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4次春晚的《龍的傳人》,究竟該怎麼翻譯?

雖然跟難忘今宵無法相提並論,但龍的傳人這一首歌也已經是第4次上春晚了,前三次分別是1985年春晚由美國首個華裔市長黃錦波演唱,1988年春晚由臺灣歌手侯德健演唱,2012年春晚由王力宏演唱。至於哪一版更加經典,也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小編不是音樂人士,實在是不敢置喙。之所以寫此文,是想探討一下龍的翻譯。

上過4次春晚的《龍的傳人》,究竟該怎麼翻譯?

對於龍的翻譯長久以來一直是一個爭論不止的話題,更有政協委員建議以後不要再把龍翻譯為dragon,而是翻譯為loong,理由是dragon這個詞在西方文化裡代表的是邪惡。我問過身邊的一些英語專業出身的朋友,他們都很肯定的回答這個詞確實有代表惡的意思,西方神話傳說裡的勇士們一般都是靠屠龍成名的。這麼看來這個翻譯確實不夠好,甚至有些糟糕,那麼如此翻譯究竟是何時開始的呢?

上過4次春晚的《龍的傳人》,究竟該怎麼翻譯?

作家賽珍珠寫過一部反映中國人民抗戰的小說取名為dragon seed,當時在美國引起了很大反響。這個龍種有時也被翻譯為龍的傳人,我一開始以為這個翻譯就始於此。但是奇怪的是,作為一名諾獎作家她不應該不知道dragon一詞附帶的文化象徵,我也實在無法懷疑賽珍珠對中國人民的感情,她肯定不會故意黑化中國,那麼她為什麼還要用dragon這個詞呢?大膽推測一下,很可能在當時的文化認知中,dragon翻譯為龍,應該是有更早的傳統的,賽珍珠只是慣性地跟隨。經過一番追根溯源,根據黃佶的《譯龍風雲》記載,最早應該是馬可波羅將龍譯為 dragon的,如此說來這麼翻譯應該是有一定的傳承的。

上過4次春晚的《龍的傳人》,究竟該怎麼翻譯?

在《新牛津美語大辭典》裡已經明確指出了這個詞在東方和西方是存在不同的含義的,已經分列義項了。再者即使在西方,dragon也不全是邪惡的象徵,比如威爾士國旗就是一條紅龍;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龍也有惡的一面,比如哪吒鬧海和周處除三害這些典故。多個角度探究了一番之後,小編認為翻譯為dragon應該是恰當的,成文倉促,不同意這個觀點的請輕拍。

上過4次春晚的《龍的傳人》,究竟該怎麼翻譯?

巴伐利亞中國節

另外,大家還可以找出來特朗普遊故宮的視頻回顧一下,周參贊在翻譯龍的傳人一詞時,用的就是dragon,而特朗普聽了後說了一句,That's great!聽者領會了其中意味也就足夠了。隨著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接受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了,上圖裡舞龍的就全是德國人。

所以其實說來說去,作為一個有歷史傳承的大國要有文化自信。相反一些小國動不動搶別人的非遺,這就是文化不自信的一種表現,改個譯名毫不費力,可是就算你把首都的中文譯名改了,也還是無法解除大炮的對首都威脅。中國,這條正在崛起的東方巨龍究竟是威脅還是機遇,靠改個詞譯不會起到多大作用,我們也無須太過理會宵小的惡意詆譭,實際行動給鄰居帶來互惠就是最好的澄清。

最後,在這個新春佳節之際,祝福祖國繁榮富強!生為龍的傳人,此生不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