓足,生活壓力都很大,也談不上幸福感。房價上漲還是下降,自己居住,都感覺不出來。相反,買了第二套房以上的,感覺都賺了。但是,只要不是炒房的,也不敢賣,賣了,這點房款,可能就買不回來啦,他們真的賺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