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商事制度改革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我在家通过互联网申报了企业名称,来大厅不到1个小时就办完了业务,工作人员承诺三天内把营业执照寄给我,以前没有十天半月是拿不到的。”正在昌邑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注册登记业务的昌邑市盛泽林食品有限公司林女士对商事登记改革带来的便利赞不绝口。近年来,昌邑市以作风建设为引领,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简”促准入、以“便”促服务、以“严”促监管,推进政府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以优良营商环境助力便企惠民“再提速”。

突出“简”字,打造便捷准入关口。该市以“减证”助推“简政”,实施“三十一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进一步整合公安、交运、文化、商务等11个部门的26项涉企证照,申请人只需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填写“一张表格”便可完成企业注册登记,承诺时限由108个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提速95%以上。同时,着力构建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动态管理的权力、公共服务清单体系,梳理完成市级权力清单6637项、镇级权力清单1280项,先后调整行政权力事项13次764项,其中承接上级下放行政权力事项221项,取消149项,形成覆盖市镇社区(村)三级的清单网络,助力政府“瘦身”企业“松绑”。

突出“便”字,助力服务提速增效。该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注册登记”服务,自5月21日起,取消名称预先核准环节,开展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试点,申请人通过互联网可实现企业名称自主查询、申报、比对、审核,名称申报审批时限由3个工作日缩短至立刻办结。同时,全力推进全程电子化注册登记模式,企业、个体工商户在线进行电子营业执照网上办理,无需提供纸质材料,与公安部门人口信息系统对接,杜绝被冒用、造假、丢失等安全风险,实现了7×24小时随时随地在线申报,注册登记“一次办好”。

突出“严”字,健全监管制度体系。在逐步放开注册登记条件的同时,该市严格监管,规范稳定市场秩序。建立施行“双反馈”制度,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山东)平台,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实时反馈至各行政审批部门进行审核,再将办理相关许可证的情况反馈回系统向社会公示。截至目前,已累计向协同监管(山东)平台推送了144729条信息。同时,建立企业信息公示、随机抽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制度,注重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息约束,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目前已有3553户企业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416户企业被移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