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拾遗」走近张师山下的郊阳大屋

点击题目下方平江乡友网,为您推送平江各类历史文化资讯

「古迹拾遗」走近张师山下的郊阳大屋

地处湘鄂两省三县交界处的张师山,因汉相张良曾在此山隐居得道成仙而享誉四方。在不远处的山脚下,有一片同样闻名的郊阳大屋却默默无闻地盘踞在新墙河支流柳林河畔。该屋场因人而得名,该村也因斯人而得村名。二百多年来,地处平江县板江乡郊阳村的郊阳大屋,以其虎踞龙盘的地形、古老而精巧的装饰、厚重而神奇的传说、光辉而淳朴的文化远播岳阳、平江、通城三地毗邻地区,李氏子孙们竭尽全力修缮和保护着郊阳大屋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繁衍至今逾千人的后代们殷殷盼望着有一天能让外界更多的人来揭开大屋的神秘面纱。

「古迹拾遗」走近张师山下的郊阳大屋
「古迹拾遗」走近张师山下的郊阳大屋「古迹拾遗」走近张师山下的郊阳大屋
「古迹拾遗」走近张师山下的郊阳大屋「古迹拾遗」走近张师山下的郊阳大屋
「古迹拾遗」走近张师山下的郊阳大屋

翻开厚重而泛黄的公元一九九三年癸酉岁第八修《李氏家谱》,仍可以清晰地找出关于祖屋的来龙去脉。原来,此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迄今为止有233年历史。屋主李家楠,名谦,字交让,号益田,清肃州州同,例授御林郎。其胞弟李家梁,名简字巨胜号解亭,清贡生援例授府参军,分发广西试用布政司,后任柳城县知县,保题知县,因亲老告归,授文林郎。现祖屋建筑大多由大块烧砖、楠木和小青瓦建设而成,祖屋木雕做工细腻,惟妙惟肖,上绘龙凤、喜鹊、梅花等图案,门前置两只巨型石鼓,石柱,石雕,条形石地坪至今仍保存完整,古圆木柱粗大如桶,四方形石大门上方存有“五子登科”浮雕,原建有九重华居,后恐有犯上之嫌,令人拆除二重,现存七重华居,回廊、天井、厢房遍布。前有柳林河似腰带财源之水绕屋而过,后有虎形山之来龙脉护佑后裔。经查,州同,乃清代知州的佐官。属于直隶州的,相当于同知;属于散州的,则与州判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水利诸事,均从六品官。参军,即参军事,本参谋军务之称。由此可见,李氏二人同为州官,一文一武,正合天文地理之意。

历史的烟云飞逝,至60年代村组重新定名时,该村一老人恐其祖上丰功伟绩,从阀阅后人角度出发,遂讳其郊让名,取为郊阳村。据守护人李乐根介绍,现大屋人口密集,年久失修,屋宇多有倾圮。今冬,以他为头首的修缮小组成员自发资财十余万元,历经月余,总算保住了前三重大屋。祈望文物部门、有识之士能予以关注,不让曾经辉煌的古民居“活化石”消失,弘扬忠孝仁义、勤俭持家传统文化,建设好美丽新农村。并加以开发利用,成为天岳幕阜山旅游经济圈中的重要一环。

神秘的郊阳大屋,等你来探秘。

作者系平江县第四中学教师(平江县地方志文史协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