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易:農產品滯銷!可超市賣的你卻吃不起,到底是爲什麼?

大家隔三差五就能看到網上農產品滯銷的消息。洋蔥、蒜薹、沙糖桔、荔枝……它們幾乎都遭受過滯銷,我們真的很心疼那些菜農和果農:辛辛苦苦幹了一年,結果賠得血本無歸!

但是我們到超市裡卻發現:這些滯銷的農產品賣得非常貴。今年4月,在河南安陽,有很多蒜薹沒人要,菜農為了不影響大蒜的產量直接白送人,或者扔到池塘溝裡。可是當時在超市裡,如果是大武漢這樣的大城市,蒜薹賣的便宜的也要2-3塊一斤,上海有的超市甚至賣到6元一斤。

生活不易:農產品滯銷!可超市賣的你卻吃不起,到底是為什麼?

賣不出去的蒜薹都被菜農扔到池塘溝裡了

人們不禁要問了:為何一邊是賣不出去,另一邊卻是吃不起,這個怪圈是怎麼形成的?還有的人腦洞大開:為什麼超市不可以直接到滯銷的地方去低價收購,一方面給了菜農們銷路,可以減少他們的損失,另一方面,到了自己的超市裡,可以降價銷售,刺激更多老百姓消費這些蔬菜,自己也可以賺得更多?

滯銷的原因很簡單,說白了就是農民兄弟們不知道市場行情的變化,容易跟風。比如今年蒜價高,大家覺得種蒜可以賺錢,於是第二年家家戶戶都開始種,卻不知道你這樣想,別人也這樣想,這樣一來供過於求,價錢肯定開始狂跌了,肯定賠本!

生活不易:農產品滯銷!可超市賣的你卻吃不起,到底是為什麼?

其實不能怪農民兄弟,因為他們得不到市場行情的信息

但就算產量高了,價格跌了,至少有銷路啊,畢竟中國的國內市場那麼大,可是為什麼賣不出去呢?

原因就是中國的物流成本太高了!特別是廣大的中西部農村。大家有沒有發現:越是中西部,越是農村地區,假貨就越多,即使是正品行貨,同樣的東西,它的價格反而比大城市還高,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農村的基礎設施特別落後,主要是交通不便,物流成本非常高,所以很多企業不願意下鄉,因此自然價格高了。同樣的道理,很多大城市的超市就近採購城市周邊的菜農的蔬菜就可以了,何必花那麼高的成本跑到百里、千里之外去採購呢?周邊菜農的菜少,而城市市民多,自然價錢就高了。

那怎麼解決上面的怪圈問題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雙管齊下:

一方面,政府應該發佈行情指導,統一規劃種植,農民兄弟們每年種什麼,種多少畝,不能隨著自己的性子,必須統一規劃,防止出現跟風扎堆種同一種東西;另一方面,市場和農業部門可以統一地在農村設立電子商務示範點,將農產品搬到網上去賣,同時要加強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樣一來,我相信就沒有問題了。

生活不易:農產品滯銷!可超市賣的你卻吃不起,到底是為什麼?

喜笑顏開的菜農

農民兄弟們真心不容易,希望看到他們喜笑顏開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