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醇儒、隴上名士」——武威名人李銘漢

李銘漢,字雲章,生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卒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享年84歲。他的祖籍原在寧夏衛門城驛,明朝末年遷居涼州衛,雍正二年(1724年)改置武威縣,甘肅武威人。

“涼州醇儒、隴上名士”——武威名人李銘漢

銘漢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應鄉試沒有考中,從此更加勤奮學習。同鄉尹世阿從江西辭官回鄉,家中藏書十餘萬卷,專以獎勵後學為事。尹看到他的文章,大加讚許,派人贈送了部阮元刻印的《十三經注疏》。他親自去尹府致謝,尹留下作了長談,直到天晚才回家。尹問他學習的志向,他回答是“實事求是”,受到尹的誇獎說:“這才真正是讀書的種子啊!”從此他隨尹世阿研讀經書。道光十四年(1834年)秋,他到西安應鄉試,這時張澍已辭官寓居西安,他去拜見,受業門下,幫張澍校勘《諸葛忠武侯文集》、《蜀典》等書。解放前,武威師範學校校歌中有這樣的詞:“樸學近世稱張、李,功業漢三明。學以求致用,坐而言者起能行。”張、李即指張澍、李銘漢及其子於鍇。“漢三明”指東漢涼州“三明”,即安定朝那(今甘肅平涼地區境內)人皇甫規,字威明;敦煌淵泉(今甘肅安西縣東)人張奐,字然明;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市)人段潁,字紀明。道光十九年(1839年),他再次應鄉試沒有考中。房師陳世熔很讚賞他的文章,為此頗抱不平。後來陳任古浪縣知縣,寫信叫銘漢到古浪縣衙署跟他學習了五年,同學還有伏羌(今甘肅甘谷縣)王權,都受到很大的教益。

“涼州醇儒、隴上名士”——武威名人李銘漢

銘漢博通經史,才華出眾。對於天文、算術、輿地、兵農都學習過,對音韻、訓詁學尤有研究。在當時隴右名士中是極負聲望的。但是,他在科舉道路上非常不得志,一生8次應鄉試,都沒有考中,42歲才考了個副貢生。

銘漢晚年主講涼州雍涼書院、甘州甘泉書院。作為一位歷史學家,他的主要著作有《續通鑑紀事本末》。這部書是根據清乾隆年間畢沅主持編撰的《續資治通鑑》編寫的。全書共110卷。第89卷以前,是銘漢手輯;90卷至110卷,共21卷,是銘漢身後由他的次子李於鍇續輯的。畢沅的《續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體的宋、遼、金、元史,其優點是宋、遼、金史事並重,敘事分明,文筆流暢。銘漢的《續通鑑紀事本未》,就是以畢書為底本的。《續通鑑紀事本末》是一部紀事本末體的宋、遼、金 、元史。它將這一時期400年間的史事,概括為110件大事。每卷寫一件大事,有的卷下又附有若干小事。他輯錄原文,剪裁精密,取捨適當,對於探求一事的起訖經過,十分方便。明清史專家孟森寫的《續通鑑紀事本末書後》說:“不得李氏之書,使家喻戶曉,於據撰通史之資料,不無缺憾。”汪闢疆說該書“義例謹嚴,條貫備具,視陳邦瞻、馮琦書為通核。”《續通鑑紀事本末》一書,金毓黻的《中國史學史》、張舜徽的《中國歷史要籍介紹》等都有簡要介紹。在中國史學著作中,它是一部較為重要、值得重視的書。可惜由於印數極少,流佈不廣,在史學界迄今尚未引起普遍的注意。他的著作還有《爾雅聲類》、《說文諧聲表》。 他還是一位詩人,他的詩集題為《日知齋詩稿》,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遺失了!

“涼州醇儒、隴上名士”——武威名人李銘漢

關於銘漢的治學思想,汪闢疆曾有如下評論:“平生論學,實主顧亭林(炎武)經學即理學之言,其教子侄生徒,亦以‘行己有恥,勤學好古’八字為主旨,教生徒如是,主甘州書院講席亦如是。”“蓋晚近西北一醇儒也。”

銘漢一生關心民瘼,深得鄉人士紳敬重。學使胡景桂為朝廷疏薦隴右耆儒三人,銘漢即為其中之一,加國子監學正銜。同治十三年(1874年),湖南安化舉人龍錫慶(字仁陔)代理涼州府知府,數訪銘漢諮商政事,於地方興革多所贊畫,尤大者為豁免水衝地糧及議除更名糧事。武威六渠水源皆出南山,水勢湍急,傍河田畝,年有沖決,鄉民屢次申訴水衝地皆以鬥石計,官方要求必須以頃畝折算。官員不懂折算方法,積數十年不得解決。這時,銘漢從吏員中選熟悉珠算的人,教以開方算式,鉤稽剖析,數月即完成。又取乾隆年間舊冊核對,數字完全符合。龍知府派人勘丈,盡將嘉慶年間以來衝沒的數字上報。光緒八年(1882)九月奉戶部批文稱:“武威縣屬沙壓水衝地一百七十七頃二畝,應納正耗倉糧七百六十四石八斗,悉予豁除。”更名地糧事,因龍錫慶調任甘州,不獲行,銘漢以為大憾。

“涼州醇儒、隴上名士”——武威名人李銘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