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千万不要只看就业率!资深HR写给填报高考志愿的你

作为天津香草招聘的一名资深HR,每到要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我总会收到家里各大亲朋好友的深切“问候”——问我时下什么专业比较好就业。

其实从我个人的看法和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志愿的填报还是要与自身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职业倾向紧密结合来的好。相信在四年本科生涯结束之后,会有很大一部分学子选择就业,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选专业就像是在选就业。

填报志愿,千万不要只看就业率!资深HR写给填报高考志愿的你

当然,除了考虑兴趣爱好,还会有许多学生和家长把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当做了专业填报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是仅凭就业率来论英雄真的靠谱吗?

热门专业并不意味就业率高

所谓“热门专业”的产生,常常是因为该专业当下就业情况良好行业发展迅速考生的关注量高这三个因素导致的。但是热门的专业真不一定是就业率高的专业

填报志愿,千万不要只看就业率!资深HR写给填报高考志愿的你

一个专业的冷热看的是报名的考生数,而就业率则看的是毕业人数和社会需求量之间的差异。一些常年热门的专业像金融、计算机等因为开设的高校越来越多使得该专业的学生也变得越来越多,使得人才市场在这方面岗位的需求逐渐呈现出饱和的态势,就业的情况也就较往年开始下降。

填报志愿,千万不要只看就业率!资深HR写给填报高考志愿的你

但是如采矿、石油这样一般人眼里的冷门近几年在就业方面去开始出现了走高的态势。所以在选择专业时,不要被“热门专业”蒙蔽了双眼。

并不是人少的专业就业率就一定高

确实如前文所言,招生人数多了,竞争就大了,就业就可能会变得困难了。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冷门、人少的专业就一定意味着好就业。就业率的高低其实是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结果,还是以金融和计算机举例,虽然如今的就业率较前年有所下降,可是其行业发展还处于上升的态势,市场的需求也还不算低,所以这些专业的就业率也不会太低。

填报志愿,千万不要只看就业率!资深HR写给填报高考志愿的你

而一些针对领域和行业较为狭窄的专业,不仅专业冷门招生人数少,其就业率也不是十分的乐观。

同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在不同高校间是不一样的

有些家长经常会问我自家孩子是二本的分但是报不了好的财经院校,要不要去报一所三本大学的金融专业。一般情况下我个人是不建议的。根据不同高校在师资水平,办学历史以及社会声誉上面的不同,同一专业在不同高校间的社会认可度和就业率方面也会有所不同。

而且企业在招聘时如果在同等专业的条件下往往会更青睐用专业知名学府的学生,所以盲目的根据专业选学校往往是不可取的。

除了就业率,你还需要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

正如前文所言,我们在分析一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时不能只看就业率的高低,还需要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就业质量

比起只关注就业的数量,我们更应该去考虑就业的质量。比如毕业生是否为自主就业,是否学以致用,专业是否对口,收入水平和稳定性如何等等。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从每一年不同学校在春招和秋招时所邀请的企业和该校毕业生的口中得到,从而更好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质量。

填报志愿,千万不要只看就业率!资深HR写给填报高考志愿的你

2.就业前景

从目前的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口径看,就业率不仅包括实际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人数,还包括考研进入复试、出国留学、自主创业以及灵活就业的人数。因此就业率的概念比较宽泛,不能直接反映毕业生参加工作的情况。

填报志愿,千万不要只看就业率!资深HR写给填报高考志愿的你

就业率是过去时,就业前景是将来时,用就业率是无法判断就业前景的

。就业前景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期,社会需求旺盛,就业率水平高,失业率低;在经济萧条时期,市场不景气,失业率高,就业水平低。就业前景还受到行业发展小环境的影响,新兴行业或朝阳产业对人才有持续的需求,相应专业就业率就高;夕阳产业人才需求饱和,相应专业就业率就下降。

填报志愿,千万不要只看就业率!资深HR写给填报高考志愿的你

如果某个专业目前就业率较高,并不意味今后会一直持续走高

。学生选择大学专业到大学毕业,一般有四年的时间,这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很大发展,各行业的人才供求关系有了新的变化,这时的就业率可能与四年前的数据大不相同了。

考生和家长对某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要从相关行业对某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情况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综合考查和判断,而不是简单地从就业率一个单纯的数据进行分析。

到底可不可以依据就业率填报专业?

在选择专业时关注就业率,说明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更加考虑考生的职业发展,这是考生理性填报志愿和进行职业规划的表现。但就业率在专业选择中,仅为一个参考角度,而不能成为专业选择的主要依据

填报志愿,千万不要只看就业率!资深HR写给填报高考志愿的你

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对自己做一个科学的职业测评,以“志向”定“志愿”。通过职业测评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范围,然后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根据这一职业规划,合理选报一个与自己特质、兴趣相宜的专业,选定专业后,进一步了解相关院校及专业的社会声誉、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国际合作等,了解所要填报专业学习的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发展前景,最终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与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