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拍堂精品推荐:编号39337符先生“嘉庆通宝”

博拍堂精品推荐:编号39337符先生“嘉庆通宝”

嘉庆(公元1796年至1820年)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入关后第五位)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的年号,时间为公元1796年至1820年(其间嘉庆二十五年清宣宗即位沿用 )。

嘉庆通宝铸于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钱径2.2-2.6厘米,重2-4克。钱面文字"嘉庆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满文左"宝",右为满文铸造钱局名,如泉、源、苏、河、广等。

博拍堂精品推荐:编号39337符先生“嘉庆通宝”

嘉庆帝勤政图治,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解决国情的内忧外患情况,可惜的是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实在可叹。嘉庆通宝是铸于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的钱币。但由于嘉庆帝嗣位的特殊性,所以嘉庆初年户、工等局没有全额铸行嘉庆通宝钱,这也算是一大特色。太上皇乾隆在世时期,京局铸乾隆通宝二成,嘉庆通宝八成,阿克苏局则全铸乾隆通宝。乾隆帝死后不久,铸造政策变化,仅阿克苏局铸二成乾隆通宝,京局就全额铸行嘉庆通宝了。

博拍堂精品推荐:编号39337符先生“嘉庆通宝”

嘉庆通宝铸于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钱面文字"嘉庆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满文左"宝",右为满文铸造钱局名,如泉、源、苏、河、广等。

博拍堂精品推荐:编号39337符先生“嘉庆通宝”

古代的花钱,有一少部分来源于宫廷,这部分花钱被人们称之为宫钱。宫钱的使用源于唐代,到了清代,宫钱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当时宫钱是用官炉铸造,主要用于皇宫的节日庆典装饰,每年腊月负责铸造宫钱的部门都要把一批精铸的宫钱送入皇宫,作为宫灯的钱坠。因此铸造宫钱自康熙后就渐成一习,尤其是中晚期嘉庆年后盛。这些宫钱,以天下太平为主,兼有为皇帝寿辰专铸的祝寿钱。宫钱与民间花钱的最大区别在于,宫钱使用的铜质是精黄铜,而且制作也非常精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