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春深,風細柳斜斜

寒食春深,風細柳斜斜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唐代詩人盧象的《寒食》,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歷“子推綿山焚身”的故事。當時介子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子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堅決不出山,和他的母親一起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

寒食春深,風細柳斜斜

寒食節雖經東漢周舉、三國曹操、後趙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斷,卻屢禁屢興,寒食習俗蔓延全國,深入民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節時正是暮春,春意濃郁,籠罩全城。整個長安城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宮廷內走馬傳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裡,就像古裝劇恢弘鏡頭下的皇家氣派景象。那時的皇都春色,盛世承平,也如一張畫,裱在滾滾歷史煙河,取名《寒食》。

寒食春深,風細柳斜斜

寒食春深,景物宜人,楊柳綠,風細柳斜斜,且有瀟瀟暮雨。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皇恩。儀式用意有二:一是標誌著寒食節已結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勸誡臣子官吏們勤政為民。古人過節優雅,傳個火都舉止彬彬,充滿儀式感。

寒食春深,風細柳斜斜

寒食節象徵之物是柳樹,《荊楚歲時記》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插柳戴花,以時下的目光來看,倒是挺小清新的過法。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簷插柳寢灶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寒食春深,風細柳斜斜

寒食踏青盛興於唐宋。《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可謂盡興。《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寒食節似乎跨越了時間,既表現出對先輩的懷念與哀思,也表現出對身邊人的珍惜與留戀。

寒食春深,風細柳斜斜

在宮廷內舉行的寒食內宴,稱得上是最早的“冷餐大會”。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而在我們當下的日常生活中,寒食節也正好是吃青團的時候。青團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春風吹過,遍野生春草,又到一年寒食時。寒食的盛景不再,然而在空間的廣闊和時間的縱深之中,只有對昔日的牽掛,才有對未來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