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母打击编队亮相南海大阅兵

我国航母打击编队亮相南海大阅兵

我国海军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舷号16)

南海大阅兵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航母打击编队。接受检阅的除了大家熟知的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外,还有我国海军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舷号16)和901型综合补给舰“呼伦湖”号(舷号965)。

航母打击编队的主要任务是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袭击敌海军基地、港口和沿岸重要目标,夺取作战海区海上制空权和制海权,保护海上交通线,支援登陆作战。有时可部署在某些海区游弋,以显示武力,实施威慑。其作战能力主要取决于舰载机的数量和性能,以及护航、警戒、支援舰艇的武器装备等。

目前,美国的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标准编制为:1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2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4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1艘“佩里”级护卫舰、1至2艘“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1艘供应舰(多为“萨克拉门托”级快速战斗支援舰)。对标美国航母战斗群,我国的航母打击编队可以说在舰艇数量和舰艇性能方面在逐渐缩小与美军的差距。但航母打击编队形成战斗力需要的是编队中所有舰艇可以协同指挥作战,而我国航母打击编队成形时间较短,因此,协同作战能力将为未来的一个主攻方向。

我国航母打击编队亮相南海大阅兵

001A型航母由中国自行改进研发而成,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

“辽宁”号是我国的第一艘航母,其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2号舰“瓦良格”号。目前,我国的第二艘航母,也是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于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8年5月13日开始第一次试航。根据媒体消息,我国的第三艘航母也在紧锣密鼓的建造中。综合来看,以“辽宁”号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综合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其主要活动范围应该是处于第一至第二岛链之间,进可攻,退可守,将对我国利益地区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一定程度的威慑作用。“辽宁”号服役以来,已多次进行了绕台巡航。在结束海上大阅兵后,4月20日,“辽宁”号航母与1艘052D导弹驱逐舰,3艘052C导弹驱逐舰以及2艘054A导弹护卫舰组成编队,进行了“逆时针绕台”巡航,以震慑台独分子。

我国航母打击编队亮相南海大阅兵

901型综合补给舰“呼伦湖”号(舷号965)

另外,此次受阅的901型综合补给舰“呼伦湖”号被称为“航母奶妈”,是目前唯一一艘901型综合补给舰,是我国专门为航母设计的一型综合补给舰,于2017年9月1日服役。其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比正在批量建造的903型综合补给舰大一倍。为了给航母编队提供伴随补给,其航速也比一般的补给船快,最快航速超过25节。在装载能力方面,据媒体报道,其可装载2.5万吨燃油,可为“辽宁”号提供3.3次满载燃油,相当于将“辽宁”号的理论作战半径扩展了2倍。此外,其还可携带1 800吨弹药,相当于1 200枚“海红旗”-9防空导弹;400吨冷藏食物,相当于航母编队10天的补给。在补给能力方面,901型综合补给舰具有横向、纵向、垂直三方位补给能力,能同时为多艘舰艇实施补给,预计3-4个小时就可以为航母补齐物资,1天内可以完成整支航母编队的补给任务,补给效率很高,成为“航母奶妈”一点都不过分。901型综合补给舰的服役为我国海军舰艇走向深蓝奠定了更加坚实的装备基础,标志着我国海军远洋保障能力跃上新台阶。

我国航母打击编队亮相南海大阅兵

4月20日,“辽宁”号航母绕台巡航,日方拍摄的照片

欢迎购买《兵器知识》杂志获取更多详细内容!

我国航母打击编队亮相南海大阅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