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中国历史那家强——试谈日本大河剧里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形态

孔子曰“礼失求诸野”,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已经一遍遍用事实帮我们验证了这句话。举凡茶道、香道、花道,甚至建筑、礼俗,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化生活都能在现在的日本找到或多或少的痕迹。刚刚看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发现比如书中讲的许多古人生活形态我都见过。嗯,当然是在电视剧里,不过不是国产剧,而是日本的纪录片或大河剧里,内中有很多精准的神还原。必须得说,这种严肃的理论知识书如与日本大河剧搭配食用,可称得上相辅相成、效果更佳。

还原中国历史那家强——试谈日本大河剧里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形态

试举几例如下:

1、古人写字之运笔

理论:唐代以前没有今天意义上的桌子。古人写字是左手执卷或筒状的纸,右手执笔。因为这种和今日完全不同的写字姿态,唐 和唐以前毛笔写字的笔法也与今日迥异。这就是后世让大多数人悬隔不知的转笔,既指字的每个笔划在书写时都需要不断搓捻转到笔杆。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中经常提到的所谓“笔法”,其实指的这种转笔技术。我们小时大多听过王羲之从儿子手中抽手笔以试其笔力的故事,其实是骗人的。

还原中国历史那家强——试谈日本大河剧里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形态

实际:国产历史剧里自汉朝以后,无论那朝那代,一演到写东西大抵都是笔墨纸砚在桌上铺开便写。个人有一阵子超迷日本NHK电视台的历史纪录片《转动历史的时刻》,其中有一集讲黑田如水的,名为《黑田如水与关原之战》,内中有一个场面便是黑田如水左手握个纸卷,右手拿着毛笔在纸上书写,当时还觉得好笑,放在桌上书写多好,这样写出来的东西笔力多差。现在才知道自己的无知,可见没文化多可怕。

还原中国历史那家强——试谈日本大河剧里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形态

2、古人的坐姿问题

理论:古人坐时双膝跪在度或床上,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坐时可以凭几。几是长方形的,不高,类似今天北方的炕几。几通常是老年人凭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几杖并举,作为养尊敬老的用具。

实际:著名大河剧《大奥第一章》里,有一集讲到德川家康突然来到将军府,并在众人面前宣称德川家唯一的继承人是长男竹千代。内中有一个细节,当时家康到大殿的主位上坐下来后,对大家说,恕我年纪大了,不太讲礼数了。于是便凭几斜坐,而非像大河剧里常见那种端端正正的跪坐,当时看剧的时候不觉得,数年之后读书读至此处,才搞清楚。

还原中国历史那家强——试谈日本大河剧里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形态

3、古人的分餐制

理论:中国古代一早便实行分餐制,直到北宋,才开始盛行合餐制。

实际:在吃方面,对于吃高度关注的吃货我表示,各种历史剧里展现吃的场景何其多,不管是《三国演义》里的群英会,还是《汉武大帝》等宫廷剧中的大宴群臣场景,大抵都是一人跟前一个小桌,待从们手举漆案,上面放有漆盘,盘中盛着各式菜肴。还是以日本大河剧《大奥第一章》为例,某集里秀忠大宴手下,阿江与偏爱国松,将国松在护城河射到的野鸭安排厨房做成料理给大家吃的情节。

还原中国历史那家强——试谈日本大河剧里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形态

当时现场的大名们见到野鸭肉都是一副“饿滴神呐,今天算是过年喽”的表情,兴奋程度同喜儿、大春包饺子吃那劲头差不多,让人不免感慨下,你们见过啥?后来看了一些关于日本古代饮食文化研究的文章,才发现原来他们真是没见过啥啊。当然这方面问题足以单写一文以记了,此处不必多提。

还原中国历史那家强——试谈日本大河剧里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形态

最后要说明的是,以上问题中所涉及的理论部分,皆来自王力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做为一本讲述古代历史知识的入门级经典名著,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其全面讲述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天文地理到衣行住行,源自考古发现、经多位专家学者编写修订而成的这本所谓常识书,虽名曰常识,但个中涉及了古代文化、历史的方方面面,如能对书中的知识内容做到大概了解并掌握,在阅读古典文学类图书时便能避免不少错误,比如至今仍有人对于《红楼梦》中的贾探春不认亲娘进行大力批判,还有人不明白为什么康熙立二儿子为太子不立大儿子,一句话,都是因为没知识没文化啊。

还原中国历史那家强——试谈日本大河剧里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形态

以上吐槽,源自一个没文化者的碎碎念,在大家都忙着刷抖音、快手的今天,必须得说日本人在细节上的严谨、认真,的确很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人家出品的历史剧不但足以折服一干国内考据党,甚至让我等中国人民也能在日本历史剧中围观到不少中华上古风物,真真令人无话可说,只有认真读书、看剧、学习去者。

还原中国历史那家强——试谈日本大河剧里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形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