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与襄阳民俗相近,只因两地在历史上渊博很深

南阳与襄阳民俗相近,主要体现在邓州、新野、唐河等市县与襄阳来往密切。襄北地区的风俗习惯为何与邓、新、唐等地高度相似?原来这是历史原因,上述三市县都曾归属于襄阳直管,渊源很深。

随着汉江流域城市群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网友都很好奇襄、南风俗习惯为何如此相似,下面就来为大家解开这个谜团。

据查阅史料,襄阳在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是庞大而繁复变动的,在真正意义上管理过河南部分地区,则是分为两种情况:

  1. 直接管理如西晋设置的邓城县(今邓州,治所位于樊城西北部)归为襄阳郡。

  2. 间接管理如东汉时期的荆州管理南阳郡。这个时期的州相当于现在的省,而省会在襄阳,意味着以襄阳为全州行政中心的荆州(省)间接管理南阳郡。

南阳与襄阳民俗相近,只因两地在历史上渊博很深襄阳在历史的长河长期保持“省会”身份,由汉朝以来开启辉煌。

西晋初期,襄阳仍为荆州治所。

南阳与襄阳民俗相近,只因两地在历史上渊博很深

东晋、刘宋、齐代、梁代、陈朝时期,襄阳再度为州治,这一时期的襄阳非常特殊,暨成为两个州的共同州治,分别为梁州、雍州。

其中的雍州辖有京兆、义成、扶风、河南、广平等七郡。

南阳与襄阳民俗相近,只因两地在历史上渊博很深

公元449年,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在枣阳境内设置新野郡治、河南郡治。

公元583年隋朝废除郡治,襄阳被列为襄州治所。大业初年恢复郡制,蔡阳县划归舂陵郡。

南阳与襄阳民俗相近,只因两地在历史上渊博很深

唐、北宋初期,襄阳先后为山南道、山南东道治所,辖区包含金州暨安康、均州暨均县、邓州、唐河、钟祥等地。

南宋时期襄阳被改为京西南路治所,翻译过来就是京西南省省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