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你越不愛我」|不被愛的人應該怎麼撐過來

前陣子有檔綜藝火了,因為節目裡一個孩子在天台上對她媽媽的吐槽:

“越努力,你越不愛我”|不被愛的人應該怎麼撐過來

這個節目叫《少年說》,主要內容就是讓孩子們到露臺上,大聲說出自己的真心話。

截圖裡這個女孩叫袁璟頤,她哭著對樓下的媽媽大聲控訴:

媽媽你總在說我:你成績這麼差,為什麼她(年級第一)會跟你做朋友?

“越努力,你越不愛我”|不被愛的人應該怎麼撐過來

她說:“媽媽,孩子不是隻有別人家的好,我也很努力,你為什麼不看一下?”

結果她媽媽的回覆是:“我覺得你性格就需要打擊。”

“越努力,你越不愛我”|不被愛的人應該怎麼撐過來

這段對話很快就上了熱搜,因為它惹怒了很多人,也戳中了很多人的傷疤。

“我覺得你的性格就需要打擊。”

——對那些在差評中成長起來的人來說,這句話就是最可怕的武器。

我想到最近的一個例子,《創造101》裡的李子璇。

被 Ella 叫出來單獨唱歌的時候,她忍不住痛哭出聲;拿了 C 位後,因為沒想到有那麼多人喜歡自己,又哭了。

“越努力,你越不愛我”|不被愛的人應該怎麼撐過來

最近一期,大家終於知道她一直哭的原因了。

她說,媽媽是舞蹈老師,對她要求很高,非常嚴格:從小隻讓她叫“張老師”,而不能喊媽媽。

媽媽時時刻刻都希望鞭策她變得更好,結果她時時刻刻都緊繃著,生怕一個不小心媽媽就不滿意、不高興。

這讓她特別珍惜《創造101》的機會,她真的很需要證明自己。

“越努力,你越不愛我”|不被愛的人應該怎麼撐過來

害怕做不到最好,害怕失敗,連被喜歡、被肯定也害怕。

這是長久活在打擊下的人都會經歷的心理掙扎。

很多人的教育方式是相信“誇讚讓人驕傲,驕傲讓人退步”,相信“誰痛苦誰改變”。

但實際上,無原則的打擊是一個不斷削弱人力量的過程。

到最後就變成了,“我努力有什麼用,反正到最後都沒意義。”

很多人都是這麼活過來的。

長期活在差評裡的人,長大後會面對的一個後果是:

時時刻刻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上。

別人誇十句,也未必聽得進去,或者覺得那就是客氣;

但別人的負面評價,說一遍,就牢記在心。

每次聽到都是一邊贊同一邊受傷。

——幾乎是把自己推進一個無解的狀態裡。

“越努力,你越不愛我”|不被愛的人應該怎麼撐過來

“越努力,你越不愛我”|不被愛的人應該怎麼撐過來

同時,因為總是在渴求來自他人、長輩和社會的認可,所以每做一件事,首先想的都是:

這是可以的嗎?這是被允許的嗎?

總是小心翼翼,不敢為自己做決定。

他們還容易被人誤解。因為有時他們看起來非常好鬥,一定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因為控制了不了自己,習慣性把每一個人看成是競爭對手。

其實內心是很痛苦的,但又無法和人坦白:這樣的話說出口,一定會被人認為自己太懦弱、太不正常吧?

有位朋友曾經說,“偏激一點說,中國大多數父母根本不合格。”

我不同意他的判斷。但我的確聽過很多故事,知道一些爸媽嚴苛起來,能把自己的孩子逼到什麼份上。

同事賽賽和我說過她特別能找茬的媽媽:

——到現在還記得,省英語演講比賽裡拿了一等獎,結果我媽一看照片:看,所有女孩裡就屬你最醜;

讀者 Eileen 在單親家庭長大,媽媽會在外人面前誇她,但回到家卻總是不停挑刺:

——也許只是因為我梳頭髮掉了幾根頭髮在水池裡忘記清理乾淨。

讀者S小姐說,自己今年已經 31 歲了,但爸爸還是沒有放過她:

——你發現沒有,你身邊沒你好看沒你能幹的,都比你受歡迎。就是你自己不行。

養育孩子是一件讓人焦慮的事,但父母的確是最早能告訴孩子“你是誰”的人。

從小聽到的都是自己哪裡不夠好,實在很難在長大後不落入一邊渴望完美,一邊自怨自艾的陷阱:

——我只要變成無可挑剔的自己,就能獲得他們的認可;但是那種無可挑剔,真的有可能實現嗎?

修復這種無力感,道路是痛苦且漫長的。

沒有人會因為誰說了一句“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就立馬變好。

但你可以從現在就每天提醒自己:我不是一定要對自己這麼嚴格,我是可以放過自己的。

在之前的日子裡,因為種種原因,你習慣了在自己身上找缺點,花了很多精力去解釋自己為什麼不行。

那接下來的日子,就要多花時間去找自己的優點,多給自己一點善待自己的機會。

——去靠近真正關心你的人,多做讓你有成就感的事,多去想想你經歷了多少打擊之後,還是走到了今天。

很多人沒意識到的一件事是:擁抱快樂也是需要花費力氣的。

它需要你勇敢去嘗試、去體驗,才會慢慢靠近你。

就像《馬男波傑克》裡這句臺詞:

“越努力,你越不愛我”|不被愛的人應該怎麼撐過來

你的努力不是為了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你的努力是為了讓你更喜歡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