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運營商,與「套餐」時代說再見?「不限量」的坑不用填了?

5月4日,IT時報 文章《 》中談到:“套餐”幾乎曾是每個通信用戶都繞不過去的坎兒,如今隨著不限量套餐的流行、白熱化的價格戰以及運營商IT系統的成熟,“套餐”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時機已然成熟。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類似於視頻網站、電商網站、社交網站等的“會員”資費體系的“客戶體系”,即成為不同等級的“客戶”後可享受運營商提供的不同程度的服務。

電信運營商,與“套餐”時代說再見?“不限量”的坑不用填了?

雖然從局勢上看,“套餐時代”終將遠去,“客戶時代”正在來臨,但這到來的具體時間誰也說不準。反觀當下通信市場,三大運營商在“流量大戰”中齊放大招,不僅各自推出自己“不限量套餐”,同時還和互聯網企業、手機廠商甚至演藝明星合作,推出了種類繁多的互聯網手機卡。於是,去年上半年還在為“流量少又貴”而發愁的手機黨們,下半年卻成了“流量菜市場”選購的吃瓜群眾。可是,面對這些超值流量套餐真的有咱們想象的那麼實惠嗎?

當我們仔細閱讀一下套餐的資費詳情就會發現,這事沒那麼簡單¬_¬。這些所謂的“免流”和“不限流量”套餐,其實都附加了很多使用條件,用戶當月流量使用量達到某一個數值後就會限制其網速,部分套餐還會限制單月流量使用上限,例如下圖所示:

電信運營商,與“套餐”時代說再見?“不限量”的坑不用填了?

圖片中插圖來自vivo官網論壇

除了使用流量達到一定數值後會被限速外,定向流量卡還隱藏著其他“深坑”。諸如“騰訊大王卡”這類定向流量卡號稱使用指定的APP不會產生流量費用,可是不少使用過的用戶(包括小編本人)都反映使用這種卡後流量費不降反升。

因為小編的大王卡很久前就不用了,所以今天特地跑去查了一下它的“免流”範圍。通過與以前(2016年)對比,小編髮現,它的免流範圍確實擴大了很多,其中最明顯的就是QQ瀏覽器第三方網站也支持免流了。但仔細閱讀後,小編髮現了問題,像鬥魚、蘑菇街、快手等APP,直播內文字(包含聊天、評論、彈幕等)&圖片加載、APP內圖片&文字加載、遊戲下載、應用內打開網頁、錄屏上傳小視頻等不在專屬流量範圍內。

電信運營商,與“套餐”時代說再見?“不限量”的坑不用填了?

我們知道,這些功能有的是必須的,還有的是關閉不了的。也就是說看似“免流”,其實我們還是會支付額外的流量費用,而它日租流量是1G/元。這樣下來,除非我們只在免流範圍內使用騰訊系應用,否者我們每天至少要花1元購買日租寶,但這裡會碰到一個尷尬的局面,因為日租寶是當日有效的,所以如果你是在臨近24:00開通的,那你能使用的時間會很短,很可能過了24:00你還得再開通一個。所以,一個月下來,總費用會 ≥39元。

不止是大王卡,其他定向流量卡也是,如下面阿里和中國電信合作的“大小魚卡”:

電信運營商,與“套餐”時代說再見?“不限量”的坑不用填了?

所以,這種定向流量卡適合像學生這類對遊戲、影音娛樂流量需求大的年輕群體,具體選擇哪種流量卡還是得看自己的流量主要花在哪些應用上。“無限流量卡”則對普通用戶來說可能作用更大些。

“客戶時代”何時到來,還是個未知數,其中的收費標準更不可預測。不管體系怎麼改變,對我們普通用戶來說,重要的就兩點:速度快、價格合理。相信這個目標將很快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