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學子在科技界「世界盃」斬獲佳績,華僑中學等名校競相爭輝

2018年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中,新加坡學子再次在物理、天文學、光學、化學、材料等科研領域斬獲佳績。

新加坡的年輕科技人才正在走向全世界

今年共有來自全球81個國家和地區約1800名“科技未來之星”參加了此次競賽。

新加坡學子在科技界“世界盃”斬獲佳績,華僑中學等名校競相爭輝

參賽選手

什麼是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英文全稱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 ,縮寫為Intel ISEF.

這項賽事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的“世界盃”的美譽,是全球最大規模、最高等級、也是唯一面向9至12年級(即初三至高三)中學生的科學競賽。

獲獎者除了可以獲得高額獎金外,還可參加當年諾貝爾頒獎典禮,還可以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小行星發現機構)批准,以獲獎者的名字為小行星命名,優先就讀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北京大學等國內外眾多名校。

新加坡學子在科技界“世界盃”斬獲佳績,華僑中學等名校競相爭輝

新加坡代表團合影,圖片來源:新加坡教育部官網

今年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舉行。本次賽事上,新加坡學生風采盡顯,在多個項目中提出並落實了具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新加坡學生展現出強大的將科學知識應用於實踐的能力。學生們還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科學家們一起交流見解,獲得了在國際舞臺上競爭的寶貴經驗。

新加坡學子在科技界“世界盃”斬獲佳績,華僑中學等名校競相爭輝

比賽現場

新加坡學生共在四個單獨項目和兩個小組項目中獲得七個獎項。

化學類

來自華僑中學(Hwa Chong Institution)的同學,以一種新型混合電化學方法(環境友好)處理汙泥,獲得化學類一等獎和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特別獎。

材料類

近年來,材料研究成為非常熱門的科學研究方向。新加坡國家初級學院(National Junior College)的學生開發了一種使用磁性納米粒子測量凝膠微粘度的新方法,獲得材料類科學二等獎。

光學類

來自新加坡國家初級學院(National Junior College)的學生,他通過構建光學生物傳感器來實現監測藥物生產的目的,獲得化學類三等獎和匹茲堡光譜學會特別獎。

物理和天文學

國大數理學院(NUS High School of Math and Science)的同學創造了一種使用電路研究石墨烯和其他拓撲絕緣體等特殊材料性質的廉價方法,因此獲得物理和天文學大類三等獎。

生物學類

來自萊佛士學院(Raffles Institution)的同學合成了一種靶向大腦中神經元的分子,對於帕金森症,這可能是一種新的非侵入性治療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