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到底頓悟了什麼?

心物一元


中國的禪宗講究頓悟,就是你長時期思考琢磨一件事情,在很多次無功而返的時刻,腦袋好像開了個天窗,一下子恍然大悟,明白了社會、人生的哲理。這種頓悟,給人帶來的是心靈的澄澈和一掃胸間陰霾的快感!史上最有名的頓悟要算是王陽明的龍場頓悟了,因為,自那一刻起,王陽明奠定了自己心學集大成者的地位。之所以說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而不是說王陽明是心學的奠基者,主要是因為,沒有一種學說是從天而降而沒有任何痕跡和因循。王陽明是儒家的學者,他所因循的,正是先秦儒家的大師,孟子。因此,我們可以說,孟子才是心學的奠基者。

孟子的性善學說,指出人人都有善端,有良知,只要人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並能將內心的善端發揚光大,那麼人人都可以成賢成聖。在孟子之後,南宋的陸九淵提出“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的理論,從此開拓了孟子之後心學的一條大道。明朝的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反對他的格物致知的理論,認為,人生的終極使命不是格物,而是要革心,因為萬事萬物的理,不在事物上,而是在我們的心上。所以,王陽明提出心即理的思想。這就是王陽明的心學理論。

讓我們再回到那一個偉大的夜晚,回到那一場天崩地裂般的頓悟。在歷經無數次艱難險阻和人生磨難之後,王陽明日夜反省,突然醍醐灌頂: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成為聖賢的理想,但是到底如何去成為聖賢,完成自己的理想?也就是說,我們的成聖之路到底如如何走?我們是否百轉千回而無法找到答案?我們是否忘了初心和來時的路,忘記了我們到底要去向哪裡?

我們可以看一首王陽明寫給弟子的詩,這首詩中,王陽明告訴弟子們,我們苦苦尋找的東西,其實離我們最近,因為他就在我們的心中。原來我們都是騎驢找驢的人。

《詠良知四首示諸生》: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每個人都有心,心就是我們前行的方向。這個心就是良知。而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盤針那樣給我們指示方向。所以,找尋人生的方向和價值,就要找尋自己的良知,而這個良知就在自己的內心。所謂善惡之間,存乎一心!

這個時候,王陽明頓悟到一個道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原來人生的真善美假醜惡,只是一種表面的現象,而真正的終極價值和規律,恰恰就在我們自己的心中。只有我們真正沉入到自己的內心,發現內心的價值,傾聽內心的聲音,按照內心的指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人生的目標才能實現。

當然,王陽明的心學理論是一種美好的假設,這種假設來自於孟子的性善論。人性是善的,但人性容易被矇蔽,只有撥開雲霧見青天,只有真正發現人的價值,才能走上成聖之路。王陽明的這種頓悟,恰恰是發現了自己內心的價值,這也讓他走上了儒家聖人的道路。

在龍場悟道之後,王陽明寫了一篇文章,告訴自己的弟子,做人和心學之要,這可以說是龍場頓悟的主要內容。在文中,王陽明告訴弟子的四種做人之要。

第一是立志:人生首要的任務是立志,因為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王陽明說,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練成也要以立志為根本,更別說更大的事業。

為什麼立志如此重要?王陽明舉例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那麼就好像船沒有舵木、馬沒有銜環,於是只能隨波逐流,人生就會一盤散沙。用現在的話說,志向就如同定盤星、指南針,關係著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其實這個思想和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以及曾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值得注意的是,王陽明秉承了孟子的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思想,首先說明,只要你立志成為堯舜,你就有成為堯舜的可能。他說,立志成為聖人,就會成為聖人;立志成為賢人,就會成為賢人。推而廣之,不論你想做什麼、做成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得到什麼東西,立志都是第一步、大基礎和真關鍵。從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上來說,立志其實也就是一個知的過程。

第二是勤學:聰明也許不需要勤學,但是智慧和大成就必須從勤學苦練中來!從知行合一思想的角度來說,知伴隨的是行,而行是人的社會實踐的行為,這個行為伴隨人的一生,就是學。王陽明說:

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於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從吾遊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

王陽明說,立志成為君子之後,就要勤於學習,因為就像諸葛亮《誡子書》中所說的: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如果你立了志卻做不到勤學,王陽明認為那隻說明一個問題——你的志向根本就不堅定。要立志,還要志向堅定,這才是王陽明所強調的立志的完整內涵。

第三是改過: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這也是儒家學說中的重要觀點,就是人時時刻刻需要砥礪警醒及,需要自省的人生精神。孔子就說過,人是不可能不犯錯誤的,重要的是要能勇敢地改正錯誤,並且能像顏回那樣,不貳過,不犯同樣的錯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經過反思的人生,不是一個深刻的完整的人生。王陽明同樣強調了自省和改過的重要性。

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故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王陽明說,就算是聖人,也是不免要犯錯誤的。聖人與常人之別,其實不在犯不犯錯誤上,而在於能不能及時、不斷地改正錯誤。所以,人“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第四是責善: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中國文化特別重視朋友之道,把朋友之道作為中國人的五倫之一。儒家的朋友之道,其實鮮明地體現了儒家靈活、中庸的思想。

"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愛,致其婉曲,使彼聞之而可從,繹之而可改,有所感而無所怒,乃為善耳。

對於與朋友相處,王陽明只強調了一點——要“忠告而善道之”。即對於朋友的過失,要做到盡力地勸告和開導,但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盡到自己對朋友忠誠愛護的心意。怎樣才是好的說話方式?王陽明說,就是在勸告和開導朋友時,要做到態度儘可能地婉轉曲折,因為只有這樣朋友才更容易接受、進而反思,於是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進而改正,對自己則就只有感激而沒有惱怒。這完全是從孔子的儒家思想生髮而來。孔子就說過,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之!意思是說,你交朋友,你對他一片冰心在玉壺,你關心他愛護他,他有錯誤你第一時間指出來,你覺得是為了朋友的進步,是好的,但是別人聽到你一天到晚地指責他批評他,讓他下不來臺,朋友就會以為你看不起他,這樣就做不成朋友了。所以,朋友之道,既要給他指出大道,又要給點面子。如此,才能實實在在地有益於別人,有益於增進彼此的感情。這是修養的體現,也是說話的智慧。

這就是王陽明龍場悟道的主要內容!


好玩的國學


藝嶼EYESVOT |王陽明

從“格物致知”到“致良知”致知!

王陽明龍場頓悟,領略了格物致知的宗旨,從此明白: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有了龍場悟道的這一所悟,才有了後來王陽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觀點。


王陽明繼承的是陸九淵“心即是理”的思想,他反對程朱理學“格物致知”追求至理的方法。

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因此他提倡“致良知”,

從人自己的內心中去尋找“理”,

發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精秀,
“人人可以成堯舜”,
“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王陽明認為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應是合一的,這深化了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的關係,也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後的弊病。

請賜評!

藝嶼EYESVOT


我碩士論文寫的是王陽明的思想,所以思考過王陽明在龍場到底悟到了什麼。

其實王陽明頓悟的內容,用三個字就可以概括:“心即理”。王陽明的全部學說,其實都是從這三個字上來的。

當然,這個心指的不是你我日常的心念,而是指每個人的本心。

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

韓寒《後會無期》中有一句話:“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對錯,說明這是人最原初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所以大人會看利弊,而不是分對錯。

但是,本心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還是知道對錯的。

王陽明曾做過這麼一件事。有一天,他的手下抓住了一個盜賊,他讓盜賊脫衣服。先脫外衣,後脫內衣,最後只剩一條內褲,王陽明還讓盜賊脫,盜賊就不幹了。王陽明說:你雖然做了賊,但內心還是知道羞恥的,這就是你的本心。

王陽明進一步說,既然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就應該時時努力去做對的事,不去做錯的事,這就是知行合一。久而久之,人心上的塵埃就被擦乾淨了,人也就回復了原本的良知。


夢露居士


為了瞭解王陽明頓悟了什麼,我們必須從“龍場悟道”之前王陽明的性格和遭遇說起。

格竹子的挫折讓王陽明對古代聖賢的說法產生質疑

王陽明,1472年出生於餘姚。幼年的王陽明非常聰明,博覽群書,對聖人朱熹的話都敢提出質疑。最有名的就是,王陽明16歲的時候,因為讀到朱熹的“眾物必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亦涵至理”,深有啟發。

其實,朱熹所說的就是“格物”,即通過研究不同的事物,發現普遍真理。王陽明為了體驗朱熹所說的“格物”,就找來很多竹子,坐在那裡看了七天,最後什麼也沒有看明白,還得了大病。於是,王

陽明認為,自己沒有力量去做聖賢。這件事讓他知道,聖賢的修煉方式對於後輩人來說,似乎沒有太多的作用。

後來,王陽明又對道教感興趣,為了與道士談養生,還耽誤了自己的婚禮。

不久,國家邊關出現危機,王陽明又沿習兵法。

電視劇《王陽明》劇照

王陽明得罪宦官劉瑾,被關入監獄推演《周易》

直到王陽明34歲的時候,他開始立志要“歸正於聖學“,也就是立下志向,要成為聖人。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能在龍場悟道,因為他始終抱定了成為聖人的志向。

正德元年(1506),王陽明35歲。他因為上書議論時政,得罪了大太近劉瑾,被關入監牢。在獄中,王陽明沉浸於《周易》演卦。

劉瑾

我們知道,《周易》是用卦象的方式,囊括天地演變的規律,王陽明通過研究《周易》“自覺和風好當,胸次灑落,作詩云:“居囚亦何事?省愆懼安飽。瞑坐玩羲《易》,洗心見微奧……”。

出獄之後,王陽明被貶謫到貴州龍場。王陽明在路上,專門去南京探望了父親。在那裡,王陽明發現被人追殺。只好假裝投錢塘江,才撿到了一條性命。

因此,那個時候,王陽明真是走投入路。龍場在現在貴州省文縣境,海拔高度1300米左右,當地居民以苗族為主,語言不通。

龍場悟道的本質: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那個時候,龍場這個地方沒有開化,也沒有文明,當地人就如同原始人一樣。王陽明自然內心煩悶,覺得自己可能活不了多久。他“自計得失榮辱既能超脫,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於是,他決定“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胸中灑灑“。這就是龍場悟道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核心就是“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其實就是解決了他16歲以來的困惑。

王陽明認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所以人們不應該從外在的事物中尋求“理“的存在,只要調動你心中的自性、內心,就能體解大道。

錦衣衛

王陽明的這一悟道,讓他的心靈有了一次飛躍,也讓他頓時覺得,生存環境惡劣已經不是問題,因為自己的內心已經與聖人相接。

後來,他開始在貴州講學,根據這一感悟提出了“知行合一”。在王陽明以前,知與行是截然對立的。朱熹和陸九淵還因為“道問學”還是“尊德性”產生過辯論。

王陽明則將它們統一了起來,將中國哲學思想又推進了一層。這就是“龍場悟道”的偉大意義。


兮兮說事兒


頓悟了什麼呢?外球不如內球,求人不如求己,格物不如致良知。

說到底,這是一種唯心主義,如果你覺得我這是亂扣帽子,那咱們就把主義兩個字去掉。

龍場悟道,這個故事不斷的被王大師的徒子兔孫代代傳唱,成為一個著名的故事,並被不斷的神話,搞得神乎其神,似乎經此一悟,王大師就成半仙了。其實根本沒有那麼神秘複雜!我們都被王大師忽悠啦,或者,王大師被刻意包裝成聖人的模樣,為得是達到推廣甚至販賣個人觀點的目的,就是這麼簡單!

你怎麼知道王大師是那樣想的呢?世人誤解太多,或者刻意偽飾,遮蔽了王大師的本來面目。

王大師當然是有心機的,否則在軍事上也不會屢戰屢勝,但是這終究不能複製,甚至也難以學習。

所謂頓悟,就是靠胡思亂想,其背後原理機制是沒有搞明白的,在技術層面上也無法操作實行,所以你會看到一種奇觀,有一些人不管做什麼事,都喜歡附會到王大師身上,動輒說什麼知行合一,致良知,簡直是笑話!

我身邊就有一例,一個遊戲公司的老闆,聲稱是王大師死忠粉,處處都要學習模仿王陽明,結果把公司到處都安裝了攝像頭和竊聽器,美其名曰知行合一:別人怎麼對待我,我就怎麼對待別人!

他把員工都當成了對手甚至假想敵,不管這樣的行為怎樣,首先這樣的初衷就錯了,公司怎麼可能不離心離德呢?果然,老臣和核心團隊紛紛離職,另起爐灶!自己種下的苦果只有自己品嚐,沒有人同情他!

所以呢,王陽明頓悟了什麼呢?吃喝拉撒性慾,都是天理,人慾即天理,根本不存在獨立在人之上的天理,自己做到問心無愧就好!

你說對不對?

我是喻派胡言,愛財如命的人力大叔,如果你覺得回答的不錯可點贊、評論、轉發,也可關注我瞭解更多內容!


喻派胡言


“悟”是一種神靈的閃現,也是一束智慧的光芒!“悟”是無法用語言和文字表達的!所有能說出來或寫出來的“悟”都不叫真悟!這也正是道家為什麼遠居深山而孤獨修行的原因所在。


王陽明悟到了啥?應該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別人知道了,而且還能寫岀來,甚至傳播至今,就不能說明是他悟了。


所以,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所謂“王悟”,基本都是後人們為了宣揚自己而編岀來的瞎話!


定慧堂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是陽明一生中心理上的重大轉折,悟出了:心即理,這個是王陽明以後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論基礎。現在重點闡述一下什麼是心即理,為什麼它的意義這麼重大,宋明當時的儒家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學,主要就是朱熹的那套理論,它講究凡事外求,事物的道理都存在於一個個具體的事物本身上,而王陽明提出的心即理,打破了朱熹的這套理論,王陽明認為事物的理存在於我們的本心,凡事應該向內求,本心就是理,正是基於此,王陽明提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人,都具備一顆成為聖人的心,但為什麼那麼多人不能成為聖人呢,甚至成為了壞人?這就是我們的內心被私慾矇蔽了,王陽明把我們的內心比喻成銅鏡,私慾就是銅鏡上的鏽斑,我們每個人要做的就是不斷的修身、自省、事上磨練,把內心磨的透亮,人自然就會強大起來。


曾國藩遇上王陽明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罕見的“真三不朽”的人物,他是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軍事家,他的一生充滿太多的傳奇。



王陽明小時候就有志成為聖人,他任俠,他出入佛道,他學習辭章,騎射等等,當時的大明王朝,統治思想界是宋朝大儒朱熹的學說,朱熹是位精思,明辯,博學,多產的哲學家。

朱熹認為,理是宇宙的本體,是永恆的,一切事物,不論是人倫世物,萬物化生都是依理而行,天下萬物,千差萬別,但是每件事物都有其理”。

理是一切事物的“所以然之故”與“所當然之則”。

朱熹說“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

如何才能得到“理”?朱熹認為通過“格物致知”來得到。他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也就是追尋事物的客觀規律,研究事物的道理,長期積累就能對事物的外表,內在,細節等都有清楚的瞭解。

通過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時間長了,窮理至極,則吾心無所不知,這就是致知,致知的結果就是知曉人倫世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切道理。



王陽明按照朱熹的說法開始格物,王陽明選擇格竹,通過格物尋求“竹”的“理”,結果格了七天,也沒格出“理”來。

後來的王陽明由於得罪了太監劉瑾,被貶到貴州修文縣,非常落後的地區,面對著事物缺乏,生命受到威脅,王陽明想到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做聖人”。

有一天他突然醒悟,豁然開朗,終於明白“聖人之性,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就是歷史上的龍場悟道。

龍場悟道的王陽明否定了朱熹所謂的“格物”求理,王陽明認為“理”在我們的心裡,不在外物,也就是“心即理”。



朱熹認為,一切理都是永恆的,無論有沒有心,理照樣都在,王陽明認為,沒有心就沒有理,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王陽明把天理歸於人心,人的心才是萬物判斷的標準,沒有人的心,萬物的存在,卻沒有意義。


我是一個小書蟲


王陽明頓悟到,快活人事,福禍天命。人只管快活,排除一切負面情緒,做淋漓盡致的自我,至於什麼結果,那是老天的事。因為人和自己的外部世界,也就是老天,分別只是陰陽八卦的其中一個面, 一個人不可能把兩個面全部佔據了,不給老天留餘地, 所以凡是痛苦糾結失敗的人,都是自我把兩個面全貪了。就像西方人有上帝,所以他們基本上可以快活的淋漓盡致的做自己,剩下的一切交給上帝的審判。 王陽明意思就是說,心既是理,放開的做自己,不要貪天之功,把老天的事也管上了,讓老天也參與一面。


文明即是毀滅


王陽明一生的轉折點是“龍場悟道”,在所有寫王陽明的書中都不得不提到這點。王陽明悟道的東西是“良知”。

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良知。有一個罪犯,暫且假設為搶劫犯吧,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了一個金銀首飾店,拿走了很多項鍊戒指等等,但沒過幾天就沒抓到了。在這個時候,我們99.9%的人都會認為,應該嚴懲這個人,搶劫這種事都能幹。

但,假如他搶了金銀首飾以後賣了錢,是為了給他兒子湊齊上大學的學費,你會怎麼看呢?因為他們家實在實在是太窮了,1萬塊錢的學費實在是拿不出來,但又不能忍心讓兒子不上大學。所以,被逼無奈之下就去搶劫了。

最後,不管是於情於理,這個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最終被判刑5年。在入獄前,他對媒體、警察及兒子說,希望兒子徹底忘掉這個有犯罪前科的爸爸,好好上大學,以後好好做人。

對於這種為了孩子上學學費,而去搶劫的父親,你怎麼看?

在王陽明的頓悟裡,這位父親就是有良知的。即使是他在搶劫的那一瞬間,可能眼睛都發紅了,他也是有良知的。只不過,那一刻,他的良知被“一些東西遮擋住了”。

良知,就好比是太陽,24小時都在天上亮著,即使是我們所謂的“晚上”,太陽也依然存在,並依然在發光,只不過我們看不見而已,因為晚上的太陽被遮擋住了。

不知,講到這裡,你是否能夠明白王陽明頓悟的“良知”,到底是什麼。

在我看來,或者說,在王陽明看來,我們人一直在學習正確的知識、正確的道理、正確的為人處世等等,最後變得都不是自己了,每天都帶著一張面具上班下班,完全活在別人的世界和看法裡。這是不對的。

我們不能主動“遮擋”我們的良知,我們的良知永遠都在我們自己的心裡。所以,做你想做的、想你所想的,永遠追隨自己的心靈去走,接受良知的指導,這才是最重要的。

王陽明大師,在龍場頓悟的就是這個。

一句話總結:個人覺得,有點玄……不過,很受用!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打開新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