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拜將壇位於古漢臺西南約200米處。由南北分離的兩座夯土臺築成。兩臺高各有三米餘。面積與古漢臺接近,是當年劉邦駐漢臺拜韓信為漢大將軍,舉行隆重的授印儀式時所築。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拜將壇始建於公元前206年,是漢高祖劉邦設壇拜韓信為大將的古遺址,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

劉邦在漢中設壇拜將後,由韓信統帥三軍,僅用了四年半時間,就輔佐劉邦統一全國,成就帝業,建立了西漢王朝。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韓信被拜為大將後,統帥三軍,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謀,北出漢中,定三秦,百戰百勝,輔佐劉邦統一全國,成就了帝業。為建立西漢王朝,立下了卓越的功勳,被譽為“兵仙神帥”。拜將壇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亦是得人才者得天下的歷史物證。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如今韓信雕塑總高20.6米,塑像淨高14.6米,塑像座高1.7米,祭臺高4.3米,是體現公元前206年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大敗章邯軍,一舉拿下關中地區,使劉邦得以還定三秦的偉大時刻。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梁、項羽,卻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轉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後經蕭何保舉拜為大將軍,而韓信也為劉邦制定了漢中對策。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劉邦彭城之戰失敗後,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又平定了魏國。隨後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了趙國。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漢五年,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 後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蕭何譽他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曰:“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作為統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垓下,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理兵書,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劉邦 (前256~前195)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裡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 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 不事生產。歷任沛縣泗水亭長、 沛公、漢王。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南臺

拜將壇南臺拜將壇臺四周用漢白玉欄杆圍砌,臺場平坦寬敞,南臺腳下東西各樹立一石碑,東碑陽刻“拜將壇”3個字,碑陰刻《登臺對》。西碑陽刻“韓大將韓信拜將壇”8個字,碑陰刻七絕一首:“辜頁孤忠一片丹,未央宮月劍光寒。沛公帝業今何在,不及淮陰有將壇。” 足以看出對於劉邦“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做法,人們是難以接受的。兩碑相望,更為古壇增添色彩。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南臺下東邊豎一高約2米的碑,是書法家舒同為拜將壇題字。碑背面刻有韓信登壇與劉邦的一段對話,摘自司馬遷的《史記·淮陰侯傳》。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北臺

拜將壇北臺北臺上建有一亭,頂部是斜山式。斗拱飛簷翹角,下邊枋檁竹等均施玄紫彩色和蘇式彩畫。此亭形體舒展而穩重,氣勢雄渾而大方,金碧輝煌,十分壯觀。北臺亭閣有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在漢中期間的題聯:“蓋世勳名三傑並,登壇威望一軍驚。”正是這個拜將壇,把具有軍事才能的韓信推到了楚漢相爭這一軍事大舞臺,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叱吒疆場,所向披靡,助劉邦打下半壁江山。從某種意義說,拜將壇實際上是漢王朝的奠基臺。

這裡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拜將壇

世紀大鐘

安放於拜將壇的漢中世紀大鐘,重達11噸,屬中國西北最大的銅鐘,其聲宏亮,氣勢壯觀,與拜將壇相應交輝

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