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80後,背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跨上奔四的列車,70後的一代似乎已不記得歲月中都上演過什麼。

70後、80後,揹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曾經和同桌劃過界限,用袖管擦過鼻涕,拿粉筆塗過白球鞋,抽過一毛五的晨鶴煙,戴兩塊錢的電子錶,最流行的是三塊五一雙板鞋,十二塊一條燈籠褲。用橡皮筋做過彈弓,夏收火熱的天去坐打麥場的拖拉機。留著小辮,戴著塑料髮卡,穿著塑料涼鞋。跑到山窪上去摘酸棗、馬茹子、蛇麥子。書包裡裝半拉黑麵糜子饃,偷著用大馬瓢喝涼水。圍成一個圈,坐在土地上彈杏核,拿“羊”(石子、溜溜球遊戲)。課間、放學一定要去打紙炮,或去偷核桃。打著火把鑽地道。要背數學老師教的算盤口訣,還要背語文老師教的《劉胡蘭》《周總理的睡衣》。

70後、80後,揹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在學校院子裡佔塊地用電池芯去寫字。騎著飛鴿牌大梁自行車在路上賽跑。背心裡裝滿了偷來的綠毛杏。放學路上生堆火燒著吃麥穗。能玩俄羅斯方塊一個通宵。課間的活動去跳皮筋,跳方,打沙包。光著屁股在泥塘子裡洗澡。扮演八路軍打日本人。滾著鐵環滿村子跑,做把鏈子槍裝上火藥只聽一聲響。偷偷的給班裡的異性同學遞張紙條,送一張五毛錢的賀年卡。用菸頭在胳膊上燙過疤痕,用針扎過刺青。

70後、80後,揹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耕過地,放過牛,拜過把子,磕過頭。跑過城,打過瓦,種過烤煙,玩過砂。把“四大天王”“小虎隊”的畫掛在床頭,貼在筆記本上。用過香紫潤臉油、棒棒油。拿小袋海飛絲、潘婷、飄柔洗髮膏洗過頭,抹過頭油。用粉連紙錐過本子,用煙盒紙糊過牆。看的是十七英寸黑白電視。用的是裝磁帶的雙卡錄音機。坐兩塊錢的奔奔車。買一毛錢的老冰棍。吃過“寶塔糖”,拉過蛔蟲。看兩分錢一本的黑白小人書《霍元甲》《魯智深》。最難忘的電視劇是《莊稼漢》《渴望》《半邊樓》。

70後、80後,揹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最流行的歌是“幾度風雨幾度春秋,風霜雪雨搏激流。悠悠歲月欲說當年好睏惑。有過多少往事,彷彿就在昨天……。九妹九妹漂亮的妹妹……。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漂亮又善良………。抱一抱,抱一抱,抱著我的妹妹上花橋……..”。爬過水渠看通宵的《射鵰英雄傳》,演過郭靖,練過降龍十八掌。佩戴過漢字傳呼機、小天線手機。跳過雙人交誼舞。穿過厚重的皮夾克,扎過領帶,騎過“宗申”摩托車趕過廟會……。

70後、80後,揹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曾經以高分考進了中專,畢業了搭乘了分配工作的末班車,學歷太低,一邊工作,一邊函授,上完大專,上本科,求學歷消耗了70後一代人多少心血和時光。拿過200元的工資,抽過“窄版猴”、“甲二級”,喝過“老幹部”。沒有存款,沒有房,裝著一包“金卡延安”,騎著摩托去追自己心愛的姑娘。工作中扛著大梁,家庭中頂著房梁,多少辛酸,多少苦,就這樣走過。

70後、80後,揹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這些是70後人的永久記憶,也是70後人永遠不能忘記的情懷。20年、30年後,行走在新時代的寬闊大道中,70後成為這個時代裡的特殊群體,成為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一樣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就像一杯窖藏的老酒一般醇香厚重。

70後、80後,揹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時光在流逝,歲月在更替,70後的一代上有老,下有小,壓力越來越大,只有靜靜的行走,默默的感受,不喧譁,不落寞,心中懷有一首歲月樸素的歌。不用言語,讓心靈靜守淡然,一切在起伏中行進,在平淡中飽滿,在深淺中永恆……,在漸行漸遠的日子裡,摺疊所有純美的時光,讓心境寧靜澄明。皮鞋可以不擦,衣服可以有皺,體形可以略胖,但內涵品位一樣要高。

70後、80後,揹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跨上奔四的列車,心沉靜了許多,惆悵增添了許多,愛好少了許多,考慮別人多了許多,想的更多是的家庭,是父母的身體,孩子的學業,自己和愛人的事業。浪漫已被記憶封存,瀟灑已被青春帶走,時光與70後的人而言,似乎只剩下了生存、生活、工作。

70後、80後,揹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週末不再喜歡出門,能回絕的邀請、飯局儘量回絕,能不參與的活動儘量不參與。不喜歡在喧囂的街道、商場中穿行,宅在家裡,一臺電腦,一本書,一部電視,一杯茶就行;衣服不再講究多了,周正就行;吃的不再挑剔,能飽就行。

70後、80後,揹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似乎一下子覺得不能連續熬夜了,熬一個晚上都感覺要崩潰一樣。年幼時的同伴、同學,聯繫的越來越少,即便是偶爾遇見,似乎沒有什麼可說,只是點個頭、遞個笑。QQ雖每天都在線,除了傳送工作材料,或偶爾瀏覽一下空間更新,除此之外就是隱身。坐在電腦前,除了工作,似乎只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去找尋能夠讓自己心靈震撼的東西,或去擺碼屬於自己的文字。

70後、80後,揹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70後的老男人,有愛心,有同情,有正義,有尊嚴,能擔當,沉穩而不失風度,成熟而不失內斂,成功而不顯得膚淺,勇敢而剛毅,冷靜而執著,灑脫而豪放,散發著濃濃的男人味,折射出了男人的本色和光芒,用閱歷磨練自己,用知識豐富自己,從困難中尋求成功,從工作中尋求責任,從學習中充實自己,從堅定中走向成熟。70後的老男人,猶如一首悠揚的歌曲,細聽才能聽出優美的旋律;猶如一杯醇美的烈酒,細品才能品出真正的內涵。

70後、80後,揹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70後的女人,一樣風韻獨在,一樣端莊優雅,嫵媚清麗、風情萬種、儀態萬方;一樣底蘊厚重、溫文爾雅、情感豐富、境界昇華。70後的女人,成熟沉穩,幹練寬博,有擔當,能吃苦,相夫教子,工作努力,愛家敬業,如凡塵天使,行走在世俗人間。

70後、80後,揹著時代的印痕,一頭栽進了中年

跨上奔四的列車,70後的一代,已被人們稱作了“老男人、老女人”。時代給了70後人一個共同的特徵:總懷有一顆不甘服輸,不願服老的心,一身正氣,一身傲骨,剛正不阿,不會圓滑,不願世故,不善交際,直來直去從不會拐彎抹角,也不恣意放縱。時光給了70後一代沉靜厚實的人生積澱,就猶如沉積在河底的卵石,堅硬地存在著,演繹著自己該有的演繹,經歷著自己該有的經歷。

(謹以此文獻給共同經歷歲月的70後的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