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点评雪松路美食——超详细、超多美图

成都耕耘酒楼

成都人开的10年老店

成都耕耘酒楼是雪松路上开店最早馆子之一,难得的是这家是在这条路上经营时间最长的一家,到今年他家已经整整做足十年了, 实属不易。

从当年初开时的小门面十多桌,发展到后来扩大店面重新装修,座位扩大到了 20多桌,有散座和包房,多年的老食客回头客颇多。

大武汉点评雪松路美食——超详细、超多美图

砂锅牛肉这道经典的川菜是他家的招牌菜。不同季节来这家尝这道菜,味道会略有不同。老板根据季节养身特点,姜、辣椒等用料都会适量少放,更清淡。

汤水是用蒸汽煲出来的,受热均匀也使汤味更加醇厚。这道菜在他家算是每桌必点的,卖得相当好。仅砂锅牛肉里用的萝卜,每天都会用掉500斤。被切块的萝卜吸满了牛肉汤的香味,入口清香。

这家的特色川菜不少,天府豆花也是很有特色的一道。在豆花里加入肉末、黄豆和四川泡菜等一起烹制而成,外观像蛋羹一样,用勺舀着吃,口感滑爽,酸辣辛香,很开胃,是道老少皆宜的菜品。

大武汉点评雪松路美食——超详细、超多美图

最近到了吃虾的季节,这家也推出了自己的油焖大虾。做法是用川味结合了武汉口味来做,家常的味道。大的虾每只会在1两5 以上,时间火候都很讲究。

大武汉点评雪松路美食——超详细、超多美图

推荐菜品:

砂锅牛肉

红亮蒸虾

最早做蒸虾,独创新派油闷大虾

以前并不叫红亮蒸虾,而是以恩施风味为特色的馆子。馆子用木竹做装饰,很土家的感觉。 店里食材都是从恩施那边运来,如土豆、腊蹄等。

小土豆炖腊蹄、土家炕土豆、渣椒炒肥肠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恩施菜肴。 除了这些风味菜品以外,这家还有特色的苞谷土酒。吃土家菜和土家苞谷酒,是很妙的搭配,不少客人吃完后还会打包一些酒带走。

大武汉点评雪松路美食——超详细、超多美图

后来转型最早在雪松路做蒸虾,龙虾是从监利运过来的清水虾,蒸出来后又红又亮,加上蘸酱口味酸,辣,麻,回甜,很符合武汉人口味,因此一夜走红……

现在又推出了用新鲜花椒和新鲜尖椒做的新派油闷大虾,更是食客不断。 除了口味丰富的小龙虾外,这里还提供私房小菜, 如香卤猪蹄、 凤爪鸭掌等。

大武汉点评雪松路美食——超详细、超多美图

特色菜香辣蜗牛、牛蛙,藕海,都是回头客超爱的菜肴。 迎合这条路上渐渐兴起的宵夜氛围,这家小店的经营时间会做到凌晨2点。 也许, 吃虾的人们是愈夜愈有胃口吧。

推荐菜品:

红亮蒸虾

新派油闷大虾

香辣蜗牛

大武汉点评雪松路美食——超详细、超多美图

川娃儿江湖菜馆

砂锅雄鱼头半蒸半煮

很多老食客对这家店都不会陌生, 因为它的足迹遍及三镇。

两位重庆万州大厨合伙开店, 先在解放公园路, 再搬至赵家敦车辆厂。刚有起色, 又因门面问题迁到团结路好美家,尽管地方偏, 雄鱼头却做出口碑,不少人专门弯一脚吃鱼头。

好景不长,门面问题再次难住老板。这次搬得远,到了汉阳腰路堤鹦鹉风情镇,总算站稳脚跟。2007年,杀回马枪,抢滩炙手可热的雪松路。

大武汉点评雪松路美食——超详细、超多美图

老板曾跟湖南师傅学做鱼头。那位师傅用的都是五六斤的大鱼头,他便琢磨能不能用三斤小鱼头烹调出同样的“鲜美”?之后终于融合粤、川、鄂、湘烹法,研制出砂锅雄鱼头。

鱼头用粤式煲仔煲熟,又借鉴湖北煨汤,加入莲藕、高汤,同时,用湖南剁椒和川味底料。鱼头半蒸半煮。汤底有鱼和骨头熬的白汤,也有酱料和香料调制的红汤。吃完鱼,还能涮食青菜、热干面,类似火锅。

大武汉点评雪松路美食——超详细、超多美图

万州三大名小吃:烤鱼、担担面和格格。武汉食客对前两个都不陌生。格格是万州俗语,意即蒸笼。它与平常见的蒸笼不同。格格两边是长把,方便几笼齐上。

排骨格格和粉蒸排骨类似,不过裹在排骨上的除了蒸肉粉,还有花椒粉、辣椒粉,而且打底用红薯。

金牌牛肉改良水煮牛肉,纯酱料煲制出来,酱味醇厚。配搭一盘卤百叶炒豆芽,自制卤料加上新鲜牛百叶,牛百叶清脆,口感微辣。

大武汉点评雪松路美食——超详细、超多美图

推荐菜品:

雄鱼头

排骨格格

金牌牛肉

卤牛百叶炒豆芽

如果您喜欢老丁的文章,记得点击“收藏”、“分享”或“关注”哟!你的支持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见或看法,也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