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酒酿造里的七轮次取酒,第三四五轮次的酒最好是对的吗?

了解酱香酒的朋友都知道,酱香酒在酿造时通过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两次投料、一年生产周期,而其中的七次取酒也是一到非常重要的过程,这工艺可以让粮食的香味物质不断累积,逐渐形成带有酱味的复合香。

酱香酒酿造里的七轮次取酒,第三四五轮次的酒最好是对的吗?

七个轮次的特点:

酱香酒酿造里的七轮次取酒,第三四五轮次的酒最好是对的吗?

  • 一轮次(≥57%):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略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后味微苦。
  • 二轮次(≥54.5%):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味甜,后味干净,略有酸涩味。
  • 三轮次(≥53.5%):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尾净。
  • 四轮次(≥52.5%):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长。
  • 五轮次(≥52.5%):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略有焦香味。
  • 六轮次(≥52%):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焦香好。
  • 七轮次(≥52%):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有焦糊味。

以上可总结为:一轮次酒香气大,带清香味,产量低;二轮次酒以清香为主,酸味大;三至五轮次产量较高,质量好,香味全面适中,酱香味明显;六轮次酒质量明显下降,风味是焦糊香;七轮次酒有糊味,产量低,有糊香。

正因为三至五轮次产量较高,质量好,所以众多朋友认为三四五轮次的酒是最好的,但其实并不尽然。

酱香酒勾兑

酱香酒酿造里的七轮次取酒,第三四五轮次的酒最好是对的吗?

新酒出来以后需要将其装入陶土酒坛中封存,形成“基酒”。初次要进行“盘勾”,需要按照酱味、醇甜、窖底三种味道进行勾调,

  • 酱香:酱香味突出,丰满,醇厚,回味悠长;
  • 窖底:窖香浓郁、醇和,味干净。
  • 醇甜:酱香(味)明显,醇和,味甜,干净。

然后再放到酒窖存放三年。三年以后再根据酒体的要求来进行勾兑,也就是用几种或者是几十种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兑出一种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气。

酱香型白酒勾兑完了以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调味”,调味时需加“调味酒”。调味酒是酒厂用特殊工艺生产的,这是厂家的核心机密。调味酒的味道比较特殊,每次只能添加少量。

只取三四五轮次的酒其实是没办法做到的,这样的话口感会缺失,也比较单薄,它需要其他轮次的酒来配合它,取长补短,靠着调酒师的技巧最大程度上成就一杯美酒。某一轮次的酒根本无法满足酱酒的所有特征,每一轮次都有它的优点,所以哪怕三四五轮次的再好,也是需要和其它轮次的酒进行勾兑。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不同意见。


获取更多、更专业、不同年份老酒的价格及鉴别信息,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字样关注我们。

酱香酒酿造里的七轮次取酒,第三四五轮次的酒最好是对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