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作文有哪些技巧和方法?

新1849235

我是“小作家起跑線”,專注於小學語文和作文,我來回答下題主的問題。

低年級的小學生,比如一二年級,剛剛開始接觸作文不久,先可以不用講究技巧方法,這個階段,要多鼓勵孩子,讓他自由地寫出自己想說的話,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保持對寫作文的興趣。

相反,如果這個階段,家長或老師對孩子要求過高,就很容易挫傷孩子寫作文的積極性,變得一聽見寫作文就發愁。

小學生到了三年級,正式開始學習寫作文,這以後,就要適當講究一些技巧和方法了。

那麼,小學生寫作文究竟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呢?

下面,小作家起跑線就來具體給大家說一說寫作各種類型作文的方法。

一,記事作文。

記事作文是最常見的,寫記事作文,首先要記得記事作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

這六要素中,事情的經過要詳細描述,突出一兩個細節,作文就變得具體生動起來了。

二,寫人作文。

寫人的作文也很常見,一般在開頭,我們要點名人物與作者的關係,之後,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描寫,來刻畫人物。

寫人作文,一定要記得一個要領:事中造人。意思就是在表現人物的性格和特點時,要用具體的事例來表現,通過事件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三,寫景作文。

寫景作文可以大致分為三個步驟:

首先,可以寫一寫對要去的景點的印象或者是嚮往。

二呢,具體描寫一下看到的景色,在寫景時注意要按照時間和空間順序,移步換景,有條不紊地寫出自己的所見所感。

在描寫的時候,要注意詳略得當,突出兩三處景物即可,不能所有的風景都一一描述,寫成流水賬。

最後,寫一寫對景物景點的感受,感情昇華,點題,統領全文。

四,讀後感或觀後感。

讀了一本好書,或者是看了一部喜愛的電影,如何來寫讀後感或觀後感呢?

讀(觀)後感可以分為這麼幾個步驟:

一,開頭點題,引出自己要寫的書或電影來。這一步要簡單敘述,切忌複述原作品。

二,談出感想。

三,與己有關。

這第二和第三步最重要,因為讀後感,重在“感”。要寫出自己的真切感受,並且聯繫自身,談談作品對自己的啟發,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觀看作品後的反思和思考。

四,結尾,總結全文。


除了以上這些作文類型,還有看圖作文、狀物作文、想象作文等,限於篇幅,這裡就不一一解析了,請大家查看我做的思維導圖吧,根據這些寫作步驟來寫作文,思路更清晰,寫得更有條理。

更多與作文有關的知識,歡迎關注“小作家起跑線”,共同探討交流!


小作家起跑線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對於一名小學生而言,他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推理思維尚在形成階段,對外界事物的認識還不夠透徹,因此,他們要想把作文,不僅要靠自身努力,還需要家長和老師們的幫助!

穆老師在講解之前,先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

一、達芬奇畫雞蛋

四百多年以前,有個意大利人叫達.芬奇。他是個著名的畫家。

達.芬奇開始學畫的時候,老師先讓他畫雞蛋,畫了一個,又讓畫一個,他畫得不耐煩了,就問老師:“老師,您天天要我畫雞蛋,這不是太簡單了嗎?”老師嚴肅地說:“你以為畫雞蛋很容易,這就錯了,在一千個雞蛋當中,沒有形狀完全相同的。每個雞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狀也不一樣。我讓你畫雞蛋,就是要訓練你的眼力和畫畫技巧,使你能看得準確,畫得熟練。”

達.芬奇聽從老師的話,用心畫雞蛋,畫了一張又一張,每一張都畫了許多形狀不同的雞蛋。

後來,達.芬奇無論畫什麼,都能畫得又快又像。



二、胸有成竹

北宋時期,有一位小夥子,特別喜愛畫竹子,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不論春夏秋冬、雨雪風霜,還是白天夜晚,他都會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竹子的各種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

經過一番鑽研,終成大家,他的名字叫文與可!

後來有個名叫晁補之的人,稱讚文與可說:“文與可畫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胸有成竹的故事就這樣得來了!

各位,其實寫作文跟畫雞蛋、畫竹子是一樣的,都離不開我們仔細觀察,認真琢磨。如果你肚子裡面都沒有貨,怎能寫出好的作文來?

穆老師今天探討的作文,主要是針對初小階段的學生。小學生和初中生都適合。

為何學生的作文差呢?穆老師給大家總結如下:

作文評分時,主要從內容、結構和語言三個方面去考察!因而我們寫作文,也要在這三個方面下功夫。

我們先來看一下,在初小階段,記敘文一般寫哪些方面?穆老師為大家整理如下:
如何才能逐步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呢?

第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宋代大文豪曾鞏曾在《送豐稷》中這樣寫到,“讀書一見若經誦,下筆千言能立成”,看來,要想寫好作文,離不開一定的閱讀量。

第二,做好讀書札記

第三,留心觀察生活


第四,掌握記敘文的構建方法

第五,學會“因形悟神”(也可以理解為“以小見大”)

最好父母引導自己的孩子

第六,掌握青春感悟類的萬能寫作技巧

作文有技巧,寫作有方法,說一千,道一萬,都離不開學生自身的努力,老師的教導和家長的引導!最後,希望所有看了本篇文章的孩子都能夠在寫作上有所斬獲!

希望穆老師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老穆說語文

問題太大。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對小學生而言,重點是啟蒙啊!很多學生很多年不知道作文是什麼,就知道是一道題而已。不能在根本上認識作文的本質。所以需要老師來啟蒙。從看圖作文開始,逐步瞭解作文就是寫話,逐步過渡到對作文的全面認識才好。

加強閱讀是寫好作文的關鍵。讀和寫是一體兩面,讀的多了,會寫是自然的事情。

說到具體的技巧,語言方面可以從修辭入手,多練習最常見、常用的比喻、擬人,並鼓勵孩子寫出有新意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子,而不是最簡單、最俗氣的那種。方法上讓孩子放棄想起到第一個、第二個句子,去寫第三個!

如果能讓孩子養成日常寫的習慣,如寫片段、寫心得、寫日記、寫讀後感等,形成動筆寫的好習慣,是最好的。

其它方面的具體技巧等,可以在作文輔導書中有所瀏覽,但不要過分依賴所謂的技巧,一個優秀的孩子是會自行悟到很多行文的技巧的,單憑外部學習技巧去應用,對孩子長遠的發展未必就是好的。

但願能幫到您。


語文來了

對於小學生寫作文這個是,我心裡一直有個梗,因為吧小的時候學習成績不好,打架又打不過人家,農村人嘛老實。每次上語文課心裡就出現抗拒,為什麼呢?因為腦容量不夠大,每次老師要求組詞,造句,都基本做不出來,真的是難為我這個小腦袋瓜子了,更不用提寫八百字的作文了。於是每天回家就會被老爺子打罵,中國的家教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一點真是害死人啊!因為成績不好,後來老師要求每一天寫一篇日記交給他看,記錄自己在這一天都幹了些什麼事,先從一百字開始,慢慢的提升到最後的六百字,有時甚至還要求炒寫整篇課文,這樣其實也有好處的,慢慢的詞語就能組織起來了。寫的句子也比較順暢了。寫起作文來也沒有那麼費勁。

寫作文無非就是詞窮,小學生的詞彙量沒有成人的那麼多,所以只能通過日常的練習來積累,就好比每天寫日記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寫作時首先要明確自己要寫什麼,起一個好的標題,然後就是作文的內容主幹要明確,標題內容要能提現出與文章內容主幹相關的意思。

還有就是最次的辦法,那就算仿別人已經寫好的文章,多看多記,放不是抄,仿也要有自己的內容,文章要表達的意境,寫出與之有類似的文章出來。


陸家三少爺

考慮圖為證

在一起的時候認真學習領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