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便利店「魔急便」正式宣布進入上海市場,安全合規是前提

車載便利店“魔急便”正式宣佈進入上海市場,安全合規是前提

原標題:車載便利店“魔急便”正式宣佈進入上海市場, 專家提醒安全合規是前提。

車載便利店“魔急便”正式宣佈進入上海市場,安全合規是前提

便利店搭上“順風車

近幾月,上海、杭州、南京、深圳、成都等地相繼出現車載便利店,引起了廣泛關注。車載便利店之“便利”對乘客與司機都存在,他們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出租車上供應水、牛奶、餅乾等小食品,讓乘客得到“方便”,尤其是對口渴、飢餓和低血糖的乘客。早晨上班族可在車上解決早餐,晚間,上班族可在車上享受短時間的按摩服務,放鬆身心,消除疲憊。車載便利店讓司機得到的是“利益”,司機掙一點零錢在情理之中,也符合人人都是經營者的現代社會新業態。

根據公開數據測算,中國2018年每人每天的出行頻次是0.8次,僅網約車每天的單數已經達到3700萬單,但移動出行的觸達需求還不到2%。同期,歐美等發達國家每人每天的出行頻次是1.7次。保守估計,2025年中國每人每天出行頻次將達到1.4次,移動出行觸達的需求有望提高到10%-15%,移動出行的規模有望高達日均2億單。當下及未來,車內時光在國民總時間中將佔據越來越大的戲份。

而車內場景服務卻處於萌芽狀態,提供車內場景服務,補充需求缺失,是大勢所趨。目前,車內場景已經成為人們第三生活空間,包括美國cargo在內的國內外企業均對此展開了相關嘗試。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曾力挺“車載便利店”:需要高科技賦能零售,極其輕的模式迅速觸達至少數十萬級別的零售網點,這看上去是一種兩全其美的新零售業態。

車載便利店“魔急便”正式宣佈進入上海市場,安全合規是前提

魔急便引進魔都

6月25日,車內場景服務商Mobile Go魔急便(以下稱“魔急便”)正式宣佈進入上海市場,並帶來車內場景服務——即時消費、即時服務、即時娛樂。

魔急便去年8月成立,目前已經獲得兩輪融資,今年1月份獲得9000萬元的A輪融資,金沙江創投與滴滴出行參與投資。魔急便從去年11月開始在杭州提供服務,通過與廣大出行平臺和司機群體合作,從零食飲料等即時消費開始進行模式探索,逐步升級車內場景服務。現在,魔急便將這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引入上海。

魔急便的展呈設置在前排座位中間的置物箱上,其中擺放著十幾款飲料,簡單掃碼購買後就能享用;盒子底端有兩個USB接口可用於充電,還有按鈕可以點亮燈光,方便乘客車內照明。除此之外,世界盃期間,只要用手機掃一掃車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直接享受上咪咕觀看世界盃等車內娛樂。

據瞭解,魔急便將與實力企業合作,讓司機與乘客可以第一時間接觸並體驗到各種新品和新服務;並與文創、遊戲、視頻等企業合作,讓乘客在封閉空間享受旅程。同時魔急便還將結合節點,進行車內主題場景打造,讓乘客獲得沉浸式體驗。

進入上海是Mobile Go魔急便發展的重要一步。Mobile Go魔急便將以安全和體驗為本,打造“乘客、司機、政府和合作夥伴”四方共贏的車內場景生態。

車載便利店“魔急便”正式宣佈進入上海市場,安全合規是前提

車載便利店從來不是法外之地

作為一種新商業業態,在主管部門對車載便利店出臺統一監管政策之前,人們對車載便利店安全問題的考慮,超過了車載便利店帶來的便利。

因為涉及交通運輸、食品零售等公共服務,相關平臺及司機的責任界定目前依然存在法規空白,給監管方及運營方帶來新的難題。

1、食品經營與安全許可證是否具備?

上月底,上海100輛海博出租車上的“車載便利店”剛剛營業不到一週就因為“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被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叫停。

深圳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明昕接受採訪時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出租車司機和車載零售平臺作為複合經營者,與生產者之間都應對產品質量承擔責任,這方面應予以規範。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深圳律師儲雲南也認為,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許可。車載便利店也是一種商業行為,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不得從事食品銷售。

出租車銷售食品目前缺乏政策法規支持,監管存在難度,食品安全無法保障,比如食品過期,或者不法分子掉包,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事故,損害了乘客利益,追責都成為難題。出租車司機及其公司以及運作車載便利店的第三方平臺很有可能互相推責。即使第三方平臺擁有食品經營許可,但出租車是流動而跨區域的,第三方平臺也可以推卸責任。

2、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是否就完全合規?

一位食藥監局內部人士解釋,食品經營許可證對經營場所有規定,證件上的經營場所地址要與實際銷售場所一致,比方說有幾家分店,就需要有幾張許可證,對應其門店地址。但第三方平臺的食品許可證上標註的經營地址只是它的辦公場地,出租車、網約車顯然不在許可的“經營場地”範圍之內。

專家表示:是否合規關鍵要看平臺、司機以及乘客三者交易行為,結款交貨順序不同,經營主體也不同。

“如果是出租車所屬出租車公司提供食品給司機,司機將銷售貨款交給出租車公司,公司再按一定比例提成或抽傭,這時候經營主體是出租車公司,它需要獲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如果是出租車公司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那就要看這兩者的結算方式,如果是第三方平臺擁有資質,這就存在爭議,因為它借用了出租車或網約車的經營場所。”

結語

由此可見,車載便利店的存在有其合理性,這種業態儘管擁有廣闊的市場和創造空間,但當務之急是要突破普遍合規這一關卡,安全是頭等大事,稍有不慎釀成大錯可能就會涼了整片藍海。車載便利店是對新消費場景的開發,而每一個適應需求而產生的新興零售業態、模式都值得期待,不過在走向更廣闊的場景應用之前,相關政策法規配套需要跟上。

文:UR資訊

如需轉載請私信或者下方評論,獲得本網允許後方可轉載,轉載必須註明出處(UR資訊)

車載便利店“魔急便”正式宣佈進入上海市場,安全合規是前提

車載便利店“魔急便”正式宣佈進入上海市場,安全合規是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