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心理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学者们对心理治疗效果进行了许多循证研究。1982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分析了500多个研究,在符合正态分布的人群中有四分之三的人可以在心理治疗中获益。

1982年Smith等对475个心理治疗的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与没经过治疗者相比,80%接受心理治疗者有着显著改善。

时至今日,心理治疗的疗效已得到公认,评定疗效的标准包括最直接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的缓解)、来访者更多的幸福体验及其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

心理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1)治疗方法 虽然各种心理流派的治疗方法都是有效的,且疗效总体而言差别不大,但是,这并意味着不同的方法对同一来访者都有相同的疗效。确定治疗的靶问题,选择恰当的治疗技术对心理治疗效果而言相当关键。

心理治疗的整合趋势就是强调针对来访者的各种特殊问题选择相应有效的治疗方法或技术,这样,既扩大了应用范围,也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

(2)治疗师因素 治疗师是决定心理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治疗师的素质和能力比任何治疗方式都重要得多,有时甚至在治疗中起决定性作用。

詹宁斯和斯卡沃对10位大师级心理治疗师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都具有如下特点:①学而不厌;②善于总结教训;③不排斥认知上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④善于捕捉并且愿意接纳别人的情绪;⑤个人心理健康、成熟,注意自己情绪的康宁;⑥熟悉自己情绪对治疗的影响;⑦杰出的关系技能;⑧信赖治疗师-来访者的工作联盟;⑨善于利用自身优势(Jennings&Skovholt, 1999)。

(3)来访者因素 来访者的文化程度,个性特征,对治疗的信任和期望水平,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等对心理治疗的结果均有很大影响。

心理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一方面,目前还没有哪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可以令人信服地、全面解释人的心理现象,每种理论从不同的出发点出发,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治疗方法也各有侧重。对此,治疗师应广泛涉猎,全面整合,在实践中对各种方法取长补短,努力使效果最大化。

另一方面,治疗师自身特点也可能导致副作用。治疗师的个人经历、人格特点、人生观、价值观、专业背景、宗教信仰等都可能会影响到其与来访者的关系、交流方式、价值认同等。

比如面对婚姻出轨的来访者,治疗师本人的价值观就有可能影响治疗。这需要治疗师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和足够的自我体验,同时接受专业的督导来避免。(作者 杨 红 任 燕)

免责声明:本文文字图片素材,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